|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概况介绍>>正文
|
|
|
2011-9-15 21:59:28 来源:三秦游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
|
|
旧县城 汉代以前的县城在今旧城北约二华里处。今城修建于隋大业十年(614)。以后屡毁屡修。仅清康熙到光绪年间,户县城先后就修过9次。从修城历史看,其目的:一为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时依城据守,二为统治者依城拒抗农民起义军。如明末崇祯年间,知县张宗孟修户县城,便是为了抗拒李自成农民起义军。 据明崇祯年间知县张崇孟所修《户县志》、清乾隆年间孙景烈所修《户县新志》和民国二十二年吴继祖等所修《重修户县志》记载,明清及民国时期县城内所驻单位有: 明代 一、公署:察院在西门内;按察司,在城内东边;布政司,在县衙内;府署,在县衙前西北向;县衙,大门为钟鼓楼,正堂五楹。门内东为迎宾馆,又北为明道先生手植双槐,再北为收粮厅,厅北为土地祠,正堂之东转而北有仓厫10间,仓之南为吏、户、礼三房,房后为公廨,堂西为兵、刑、工三房,房之南为典史宅门,宅南为犴狴(牢狱),主簿宅在大堂西,正堂北为思补堂,知县宅在思补堂北,典史宅在主簿宅南。 二、庙祀、学宫,在县署西;启圣祠,在文庙大成殿正东;程明道先生祠、名宦祠、乡贤祠俱在文昌阁东。 三、杂署:阴阳学,在县衙北;医学,在县西街南向;城隍庙在北街;关王庙,在县城西门内。 清代 县署,在城内东街门南向,原为县衙所在地;儒学,在文庙后边;明道书院,在西街南向,北抵仓道巷,右为节义祠,左为常平仓;义学,在城内无定所;公馆,在县署西向;驻防营,在县署东向;医学,在钟楼西;养济院,在东门以南城下;文庙,在东街县署西;城隍庙,在北街;关帝庙在西街南向。 民国时期(民国二十二年前) 县政府,在东街南向;县党部,先在明伦堂,后移住北街歇业之当铺内;公安局,在县政府大堂东侧;保卫总团,民国二十年(1931)成立, (二十年前为清乡总局)住县政府大堂偏西关帝庙内;教育局,民国十五年(1926)由劝学所改组,住文庙后边;建设局,在县政府大门内东侧;财政局,在县政府文庙明伦堂及崇圣祠旧址;整理粮赋局,在县政府大门内西北向;商务会,民国三年(1914)成立,初无定址,后于北街建房始有常驻地;赈务会,在城隍庙北偏道院内。 户县旧城,在过去漫长的岁月中,历经沧桑,解放时城区面积仅有0.7平方公里,人口8,190人(非农业人口1,626人),没有一家现代工厂。解放以后它才获得了新生。 新县城 解放后,随着余下工业区的建设,1955年3月动工兴建西(西安)户(户县)铁路户县火车站。1957年,老城四街安了路灯,同年建成第一座砖混结构的楼房——户县商业局宿办楼(现印刷厂宿办楼),建筑面积1,521平方米。1958年,办起农械修配厂等十一个县办工厂,开始从老城向外发展,除农械、板纸、玻璃三个厂利用祠堂、庙宇、当铺旧址外,其它各厂均在城外征地新建。围绕火车站又新建了棉花、药材、油脂、木材等公司,画展街的雏形开始形成。1966年在铁路东办起了磷肥厂,1970年又建起了氮肥厂,塑料厂也从西街迁此,开始形成铁路东化学工业片。又在城北利用养猪场原址办起了农修厂,县城向东向北扩展。 1982年,户县县城已经是一个拥有轻工、化工、机械制造等工厂和工、商、建筑、运输、服务业全面发展的城镇,成为户县政治、经济、文化、科研的中心。到1983年,城内有县办企业22个,工业总产值为3,836.5万元,占全县县办工业总产值的70.19%,县办企业职工3,325人;镇、队办企业39个。工厂用地562.35亩,占城镇用地总数的14.9%。建成区面积为2.514平方公里,为解放前的7.34倍。人均占地面积6.028平方米,建筑面积1.81平方米。县城人口1983年为25,780人,较解放初增长2.15倍。 1976年冬到1977年春,对东大街进行了拓宽改造,街宽28米,中心路宽14米,两边人行道各宽7米,比旧街宽4.6倍。1970年,将东大街、东新街、车站南路、画展街、北新街南段(东关十字至面粉厂)铺成渣油路面。1970年,又将老城西、北、南三条大街铺成了渣油路面。1976年到1983年,新修、改建街道道路12条,新修渣油道路面积88,095平方米,占街道总面积的71.7%。 1964~1966年修建了第一条下水道工程——药庙街和五七市场浆砌石渠,全长650米。1965年,修建了北新街及政法路东段浆砌暗渠排水工程,全长650米。1973年,新建了东新街(两侧)和画展街三条浆砌暗渠排水工程,总长530米。至此,街道排水设施全部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新铺下水干管11条,总长6,455米,占城区干管总长的73.9%;新修排水明渠三条(油库~铁路东排水渠,西环渠~涝河,化工路渠)总长2,110米,占明渠总长的54.8%。基本结束了雨水乱流的历史。 1966年户县筹建自来水厂,1967年开始供水。同时,铺设东新街、东大街、南大街、西大街、北大街、北新街南段和画展街7条供水干线管道,全长4,074米。嗣后,又延伸干管3,226米。先后打井7眼(一眼无水,一眼含沙量大,实际可供使用的五眼)日供水能力达2.5万吨,彻底改变了县城居民祖祖辈辈吃苦水的局面。[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