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概况介绍>>正文
|
|
|
2011-9-15 19:50:28 来源:三秦游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
|
|
户县现设城关(县城)、余下两个县属建制镇,秦渡、大王、祖庵、庞光、涝店五个农村集镇(均为公社所在地)。在历史上,宋以前设甘河镇,明嘉靖前设渼陂镇,清康熙前设赵王镇,今均废。(集镇详见城乡建设志) 户县在殷代就已经出现了城垣的建筑形式。“文王伐崇,作邑于丰。”邑就是都城〔注1〕。这时城垣已成为建立国家政权的必要体制。周康王有酆宫之朝〔注2〕,说明周代城垣的建筑形式和规模较前更加完备。以上这些城垣,由于年代久远,朝代更替,早已塌毁,遗址不可考。但这些城垣的地址,当时都在户县境内。 较早的户县古县城,在汉代以前,已经修建,其城周4里〔注3〕,城址约在今西韩村西北地域,隋代已毁。宋代,汉古城的颓垣尚在。 隋大业十年(614),在汉古城以南2里处另建新县城即今县城〔注4〕。 唐广德元年(763)冬十二月,吐蕃入寇,以骆凤仙为筑城使,重修城垣〔注5〕。 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又进行重修,城高2.5丈,东西193步,南北540步,周围2234步,城壕深1丈。城有四门,东日宜春、南日保康、西日通济、北日望威。门上均有城楼。 明崇祯九年(1636),知县张宗孟重修四门的城楼,均为二层,俱四楹,南门、西门、北门外均建瓮城。城四隅各建敌楼,均为二层。城四面建悬楼24座。城内街中心建中楼一座,三层,最上层为文昌阁,台级四面各阔6.5丈,台基连同阁楼共高7丈。又在县城东关外建玉皇阁,西临涝河建三官阁,吕公河(北)外建北极宫、五凤楼、魁星阁等。清同治二年(1863)因战乱城外各楼阁均被焚毁。 旧城自康熙二十年(1681)到民国二十二年(1933)先后重修9次,其中较大规模的修建有两次:光绪二十四年(1898)大潦,四周城墙大多倒塌,知县李汝鹤集四乡农民各筑一面。 民国五年(1916),南门、西门及门楼均倒塌,知事翟伯恒重修,并补修东门楼及周围城垣,城上女墙高2尺,炮台各建更房,全以砖砌,民国八年(1919)完工。城垣虽经多次重修和维修,但城垣的规模和城址,直到1949年解放前基本上没有变动。 民国十八年(1929)十二月二十日,周至县西路农民起义军攻克户县城,东门楼和南门楼被焚毁。民国二十年(1931)秋,重建东门楼,共三层,为碉堡式,最上层为平台,四周有女墙和炮眼。 解放初户县城区面积只有0.7平方公里,人口8,19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26人,农业人口6,564人),全城没有一家现代工业,是一个消费的城镇。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城镇人口不断增加,为了适应城市建设的需要,1951起到1967年,将旧县城的城墙和城楼逐步拆除。新城区的建设是以东关什字(原东门外玉皇阁旧址)为中心,向周围扩展。截止1982年底,县城总面积为7.568平方公里,已建成的面积2.514平方公里,为解放初的3.59倍。人口25,780人。较解放初增长了2.15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户县县城的建设正在朝着新型城市迈进。 注释: 〔1〕《正韵》:邑者、都邑也。 〔2〕见《史记·正义》及《竹书纪年》。 〔3〕《太平寰宇记》:“自汉至隋,皆于鄠城置县,即今县北二里故鄠城是也。” 〔4〕《元和郡县志》:“其城(鄠故城)周四里、颓垣尚在,隋大业十年移于今所。” 〔5〕《资治通鉴》:“广德元年冬十二月以鱼朝恩为天下观军容宣慰处置使,总禁兵,权宠无比,筑城于户县及中渭桥,屯兵以备吐蕃,以骆奉仙为户县筑城使,遂将其兵。”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