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概况介绍>>正文
|
|
|
2011-9-1 23:49:53 来源:三秦游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
|
|
秦汉时期,长安民间乐曲即已盛行。盛唐时的“长安乐舞”,也是源于民间乐曲,如古曲《平沙落雁》,便是由长安民间吹奏曲《雁落沙滩》演变而来。长安民间宗教歌曲《皂罗袍》《张良归山》等也被选作秦腔曲牌延用至今。 何家营鼓乐 何家营鼓乐历史悠久。据专家考证,从其乐谱谱字符号和谱曲的结构形式,可看到唐、宋音乐的某些音素和痕迹;在1000多首曲目中,唐、宋、元、明、清各代曲牌都有,大抵是由隋唐以后各代逐渐积累发展形成的。 鼓乐在传统师承关系上,原分玄(道)、释(僧)两家,何家营鼓乐乐器的音调和保留曲近于僧家,但不断吸收民间乐调,形成高扬、浑厚、热烈的俗家演奏风格。其演奏形式分为行乐、坐乐。行乐是边走边演奏或站着演奏的,乐曲配器比较简单,曲调为单牌子的散曲,节奏规律、严整。坐乐是坐着以多牌子的乐曲与各种打击乐混合演奏的套曲形式,坐乐有“六、尺、上、五”4个宫调。鼓乐的乐器分旋律乐器(笛、笙、管、双云锣、方匣子)和敲击乐器(座鼓、战鼓、乐鼓、单面鼓、独鼓、高把鼓、大铙、大钹、川铰、小钹、苏铰、苏铙、大锣、钩锣、马锣、供锣、小吊锣、单云锣、三星锣、大小木梆、木鱼、铃)。鼓乐乐谱全系手抄本,属俗字谱式。乐曲有1000余首,从曲目看,有见于唐宋大曲的《小梁州》《曲破》《游声》,见于唐宋杂曲的《料俏》《十八拍》等。该社老艺人何生哲被吸收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我国音乐专家杨荫浏和上海音乐学院曾借助鼓乐谱式,解译了南宋白石道人姜夔的词谱和敦煌曲子之谜。我国著名学者夏承焘称赞“长安鼓乐是解放以来发掘民族文化遗产上最大的业绩”。1954年,匈牙利音协主席沙波尔齐·班采称赞鼓乐这就是“中国古代的交响音乐”。1981年11月,何家营鼓乐社与日本奈良市雅乐团同台演出。意大利拉法埃拉在她著的《中国传统音乐》一书中,专题介绍何家营鼓乐。 唢呐曲 以唢呐为主的器乐演奏曲子,又称“吹鼓乐”,主要在婚丧礼仪中演奏,县内普遍流行。演奏形式有一人一只唢呐的单吹,一人两只唢呐的双吹;有演奏时以暴鼓、小堂鼓、钩锣、汤锣、手鼓、铰子、铙钹、碰铃、梆子、牙子等乐器伴奏的大吹,还有只用祀鼓、铰子、手锣、小锣伴奏的小吹。 三弦曲 以三弦为主演奏的曲子,又称“弦子”,多用于曲艺说唱伴奏。其曲体有单段体、变奏体、联奏体。原无固定曲调,由演奏者即兴创作,后产生固定曲牌,如《粉蝶儿》《大金钱》《寄生草》等。县内申店乡、内苑乡等地流行。 打击乐 俗称“敲家伙”。县内普遍流行“粗铜器”和“细铜器”两类。粗铜器俗称“粗家伙”“磁家伙”,亦称“锣鼓队”,最早用以求神祈雨,现多在春节耍社火及喜庆节日、集会时演奏。长安锣鼓队以斗门、沣西地区为代表,每队牛拉鼓10余面,锣、铙甚多,有军旅阵战之威。另外,崔家街的《珍珠倒卷帘》、侯村的《卡卡囊》、崔家庄的《猴上杆》、北张村的《南瓜蔓》、贾里村的《牌、道、炸》、侯官寨的《十排》和子午镇的《鸭子拌嘴》等各有特色。细铜器俗称“酥家伙”,流行于县内韦曲、王曲一带。是以锣、铙、钹为主,附以鼓(一面)和小八件(铰子、碰铃、梆子、小锣各两件)的打击乐演奏形式,曲调多为“快、慢、快”三段体结构。张家村的《凤凰三点头》、庞留村的《紧三火》、夏殿堡的《三起三落》、首帕掌村的《狮子乱抖毛》、何家营的《蝎子尾》、西江坡的《蛤蟆鸣》等为群众所喜爱。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