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传说典故>>正文
|
|
|
2011-8-9 21:28:18 来源:三秦游网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
|
|
相传“寒窑”有两处:一处在今曲江乡五典坡村南,杜陵原下(遗址已废),为王宝钏和薛平贵成亲之处;另一处在今曲江乡曲江池村鸿沟,相传薛平贵降服曲江池红鬃妖马,迁居此处。薛平贵西征辞别王宝钏,18年后后夫妻团圆,均在鸿沟“寒窑”。 相传故事为:相府小姐王宝钏,彩楼飘彩选夫薛平贵,其父嫌贫不允,王宝钏冰心不移,随夫居“寒窑”。薛平贵武艺高强,降服曲江鸿沟吃人妖马后,应征西凉,王宝钏苦守寒窑,饥寒难度,将周围地里长的野荠菜都挖尽充饥。《寒窑秋夜》诗称:“风清月淡蛙声叫,独卧寒窑静寂寥。借问何人惊梦觉,麻纱窗外竹萧萧。”①18年后薛平贵西征归来,夫妻团圆。 故事虽属野史,但相传久远。从明代就有无名氏写的《宝钏》曲词、《彩楼配传》《龙凤金钗传》等弹词。据传国内有二十多个剧种均上演过以此故事编导的剧目,剧名有:《五典坡》《武家坡》《彩楼记》《龙凤金钗记》等,剧情略有差异。故事发生的年代,从戏剧上反映在唐朝末年,但据抗日战争时期太原大学历史系教授少文伯发现的《王宝钏贞烈碑铭》②,传说故事发生在唐玄宗时期。碑文为: 王宝钏之父王允,供职于唐玄宗,官居府丞,其妻冯氏,即王宝钏之母,系蓝田县冯家村人,所生三女,宝钏居幼。薛平贵原名薛犁,家住城北草滩,其父以打鱼为生,后因父亡,迁居城南五典坡,孤身一人,过着流浪生活…… 尽箐对故事发生的时间说法不一,但对“寒窑”的遗址并无异议。在清代,鸿沟“寒窑”就有王宝钏塑像。民国初年筹资修缮,后又扩建王宝钏祠、团圆阁等建筑。首殿内塑有薛平贵身着铠甲、手牵红鬃烈马泥塑像。民国24年(1935年),锦州市市长高维岳参观“寒窑”时题对联两幅,并由西安书法家岳松济所书。一幅在“寒窑”门外: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谁料丈夫出巾帼; 稗官彰其事,妇孺彰其名,庙貌彰其节,从知贞操即神仙。 一幅在团圆阁门外: 十八年古井无波为从来烈妇贞媛别开生面: 千余载寒窑向日看此处曲江流水相见冰心。 ①这是寒窑保存的一首诗,相传为王宝钏作,但王宝钏是民间传说人物,诗为后人伪作,大约成诗明代。 ②原载《雁塔文史资料》第一期(1986年9 月),系少文伯买到的抄件,从行文看,似为近代人的作品。
由于王宝钏不嫌贫爱富、苦守寒窑、贞节不移的故事被编成戏剧广泛流传,在民间影响颇大。每年正月十五前后人们游览大慈恩寺眩,往往兼程一游。“文化大革命”中庙宇建筑和塑像全部遭到破坏。但王宝钏为争取婚姻自由,忠于爱情,在她身上体现的中国古代妇女勤劳、勇敢、正直、忠贞的高尚情操,为世人传为美德,而且远及东南亚、西欧、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为了继承这一古老的历史遗产,1984年曲江乡政府在有关部门的协助支持下,开发修复了寒窑游览区,成为大雁塔曲江风景区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景点有:妖马饮水、平贵牵马、平贵降马、别窑、探窑、宝钏挖菜、大登殿和宝钏成仙等塑像和贞烈殿、思夫亭及寒窑等建筑群,1985年2月竣工并对外开放,迎来中外宾客络绎不绝。前苏联社会科学院世界文学研究员李福清参观后写道:“三十五年前,在我国吉尔吉斯共和国陕西回民那里多次听到王宝钏的故事,今天来寒窑非常高兴,祝你们露天博物馆大发展。”是年5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任重视察“寒窑”时题词: 宝钏绣球选平贵, 寒窑苦度十八年。 民间广为传佳话, 婚姻自主反封建。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