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潼志士率先行动为陕西革命做出贡献宣统三年(1911)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消息传至陕西后,在西安的同盟会和有关会党组织领导人钱鼎、张钫等于1911年10月17日秘密集会,相约在10月29日举事。后因事急,于10月22日上午,召开紧急会议成立秦陇复汉军,推举张凤翙担任大统领。张凤翙随即告诉大家:既已举事,当先发制人,不宜缓至天晚,即于当天上午11时发动起义,10月23日攻克满城,西安遂告光复。在这次行动中,临潼革命志士同盟会会员郭希仁、曹印侯、刘蔼如等率先参加,对陕西响应辛亥革命光复西安起了一定的作用。郭希仁,早在留日期间,已深受国内留日革命志士影响,1908年回陕后与井勿慕关系甚密,遂参加同盟会,后曾被推为同盟会陕西支部长。希仁和井勿慕相商,把革命思想渗透到“新军”,“哥老会”、“慕亲会”、“刀客”等组织中去。遂进行深入联系,和这些组织联合称“同盟堂”。编了“通统山、同盟堂、梁山水、桃园香”四句隐言以团结各会党组织,并决定在黄帝陵前宣誓,以表示复兴中华民族决心。郭希仁、张赞元曾为之起草祭文。清宣统元年(1909),陕西咨议局成立,郭希仁、李桐轩被选为副议长。郭希仁利用职权与黑暗势力进行斗争,对无恶不作的陕西新军督练公所总办王毓江压制陕西军人的事提出弹劾案,将其罪状上达于咨政院。随后,王被撤职,连王的后台陕西巡抚恩寿也被迫告病退职。自此,陕西军人在当时清政府新军中占了比较重要的地位。这件事对陕西辛亥革命举义是有重要作用的。为了宣传革命思想,郭希仁在宣统元年至三年(1909~1911)期间和王铭丹、张瑞玑、贺绂之等人创办《兴平报》、《丽泽随笔》、《声铎社》、《声铎公社质言》、《日暾社学谈》等刊物。在这些刊物上讲革命道理,揭发清政府腐败和官吏舞弊害民的文章,对革命思想有很大的启迪。当张凤翙担任秦陇复汉军大统领后立即起事,郭希仁任军政府高等顾问,一些文告、组织等各项事务,都由希仁操办。曾为起义军写了安民布告:“各省皆变,驱逐满人,上征天意,下顺民心,宗旨正大,第一保民,第二保商,三保外人,汉回人等,一视同仁,特此晓谕,其各放心”,表达了当时陕西革命军的思想,且对安定人心起了很大的作用。当时,秦陇复汉军,建制很乱,成份复杂,各大头目互相争权,几至分裂。经郭希仁为大家讲述中外形势和太平天国失败的经验教训,才消除了分歧。 曹印侯,早在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就同郭希仁、刘蔼如在骊泽馆一同研究学业,激发革命意志。他是早期同盟会员,曾被陕西举为代表参加国会。回省后即联合绅民倡办地方自治。未几,听到“川、鄂抗路”事起,遂到西安,约同志密赴渭北组织革命军。在这期间,西安光复。他即率乡团光复临潼,又为革命军筹集3000石军粮。印侯在担任秦陇复汉军敢死队统领时,组织铡刀队在关中东西线与清军搏斗,使敌人丧胆,为保卫革命成果立下了大功。 在辛亥革命中起过作用的“刀客”“刀客”原是在关中东部渭河两岸地区兴起的。他们通常携带着一种刀子。这种刀子是临潼县关山镇造的,长约3尺,宽不到2寸,形制特别,极为锋利,人称“关山刀子”。这些人往往行侠好义,打抱不平,蔑视官府,打击豪富,被人们称为“刀客”。到了清光绪宣统年间,有的人还置备长短枪枝,但人们仍沿用旧名,把他们称作“刀客”。早在清咸丰五年(1855),陕西巡抚叶百龄就奏请制定章程“拿获刀匪,其匪犯军流,均与应得本罪上加一等拟定”。可知“刀客”在那时引起清朝官吏的注意(《陕西革命回忆录》),清咸丰十年(1860),在临潼关山和渭南下邽一带,已经形成一种势力,成为清政府的威胁。其后,逐渐发展,至辛亥革命前,“刀客”在渭北地区已成为清政府在陕西的一种对抗力量并在辛亥革命中起了一定作用。这些“刀客”,颇有见义勇为,拔刀相助的义气,常替受冤屈的一方挺身报仇,虽牺牲性命在所不惜。他们还具有反抗反动统治阶级的精神,因此,清政府逮捕剿办的“刀客”,却为人民所喜闻乐道,对其同情和多方掩护。辛亥革命前,一些有革命思想的知识分子对那种英勇侠义精神也极感兴趣,故意和他们交朋友,或模仿他们的装束。临潼治理学的王铭丹先生,经常备着一把关山刀子,出外时叫他的学生郭希仁替他背着。后来同盟会员井勿慕、李仲三、胡景翼等更是有意识的结识他们,以影响他们参加革命。陕西辛亥革命的革命军起事后,大部分“刀客”都投入到当时革命的部队中去,起到了一定作用。临潼县李虎臣开始就是“刀客”,绰号“经儿老四”,后来参加了革命军,担任了陕西督办,和杨虎城共同抵抗刘镇华围困西安并取得了胜利。但是这些“刀客”由于他们本身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和明确的政治目标。因此到后来一些头目就转变成军阀式的人物,或被军阀收买而成为其爪牙,有的成为地方恶霸,其他逐渐自行消灭,“刀客”作为革命的力量也就失去了作用,“刀客”这一特殊名称,也就结束了。 临潼的光复 当辛亥革命的风暴传至陕西,1911年10月28日西安光复,临潼立即响应。当时,曹印侯、刘蔼如正在渭北招兵办团,听到西安光复的消息,立即在油槐的曹杨村(为印侯家乡),鸣钟召集早已有联络的团勇百余人,拿着刀矛,在曹印侯的带领下,急渡渭河,乘夜至临潼县城,越城而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猛扑县衙,使清县令来不及组织反抗。当时团勇中的一姓靳的,找到县令培成(旗人),靳突然持刀向其攻击,黑夜中砍伤了县令的鼻子。培成吓得要死,急忙逃跑。临潼10月29日宣布光复。光复后,曹印侯留守临潼,立即组织力量,支援革命军钱定三出兵潼关。钱定三遇害后,又支援张伯英(张钫)3000石粮饷,使潼关得以光复。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