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的地热水是与地壳隆起地带有关的地热资源。大气降水沿构造破碎带渗入到地下不同深度的不透水岩层中储存起来,由于地热增温率的效应,经热岩层传导加热就形成了热水,温度升高后,或从地下向上运动,形成喷泉;或由断裂通道涌出地表,形成温泉;或通过水井提出,成为地下热水。骊山北麓附近的断层很多。主要断层有两组:一是华清池南的东西向断层;一是许多彼此平行的北东向断层,“兵谏亭”旁的石峡,就是该组断层之一。经科学鉴定分析,华清池温泉热水,就是骊山地下热水沿着这两组断层交叉裂隙,上涌流出地面的。 陕西地区的地质构造主要为断层,按其走向大体分为两组:一是近东西向的深大断裂带,一是近南北向的断裂带。在近东西向的深大断裂带地区包含华山、骊山、秦岭三个大的断层:在近南北向断裂带地区也分为以下三个断层: 一是新安村——柏家村断层(该断层主要分布在临潼疗养区一带),尤其在磨石沟出露最为明显,断层几乎处于直立状态,断层地带为震旦纪石英砂岩层,白垩第三纪红色岩系,沟口内有明显的热异常:冬雪即化,且冒热气。 二是华清池——吕家村正断层,在华清池和老母殿以南的沟中均可见到,断层发生在震旦纪石英岩和前震纪的片麻岩中,倾角较大,延长很远,到新开山复没于第四纪松散岩层下。 三是老虎沟(华清中学以西)——骆驼岭正断层,在老虎沟的出露最好,也是温泉出露的良好地段,但其标高在600米以上,不能自流出地表。 根据华清池温泉所处的地质、地貌和地层构造条件分析,可知热水贮存(补给通道、运动空间场所)主要依附于骊山北麓北西西向、北东东向的断裂构造,故该地区的地表水就是沿着各自不同的途径渗入地下深处并汇集到北西西向、北东东向的构造断裂带中,在地下深部经地热增温形成了热水后,又沿该断裂带的裂隙系统循环运动至地壳的一定深度,保持一定的水动力平衡:温泉的主要补给源为骊山地区所有地表水(包括灞河的地表水在内),另外,基岩裂隙水,大气降水亦为温泉的水源之一。同时,根据本县疗养区的全部温泉流量大(1126吨/小时)、流速稳定、热水流途长、热水循环深度保持稳定(581.5米)的特点,以及空军疗养院、陆军疗养院用水对华清池地下水位没有明显影响的事实,说明整个骊山北麓均为热异常地带,并说明本地区矿泉水的水层不是一个、二个,而是三个。 地下热水形成后,先在一定深度保持热水动力平衡,当南北向开张扭性的断裂组与热水贮存的北西西向断裂组交会时,又产生了新的、开张性更好的裂隙系统,成为地下水活动的新涌道,从而使最初的热水动力平衡遭到破坏,热水就沿着新的涌道运动,并顺着地势最低洼的地带溢出地表,以达到新的水运动力平衡,所以,骊山北麓北西西向压力性和张扭性断裂组与南北向张扭性断裂组的交会,就成为华清池温泉水出露的控制条件。由于华清池温泉形成的热动力过程和温泉的补给循环状况的特定条件,决定了该温泉是属于结晶岩结构带地下热水型的温泉,所以其水质为中温、低矿化、弱碱性、中等放射性型水。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