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50年,秦孝公用商鞅变法于栎阳,“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战”,使秦国迅速富强起来。据《史记·河渠书》载,秦始皇即位初,工程浩大的郑国渠沿荆原由今三原县境东流入本县,绕断原而北,至太上皇陵东横绝石川河,并纳其水又东出县境入富平。秦得郑渠之利,灌溉田地四万余顷,使关中为沃野。汉武帝太始二年(前95),赵中大夫白公在郑渠上穿渠,引泾水修建白公渠。白公渠流入临潼境内分为北白渠和中白渠。北白渠使今日的谭家、阎良、新兴、康桥和关山以南的大片土地受益;中白渠基本上灌溉 了雨金、栎阳、徐杨、新市、交口、武屯及北屯的所有土地。汉代有首民歌:“田于何所?池阳谷口,郑国在前,白渠起后,举锸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真实地描绘了灌区人民欢庆丰收的景象。汉武帝时还采用大司农郑的建议,修建了关中第一大运河——漕渠。漕渠首起长安城西南之昆阴池,东北收灞、浐诸水,南倚山原,经临潼、渭南、华县、华阴、潼关诸县入黄河,全长300余里。渠成后漕运大为便利,渠水可灌农田一万余顷。 临潼历经魏、晋、南北朝,隋、唐,多为京畿之地,农业生产的发展速度比较快,领先于全国其他地区。到宋、元、明时,已远离京都,农业有所衰落。 清代,临潼又兴修了戏河、龙河等小型水利工程。据清乾隆《临潼县志》载:乾隆五年(1740),本县有原额折地一等民地955116亩,民赋约4.7万石。志称:“临邑土广民众,为陕省赋役繁多之区。”又载,旧有常平仓两座,乾隆12年知县刘士夫以渭北居民离城遥远,借纳维艰,又在关山镇建仓一座。三仓共储粮食京斗5万石,另有社仓19处,储粮17088石。从这些数字里可以窥见,临潼农业生产的水平就粮食而言,可称之为富庶之地。乾隆年间,临潼有一位农学家叫郑世锋,曾注释过兴平杨双山著的《知本提纲》一书。书中有一章“农则”,在原著论述的基础上详细注释了发展水利、饲养蚕桑、栽培蔬菜、作物管理、整地保墒、播种施肥、收获脱粒等农业生产技术,堪称是对自己和家乡劳动人民长期生产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对促进和发展农业生产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