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历史文化>>正文
|
|
|
2011-8-31 22:27:22 来源:三秦游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
|
|
在历史古城西安东北郊,悄然崛起一座具有现代化风采的飞机城——阎良,它是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标志,是共和国的骄傲。 往事越千年,在阎良这块方圆245.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先祖们曾经创造过灿烂的仰韶文化,谱写过一部文韬武略的史诗,留下了古都栎阳等诸多的人文胜迹。 秦孝公在此颁昭天下进行了有名的“商鞅变法”,为千古一帝统一六国铺平了道路;汉高祖刘邦在这里建都,文治武功,为西汉王朝走向鼎盛奠定基础。然而,从周、秦、汉、唐、宋、元、明、清直至民国,留给阎良的依然是一片贫脊的土地……。 新中国的开国元勋们安邦定国勾画圈点,在这块鲜为人知的黄土地上,开辟出中国的航空工业新天地。 经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呈报国务院批准,从1966年8月1日起,设置西安市阎良区。望荆塬、俯渭水,这里人杰地灵。三十年春华秋实,刚毅豁达的阎良人励精图治,把一行又一行探索者的足迹印满大地。从飞机研究设计、加工制造生产,直到飞机试验鉴定,形成中心,形成基地,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飞机工业体系。使阎良成为名副其实的飞机城,誉满海内外。 中国第一架“轰六”飞机在这里诞生。 共和国第一代支线客机“运七”飞机在这里问世,飞往全国各地,出口海外,安全营运在国内180多条航线上,成为中国民航最大的机群,捍卫了共和国的神圣尊严。 中国第一架“运八”飞机从这里远航。 中国大型民航客机的国际合作率先从这里开始。 中国唯一的飞行试验研究权威机构在这里建成。圆满完成了25种型号飞机、直升机、15种航空发动机的国家级设计定型任务。飞行试验研究达到国际90年代水平,壮了军魂,震了军威,为共和国迎来无限风光。 飞机设计研究拥有国内一流先进的实验设备和亚洲最大的实验室。先后完成和参与了20多个机型的各类设计实践,把自行设计的新机送上万里蓝天,填补了国内空白。 党的十一届三全会以来,区委、区政府带领全区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工作决策、规划和制定上,牢固树立“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大技改力度,依托航空军工优势,面向社会开发出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 面临市场经济挑战,地方工业快速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阎良地处关中平原的中部,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可耕土地27万亩,是国务院批准的平原绿化达标区。 农村经济飞速增长,使农民致富奔小康成为现实。199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332元。阎良的父老乡亲们,在改革的春潮里,播种着希望,收获着理想。 以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城区规划面积由8平方公里扩大至40.5平方公里。新建楼群,鳞次栉比,采暖、采气、电讯一步到位。实现了城区人均住房面积10平方米,日供水量62吨,居民住宅供暖高达90%。城区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全区绿化覆盖率为53.99%,人均绿化面积62.39平方米,国务院批准为全国平原绿化达标区。实现科研、生产、商贸、住宅小区的园林化。 飞机城人才荟萃,近万名高层次、高素质的科技队伍,给阎良的经济腾飞注入了活力。 华灯初上,飞机城的夜晚明媚;旭日东升,飞机城的早晨壮美。 现代化的俱乐部,文化设施向人们敞开大门,为阎良人带来了温馨的春意,这里是阎良的不夜城,播种着友谊的种子,萌动着创业大干的豪情。 如今的阎良公园以湖水荡漾,绿荫掩映下的亭台楼榭,迎接着各方游人,是人们休闲、小憩、锻炼的好去处。 高素质的文化底蕴、高雅的文化娱乐设施,为阎良人的业余文化生活创造了优雅的环境。 这是飞机的故乡,这里孕育着腾飞的希望,让我们锐意开拓,再铸辉煌,阎良必将以崭新的姿态迈向光辉灿烂的二十一世纪。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