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游,游三秦,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首页 | 意见反馈 | 资源搜索
三秦游
旅游资讯 | 历史文化 | 民间艺术 | 民俗风情 | 三秦影像 | 旅游线路 | 三秦文物 | 旅游视频 | 三秦文化游 | 互动专题
三秦概况 | 景点介绍 | 地方特产 | 三秦美食 | 传说典故 | 餐饮住宿 | 休闲购物 | 交通出行 | 三秦游论坛 | 三秦团购
今天是: 西安 | 宝鸡 | 咸阳 | 铜川 | 渭南 | 延安 | 榆林 | 汉中 | 安康 | 商洛 | 杨凌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概况介绍>>正文
碑林区人口概述
2011-8-30 16:58:14  来源:三秦游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 更多

    碑林区是一个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区。1993年全区共有36个民族,514574人。总面积23.87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1557人。是西安市人口密度最大的行政区之一。
    碑林区的人口总数呈快速增长态势,经历了由相对高到低,再由相对低到高的变化过程。
    民国33年(1944),今碑林区域为西安市第一、二、七区时,总户数33059户,总人口164098人。建国后,1950年第一、二、七区总户数减至28633户,总人口减至116905人。从1951年起,因受人口自然和机械增减影响外,还受区划调整的影响,使全区人口呈波浪式增长。1957、1964、1970年曾出现三次人口生育高峰,年出生人口分别达7991人、7378人和7446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也相应升高。1978年后,人口迁移变动频繁,人口机械增长上升,其中1978、1979和1980年,年迁入人口分别达34488人、31009人和21299人。1993年全区的总人口514574人,是1949年的4.61倍。人口的男女性别比例,1949年为150.22:100(女=100),1993年缩小到113.63:100。碑林区人口年龄的总趋势是幼年、中年型人口年龄后移,老年型人口比重不断增加,年龄构成类型属成年型。人口的平均期望寿命由50年代57岁提高到1990年72.43岁,增加了15.43岁。人口的文化素质有了很大提高,1990年与1964年人口普查数相比,全区文盲、半文盲人口占总人口比例降低了9.88个百分点,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提高了29.08个百分点。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增至103579人,是1964年33612人的3.08倍,全区平均每5人中就有1人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
·碑林区人口概述·碑林区气温
·碑林区日照·碑林区季节物候
·碑林区气候·碑林区地貌
·碑林区地裂缝·碑林区行政建置沿革与行政区划
·莲湖区回族的传统经济·莲湖区人口
·莲湖区植被·莲湖区气候
·莲湖区地理地貌·未央区人口概述
·历史上未央区地质地震灾害 地裂缝·历史上未央区地质地震灾害 地震
·历史上未央区生物灾害·历史上未央区气候灾害 风灾
·历史上未央区气候灾害 洪涝灾害·历史上未央区气候灾害 旱灾
三秦影像 更多
洛南佛山红叶好醉人
洛南佛山红叶好醉人
天下第一粮仓——丰图义仓
天下第一粮仓——丰图
老红军吴成法墓碑
老红军吴成法墓碑
唐玄宗泰陵
唐玄宗泰陵
泰陵王家祠堂
泰陵王家祠堂
唐玄宗泰陵石雕、石碑
唐玄宗泰陵石雕、石碑
唐玄宗泰陵高力士墓
唐玄宗泰陵高力士墓
空中悬柏
空中悬柏
 最新资讯
· 碑林区人口概述
· 碑林区气温
· 碑林区日照
· 碑林区季节物候
· 碑林区气候
· 碑林区地貌
· 碑林区地裂缝
· 碑林区行政建置沿革与行政区划
· 东仓——古时为官员提供俸禄的粮仓
· 草场坡——唐时的尊贵“社区”
· 碑林孔庙
· 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图
图片热点
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碑林博物馆
碑林区汉董仲舒墓(下马陵)
碑林区汉董仲舒墓(下马陵
西安兴庆宫公园(兴庆宫遗址)
西安兴庆宫公园(兴庆宫遗
碑林区荐福寺小雁塔(西安博物院)
碑林区荐福寺小雁塔(西安
碑林区东新巷基督教堂
碑林区东新巷基督教堂
碑林区南城清真寺
碑林区南城清真寺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1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内网友交流QQ群:
三秦游群①:3532197   三秦游群②:24288209
三秦游群③:81817349  三秦游群④:70760386
陕西省外网友咨询QQ群:
三秦游群⑤:146721821 三秦游群⑥:146721821
三秦游群⑦:146722016 三秦游群⑧:146722047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陕ICP备07501230号
带宽支持:古城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