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区境内各河流均处于河流的下游段,比降小,水流缓,河床宽浅,横向摆动幅度较大,具有游荡性河流的特征。 渭河 自咸阳铁桥之下至灞河入渭口接纳了南岸的沣河、河、灞河和人工排水渠——漕运明渠、幸福渠等,这些河流中下游段的历史变迁同渭河的发育演变息息相关。 渭河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时期。近两千年来,渭河北蚀侧移变动明显。秦、汉、唐三代都在渭河架设桥梁,以利交通。《汉书·文帝纪》注引苏林曰:“渭桥在长安城北三里。”《水经注疏》引《雍州图》:“渭桥在长安城北二里横门外。”而汉长安城的横门在今六村堡乡相家巷。若以此量算,今昔相比渭河河床已向北偏移5公里以上,每年平均北移2米多。又据今高陵县耿镇发现的唐代开元九年(公元721年)修建的东渭桥桥址亦说明渭河每年向北偏移2米左右。又据调查,1895年一次大水后,渭河主河槽大幅度向北偏移,使灞河入渭口向北延伸近425米。据陕西省渭南三门峡库区管理局资料,1897年渭河未央段河道在高庙、西兴隆、草滩镇、贾家滩一线。卫星照片亦发现渭河南岸有若干古河道遗迹。 浐、灞河 约在上新世晚期至更新世早期骊山再次隆起,蓝田县北侧的横岭原随之上升,迫使秦岭山地来的水流环绕横岭原南侧而流,开始形成灞河。灞河下游段进入渭河平原,显示出游荡性河流特征。古时浐河是直接入渭的,灞河绕铜人原(临潼县西)向东流去,并不与浐河交汇。后由于骊山隆起,影响灞河向西偏移,而浐河距骊山较远,偏移较小,故使灞河夺去了浐河河道,浐河沦为灞河的一级支流。浐、灞汇合后,由于基底灞河断裂构造的扼制作用,河道比较稳定,只是由于渭河的北迁,入渭口向北推移。 沣河 古代《诗经·大雅·文王有声》有“沣水东注”的说法。清代《禹贡锥指》的作者胡渭对此进行过考证,认为比较可信。从卫星照片分析,可能沣水从今斗门镇北沿北东方向流至今汉城遗址西侧,然后沿汉代渭河故道向东流去,在今灞河入渭处以西注入渭河。汉代的沣河独自北流,到北魏郦道元注《水经》时,沣河的入渭口又移到今咸阳市西南之短阴原下。沣河入渭前河谷呈蛇曲状,今入渭口在六村堡乡沙河滩村与咸阳市沙岭村的交界处。 河 《长安咸宁两县续志》载:“河本名漕水,即潏河之下流。”潏河古称泬水,《水经注·渭水》中载:“穴水上承皇子陂于樊川……水又北经长安城西,泬水又北流注渭。”说明今河的流向大致是原潏河的河道。河于1955年由市城建局自河湾改道北流入渭,遗弃了河下段东西向故道。1957年前在三桥镇南何村附近,河向西北方向有一分支,大体沿西兰公路北侧至新店子村西流入漆渠河。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