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世祖爱新觉罗福临顺治十一年(1654),临潼地震。 顺治十八年(1661),邑人高翔鸾、米调鼐编修《临潼县志》。 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康熙元年(1662),临潼秋雨40余日,渭水绝渡半月,冬河冻,可行车马。 康熙二十七年(1688),三月霜杀麦,四月地震,秋季旱。 康熙四十二年(1703),十一月,康熙西巡,驻温泉十余日,总制鄂海《温泉碑》,记有:“谕旨毋以临幸之后,禁民洗浴……”等词。 高宗爱新觉罗 弘历乾隆十年(1745),七月,临潼大雨,水冲民宅,秋禾无收。 乾隆十三至十七年(1748~1752),这年大旱成灾。 乾隆三十六年(1771),二月二十七日、二十八日霜杀麦,后连阴雨,麦秆死者从根另发数秆,皆成穗,较未死者倍收其实,记此以为后验。 乾隆四十一年(1776),县令史传远编修《临潼县志》。 宣宗爱新觉罗旻宁道光八年(1828),回、汉民族发生冲突,互有杀伤。 道光二十二年(1842),鸦片战争后,林则徐贬往伊犁,路经临潼,游览华清池,凭吊秦始皇帝陵。 文宗爱新觉罗奕咸丰十一年(1861),临潼农民杨升华领导反“地丁加耗”武装斗争。 穆宗爱新觉罗载淳同治元年(1862),正月,太平军扶王陈得才,及遵王赖文光,启王梁成富,经临潼,向渭南、华县进军途中,于四月二十六日击毙团目陈茂经、张龙骧于黄家屯。 是年,捻军至临潼,于新丰中陕西军务督办,胜保军伏击,败走。 同治六年(1867),八月,左宗棠进驻临潼,督师袭击捻军。 德宗爱新觉罗载湉光绪三年(1877),关中大旱,临潼年馑,知县沈家祯组织乡绅段蕴山、张星垣等设局筹赈,计三万九千余石,以时价值银四十万两,赈临潼灾民而有余,乃以两千石济韩城,三千石救蒲城。为彰善绅民识大体,乐善以济邻之事,立“乐善亭”碑为记。 光绪五年(1879),知县沈家祯以工代赈重修临潼县衙。 光绪十五年(1889),知县焦云龙,倡修关山书院。 是年,本县举人杨彦修等续修《临潼县志》。 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进据北京,光绪、慈禧太后西京巡难,于零口修“行台”(行宫)。十月二十四日,光绪一行宿“零口行台”,二十五日过新丰、经行者、斜口抵达西安。次年八月二十四日返回,经过临潼。是年大饥。 光绪二十九年(1903),临漳大水发,河涨冲淹地房,人畜有伤亡。 光绪三十一年(1905),五月初八日,临潼怀德里(今栎阳)冰雹成灾,东西长七里,宽四里,损坏庄稼。 爱新觉罗溥仪宣统三年(1911)十月二十二日早晨9点,张凤翙、钱定三等30余人在西安林家坟集会。响应武昌辛亥革命起义。临潼郭希仁、曹印侯、刘蔼如等参加会议。西安反正后,曹印侯、刘蔼如等于油槐乡曹阳村鸣钟,集团勇百余人,攻入县署,临潼县城十月二十九日光复。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