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县风味小吃亦非常引人。“临潼醪糟”早在唐代就远近闻名,它是用一种特制的醪糟曲与糯米加上临潼特有的“矿泉水”精细加工而成。其味,酒、甜淆合,醇而香浓,为人们特喜的一种饮料。加入桂花,可制作成“黄桂醪糟”,冲上蛋絮,就是“蛋花醪糟”,真是美味可口。新丰的“白醪酒”,自汉代相传至今,醇美香甜,乃临潼所特有,为旅游者所喜爱。补天饼、黄桂柿子饼、柿子糊塌、泡油糕等,均为临潼特有的美味小吃,使来临之人品尝之后,无不交口赞美。 工艺美术品,既有历史悠久的传统制品,如铁炉乡麦秆编织的草帽、临潼刺绣、香包等,最近因旅游业的兴起而焕发出新的光彩。又有新兴的文物仿制者们所仿制的秦陵兵马俑、铜车马及其他一些有价值的文物仿制品,有些已远销海外。还有一些新兴起来的“麦秆贴画”、“刨花贴画”及一些作为旅游纪念的工艺美术制品,都受到好评。 在新兴的乡(镇)企业中所涌现出来的新丰镇罐头厂产的“狗肉罐头”、相桥镇乳品厂的“奶粉”等都很有名,其中相桥的奶粉已达到部优标准,获得北京博览会金奖。本县玻璃厂与西安联办的玻璃器皿厂,其产品已远销国外。 六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教育、文化、科技、卫生、体育等都有了较大的发展。教育事业在刚解放时有小学学生24856人,中学生6046人,尚无幼儿教育和职业教育。经过37年的建设,教育面貌大为改观,中、小学、职业学校和幼儿教育均有较大发展。到1986年,中学已有54所,学生47777人,教师2302人;职业中学3所,学生487人,教师47人;小学352所,学生77752人,教师3285人,共计学校409所,教师5634人,学生126016人。当年,考入大专、中专学生567名,初中专、中师、幼师录取261名。幼儿教育已有公办和民办幼儿班共417班,教职员工545人,在园幼儿10941人。全县学龄儿童入学率已达98%。目前全县正在积极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 临潼科技工作在解放前还没有设立专管部门,科技活动无从谈起,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科技的发展,1953年成立了临潼县农业科技指导站,技术干部33人。以后逐年发展,1978年以后科技组织和科技队伍迅速扩大,到1985年已成为一支可观的科技队伍。县设有科学技术委员会,主管科学技术指导工作;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科技界的群众团体和科学普及工作。还设有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地震办公室、计量所等科研机构,同时群众性的科研组织也相继建立起来,几年来成立了化工化学协会、土木建筑学会、水产学会、水利学会、粮食协会、西瓜协会、石榴协会、科学致富能手协会、蔬菜良种繁育协会等多种群众性科普组织,科学技术人员已达3541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239人,农业技术人员210人,卫生技术人员424人,群众中也涌现出一批科技爱好者。各专业科学技术学会、协会已拥有会员1000余人。科技组织的建立与科技队伍的扩大,推动了科学技术的研究与普及,几年来已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促进了全县经济的发展。 文化建设上,解放后将民国时期遗留下来仅有的“民众教育馆”改建为临潼县文化馆,开始组织和辅导群众文化活动。新华书店是解放初建立的,开始只有140个银元的资金,如今一年发行图书300万册左右,营业额达100万元以上。1955年成立县电影放映队,1963年,改为电影放映站,1980年成立电影公司,同时建立电影院,电影事业一天天发展。临潼县人民剧团是于1955年建立的唯一秦腔专业剧团,经常活跃在城乡,丰富了人民文化生活。1978年建立了图书馆,到1987年已有藏书87697册。1984年建立了县博物馆,馆藏文物万余件,它所展出的珍贵文物如庆山寺金棺银椁等受到国内外游人所注目。农村文化也日益活跃,如今在农村乡(镇)已建立起33个文化站,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有农村图书室209个,业余艺术表演团体69个,露天及室内影剧场25个,业余书画组织27个。城乡群众性文化活动近年蓬勃兴起,一些文化学术组织如骊山书画学会、工艺美术协会、摄影家学会、文学工作者协会和以农民作者为主的王老九诗社等纷纷建立起来。群众诗歌创作活动解放后一直十分活跃,曾涌现出象王老九那样全国知名的农民诗人,临潼县曾被誉为“诗乡”。 1950年成立了收音站,开始了临漳广播事业,现在全县已有有线广播喇叭74228个,县站扩大总机功率19250瓦,各乡镇已建有扩大站34个。全县的收音机自1950年的4台发展到1985年的181250台,收录机7700多台,收音机平均每户1.5台。 临潼县在60年代末开始有了电视机,1971年全县只有18台黑白电视机,1978年后迅速增加,现已有电视机22530台(包括彩电)。同时又增添了录像放映机60台,而且有了小功率差转台11座。 卫生医疗事业发展较快,解放初,县城只有一个规模很小、设备简陋的卫生院,农村只有几家私人诊所,全县人民的医疗,大多依靠零散的民间医生。经过多年的努力,现在已经有了相当规模的医疗机构和医疗设施,扩大了医疗队伍。到1987年,全县已有1所县人民医院、1所县防疫站、1所妇幼保健院(联合国资助)、1所县中医医院、8所地段医院、25所乡卫生院,共有床位527张。在农村还办 起医疗站457个。各类医务人员总数已有1767人。有县卫生学校1所,为县医疗单位培养初级医务人员。 本县为增强人民体质积极开展了各项体育活动,多年来取得一定成果。1958年开始兴建起面积30亩的县体育场,如今已有跑道、灯光球场、看台、司令台、旱冰场等设施。全县有标准篮球场共178个,200米以上的田径场21个,排球场21个,足球场20个,旱冰场2个,游泳池2个。体育活动十分活跃,1959~1986年参加地、市、省所办的各种运动竞赛会27次。1986年县内各级举行运动会74次,参加运动员15162人。在平时体育锻炼中,按照国家规定的体育锻炼标准进行锻炼,1987年学校学生达到及格者就有19320人。 国家的昌盛,经济的繁荣,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一些优秀人物的推动。临潼县自辛亥革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历次革命斗争和解放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曾涌现了不少革命志士和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他们促进了革命斗争的胜利,推动了各项建设,其中有些人跨越两个时代。关于民国时期革命斗争中一些人物已在前面述及,其他各界略举数人:孙仁玉是个教育家、剧作家,一生共编写秦腔本戏、折子戏计140余出。刘立杰、刘毓中、张建民等均为知名的秦腔须生演员,刘毓中在解放后还多次受到省和中央的奖励,他们都对秦腔戏剧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武伯纶是一位知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家,曾任陕西省博物馆馆长。农民诗人王老九,创作了几百首诗歌,影响很大,曾作为文艺界先进人物五次进北京,被选为中国民间文学工作者协会理事、全国作家协会理事等。他的作品流传全国和国外。吴广彦、曹大奎是临潼众多古建筑木工中的大师,曾主持整修西安鼓楼、大雁塔等古建筑。张铭锡是有名的中医,为陕西省中医副研究员,曾有《炭疽疔毒中医疗法》等数种著作。汤秀莲是北田乡的农村妇女,她办农村产院出了名,成为全国劳模,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接见。新丰的齐俊杰,徐阳的周济广,都是农业上的劳动模范人物,在发展农业生产中作出了显著成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掀起了改革的浪潮,群众中涌现出不少先进的有开拓精神的人物,带头走治穷致富的道路。行者农民李志明,在钻研种植草莓的科学技术上取得成果,人称草莓专家,他带动乡亲种草莓,富了一个村。斜口女青年李芳琴科学栽培石榴出了名,她刻苦钻研,与任蓉合编了一本《临潼石榴》的技术资料出版。雨金镇照渠村有个赵军贤走南闯北搞致富信息,还订阅大量报刊,她得到的一些致富信息,不但使自己富起来,而且把信息传播给乡亲,让大家共同富裕。这些人物既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建设者,又是精神文明的建设者,他们的事迹将激励人们奋发图强,把临潼建设得更好。 七 临潼有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如能充分利用,则经济发展速度将大大加快。 一、临潼自然资源丰富,条件优越,宜于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全县地形大多属渭河冲积平原,占总土地面积67%,加上18%的骊山山前洪积扇及南北带状台塬地共为85%;骊山低山丘陵区仅为15%。总的看来这种以平原为主,山、川、台塬齐备的多样性地形,为农业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土壤质地良好,适宜农业耕作,全县垆土面积790452.97亩,占总面积46.55%;黄土面积431663.15亩,占总面积25.42%;淤土面积194347.23亩,占总面积11.44%;褐土面积137426亩,占总面积8.06%;其他尚有40余种土壤类型,占总合计面积8.6%。按全国土壤八级分类法,大都属于一、二级,只有少量属于三、四级,且水利条件较好,水资源利用率高达50%,水浇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80.1%。光热资源丰富,全县平均日照时数2154.7小时,气温平均13.5℃,全年无霜期219天。平均年降水量553.3毫米,对四大作物(小麦、玉米、油菜、棉花)发展非常有利,虽有的年份有干旱和雨涝灾害,但总体影响不大。以上诸条件对以粮、棉为主多种经营的农业结构是有利的。这些自然条件,可满足粮食亩产千斤以上(目前亩产700多斤)、棉花亩产150斤以上(目前亩产60斤以上)。据农业区划调查估计,如能充分利用宜林土地资源,改变树种结构不合理状态,林木覆盖率可达15%以上(目前为7%),产值增加到1000万元以上(目前产值266.74万元)是完全可能的。在畜牧业方面,发展大牲畜和猪、羊、禽、兔等还是有很大潜力。据测算,全县宜牧草地55679亩,可载畜2356万个羊单位。可是当前利用率仅30%,秸秆饲料利用率50%。如能充分的利用,产值可由1986年的4959万元增加到1.3亿元,其发展前途十分乐观。可以利用发展渔业的水面如水库、河塘等还是不少,但渔业发展水平很低,1986年产值仅44万元。最近在任留乡沿渭河一带开展的挖池养鱼,受到联合国的资助,已创出一条路子,努力开发,渔业将出现新的局面。 1985年,本县已根据各地自然资源特点将全县划分为奶羊、渔业、蔬菜、油菜、瓜类、种子、奶牛、禽蛋、商品猪、肉牛羊、杂果等十大基地,以调整农业结构,增加经济作物面积以全面发展农业,这是一个十分积极的措施。 二、劳力资源丰富,有一定的社会技术力量,有利于发展商品经济。(1)临潼农村劳动力多,1986年有228561人,在联产承包后的剩余劳动力和剩余劳动时间大为增加,大约分别为40%~60%左右。(2)在这些剩余劳动力中工匠多,共22868人,占农村劳动力的8.3%,这是一支不小的技术力量。(3)全民文化水平较高,据1982年人口普查统计,全县每万人中有大学文化程度的50人,高中文化程度的748人,初中文化程度的2315人。发挥这些知识力量的作用,对发展商品经济来说是非常重要的。(4)现有科学技术人员,是当前的重要技术力量。全县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541人,可惜这些科技力量当前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临潼有骊山、温泉之胜,而且古迹众多,为开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近年已有较大发展,继续开发,前景仍很广阔。据本县对景区远期规划估算,到2000年如能顺利开发,旅游人数外宾可增至百万人次,内宾可达千万人次,旅游服务收入可达2亿元左右,这是很鼓舞人心的远景。将使临潼的第三产业得到更大的发展。而且还可利用旅游条件引进外资发展经济。 四、有一个有利于发展商品生产的环境。临潼是西安郊县,相距仅25公里,西安市阎良区就在临潼县境。同时距渭南(东)、铜川(北)、咸阳、宝鸡(西)等中、小城市较近,又有铁路、公路与之相连,商品流通非常方便。加之县内有中央、省、市的大中型上属企业。这些都是临潼在发展商品生产中的有利因素。 临潼的经济发展,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利因素,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经济的发展。从当前发展状况看,用前后对比方法作纵向观察,其发展还是可观的;但如同先进的兄弟县作横向比较,其发展水平则比较落后。从产业结构上看,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县,工业的发展极为有限。从国民收入的水平看,还不富裕,这是不利因素。再则,农业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已经出现,如何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业实现现代化,是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在农村旧的落后的保守意识积淀较深,改革开放意识不强,因而在经济发展上迈的步子不大。 当前,临潼党政领导坚定地遵照党中央提出的以发展经济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领导全县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扬长避短,奋发图强,齐心协力地投入到经济建设中去,一个既有物质文明,又有精神文明、经济繁荣,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临潼,将屹立在骊山北麓、渭水之滨。上一页 [1] [2] [3]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