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三秦文物>>正文
|
|
|
2011-8-24 21:40:12 来源:三秦游网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
|
|
秦西陵在雍,即今凤翔一带。1986年5月对西陵秦公大墓进行发掘,出土大量文物,证明西陵的存在。秦东陵在“芷阳骊山”。秦孝公十三年(前349)徙都咸阳,至秦昭襄王四十年前后,开始营陵于骊山西麓,史称“芷阳骊山”,是为东陵。 宣太后陵 《史记·秦本纪》:昭襄王四十二年(前265)十月“宣太后薨,葬芷阳骊山”。《三秦记》:“(白)鹿原东有灞川之西阪,故芷阳也”。按:芷阳县治所在白鹿原之西阪,宣太后墓的大体位置当在骊山西侧。 悼太子陵 《史记·秦本纪》:“(昭襄王)四十年(前267)悼太子死魏,归葬芷阳”。位置亦在骊山西侧。 昭襄王陵 在霸陵,葬芷阳。《史记秦·本纪》载:“(昭襄王)五十六年(前251)秋,昭襄王卒”。“谥曰昭襄。在位五十六年,葬芷阳”。《括地志》云:在雍州新丰县西南三十五里(以里程计,当在临潼县界)。 秦唐太后陵(昭襄王皇后) 《史记·秦本纪》:“五十六年(前251)秋,昭襄王卒,子孝文王立,尊唐八子为唐太后,而合葬于先王”。据此,唐太后当与昭襄王合葬于芷阳。 庄襄王陵 《史记·秦本纪》:秦“庄襄王三年(前247)五月丙午,庄襄王卒”。《秦纪·吕不韦传》载:“生三十二年而立,享国三年,葬芷阳之霸城”。 帝太后陵(庄襄王皇后赵姬) 《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十九年(前228)……引兵攻燕,屯中山。秦王之邯郸,诸尝与王生赵时母家有仇怨,皆坑之,秦王还,从太原、上郡归,始皇母太后崩”。《史记·吕不韦传》:“谥帝太后,与庄襄王合葬于芷阳”。多年来,人们都认为秦东陵——庄襄王陵在西安市东郊的韩森寨。1986年2月2日,在骊山西麓临潼韩峪乡范家村,当地农民在挖修水渠时发现了秦始皇先祖的陵园。经过勘探,初步可以确定为秦东陵。这座陵园距骊山烽火台正西2.5公里,东距秦始皇陵8公里,陵园面积约4平方公里。陵园内明显暴露的墓葬有5处,陪葬坑两处。经探察,其中两座大型墓葬有30多个陪葬墓。陵园内还有多处地面建筑遗址,在两座大型墓葬中,北侧的一座呈十字形墓葬,东西通长218米,南北127米,有墓室和墓道,墓室东西57米,南北58米,墓室外是4条墓道。1986年2月,临潼县文物管理部门考古工作者作了进一步钻探和调查,现已收集到大量铜、铁、陶器,有铜镞、铜环、错银、带钩、兽形带钩、铁镈、陶罆等,还发现带有小篆体“芷”、“杨”、“咸”、“冉”、“石”等字样的15件铭文、陶文、印文,这些文物与秦始皇陵出土的同类文物完全一致。根据陵园的规模和已钻探收集到的文物和史料记载相印证,初步可以推断是秦始皇父母庄襄王与赵姬的合葬陵园。据史载,上述诸陵具葬骊山芷阳,芷阳城约在今临潼韩峪乡油王村,所辖地在骊山西麓,估计秦惠文王以后诸陵亦将在其左近,共同形成秦之东陵区。1986年10月,由县人民政府决定县文管会与省、市文物管理部门,共同组成“秦东陵普查开发领导小组”,并成立秦东陵文管所,对秦东陵正式进行普查。 太子扶苏陵 清顺治《临潼县志》:“秦太子扶苏墓在县东三十五里”。清康熙《临潼县志》:“扶苏墓在县东谷北里药水村”。群众传说:“墓在今代王镇南山坡上,地名龙骨堆,俗称太子墓”或是待考。 秦子婴陵 清顺治《临潼县志》:“秦子婴墓在新丰镇西北隅”。子婴,扶苏子。《陕西省志》:“子婴于轵道降汉,高祖还军霸上,子婴必在汉军矣。项羽入关杀子婴,则葬于鸿门左右,或其然欤”。此说是为推测。今在新丰西北隅传为子婴陵处发现唐砖陶文,证明此为唐齐陵,子婴陵尚属疑案。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