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唐代开元年间,因唐玄宗崇道,在骊山西绣岭建造了长生殿、朝元阁;杨贵妃信佛,亦在东绣岭修建了石瓮寺。寺内佛像全是当年国手制造的。据《津阳门诗》注:“开元中,以造华清宫余材修缮,佛殿中有玉石像,皆元伽儿之制。能妙纤丽,旷古无俦。”
石瓮谷,崖上有周幽王的骊宫遗址,而石瓮寺就在华清宫夹城(即罗城)东。石瓮谷的瀑布最幽美,泉水飞流直下,远远望去,似悬挂的一片洁白的帘布。且在空中造飞楼,悬辘轳,乘二百余尺井绳,于石瓮水潭汲水,可谓奇绝,险绝j这里有山有水,静僻林幽。自唐以来,更是遍植兰草,终年香馥满谷,给华清宫增添了绚丽的色彩。寺里的钟声,山谷的泉水声,也给华清宫增添了美妙的音响。
明人袁宏道游石瓮寺说:“骊山佳处在此……”当年上元之夜,韩国夫人还在石瓮寺设有千枝灯台,高八十丈,点燃之后,千光夺目,几百里之内,皆可望见。郑蜗《津阳门诗》说:“韩国烛台绮林梢,千枝灿若山霞擒。”当年,杨妃姊妹来石瓮寺理佛是热闹非凡的。
杨贵妃在石瓮寺理佛的传说,经文学作品的渲染,更罩上了浓重而神秘的色彩。每到正月十五古佛会,骊山周围,渭河两岸的乡民纷纷而至。西绣岭上的老君殿因男性老道住持,妇女们诸多不便,就带着小的扶着老的,越谷攀山一股脑儿拥到石瓮寺里来了,上供烧香,祈祷叩拜,叽叽咕咕念佛经。石瓮寺一时成为古老纯朴民风的集散地。更有趣的是院内有一株百年冬青卫茅,乃为骊山稀世少有,冠幅较小,形象飘逸俊秀,冬夏常青,是骊山罕见而独特的一株古树,给游人增添了雅趣。石瓮寺绝对是春日“踏青”、夏日“避暑”、秋季“赏菊”、隆冬“观雪”的好去处。
从石瓮谷瀑布东上,即到石瓮寺。石瓮寺原名福崖寺,是骊山东绣岭的佛教名刹。石瓮寺为唐玄宗所命名并题写寺名,始建于开元年间,天宝七年以建造华清宫余材修缮,属皇家佛刹。唐玄宗崇道,营建华清宫时,在西绣岭建造了长生殿、朝元阁;杨贵纪信佛,便在东绣岭修缮建造了佛阖石瓮寺。寺内佛像,全是当年国手所造。寺内原供有雕塑家杨惠之手雕白玉佛像,与西绣岭朝元阁白玉老君像同日由幽州运来骊山。“精巧无比,叩之如罄”,斗转星移,如今白玉雕像早已毁于战火,不复存在,唯有寺内宋代沙石成皿,其形似瓮,故得名石瓮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