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虎臣(1889~1954) 名云龙,字虎臣,临潼县武屯乡房村人。幼时家贫,未能入学读书,在家务农,后外出为人当长工,因被东家凌辱,气愤不过,遂将东家狠打一顿而出逃。1911年在“秦陇复汉军”将领张云山部下当兵。以后投奔胡景翼,参加驱逐军阀袁世凯的亲信陆建章的战斗。因功被陈树藩任警备军营长。1916年陆建章被逐,投机分子陈树藩乘机统治了陕西,追随皖系军阀段祺瑞,在陕西倒行逆施。陕西人民又掀起逐陈斗争。1918年1月胡景翼在三原树起“靖国军”的旗帜,李虎臣立即脱离陈树藩投入靖国军,在胡景翼部任先锋营营长,遂同邓宝珊、董振五等跟随张义安,西出咸阳向陈树藩进攻,取得了节节胜利。接着又攻向西安,欲摧跨陈的老巢。在张义安进驻西安附近的蒲阳村时,李虎臣在攻鱼化寨的战斗中取得了胜利。 由于陈树藩勾结刘镇华带领镇嵩军入陕,使形势逆转。靖国军只得从西安撤围。李虎臣随军到渭北与岳维俊、董振五、邓宝珊等驻于临潼的相桥、炮张、察李一带。靖国军的另一部杨虎城、王祥生等驻于关山、介坊、清寺等地阻止镇嵩军西进。4月,陈树藩率部及镇嵩军大部从渭南过河,占据了固市、辛市、田市,向关山一带靖国军大举进攻。李虎臣与各路靖国军密切配合,勇猛反击,展开激烈的”关山之役”,结果,陈树藩被打得大败而逃。 陈树藩被逐出陕后,直系冯玉祥、阎相文入陕。1921年11月,李虎臣随胡景翼加入冯部,结束了靖国军。1922年,他随着冯玉祥至河南参加直奉战争。此时,陕西大权为刘镇华所掌。1924年9月后,冯玉祥、孙岳、胡景翼等在共产党的影响下倾向革命,在北京倒戈,发动军事政变,使直系吴佩孚倒台。随即组成国民军,胡景翼任国民二军军长,李虎臣任二军十师师长。1925年2月下旬,刘镇华派憨玉昆到河南进攻国民军,与胡景翼交战,李虎臣在河南参加了“胡憨战争”。此战刘镇华非常重视,把陕西军政大权交军阀吴新田执掌,他自己亲临督战,在李虎臣等的猛烈反击下,使憨军全军覆没。憨玉昆战败自杀,刘镇华只身逃往山西。自5月以后,陕西又爆发驱逐军阀吴新田的斗争,国民军孙岳、李虎臣在“胡憨战争”胜利后先后回陕,与杨虎城、甄寿珊等联合驱吴,吴以势孤逃往陕南。驱吴取得胜利后,李虎臣与孙岳掌握了陕西兵权。8月,段祺瑞政府任命孙岳为陕西省军务督办,李虎臣为帮办。不久,孙岳离陕,李虎臣即任军务督办。 1925年冬,被逐出陕逃往山西的刘镇华,在直系吴佩孚、奉系张作霖以及山西阎锡山等军阀的支持下,又收集原镇嵩军残兵败将及一些亡命之徒,于1926年春,以8师之众,号称十万大军进入陕西围攻西安,企图再次统治陕西。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李虎臣与杨虎城共同组织军事守城。大家公推李虎臣为总司令,杨虎城为副总司令。在极端艰苦的 情况下,坚守西安城达8个月之久。到11月,在冯玉祥国民联军的援救下,城围始解,“二虎守长安”便驰名全国。西安围解后,冯玉祥将李、杨各遣一方。杨虎城东去河南,李虎臣为西路总司令驻防周至、商洛地带。虎臣意识到冯有各个击破之意,遂与冯各怀异心。1928年,李虎臣到河南南阳卧龙寺与岳西峰、樊钟秀商议反冯事宜,因步调不一而未果。此时,李部原驻周至的两个师赤亚武、何经伟投冯,他感到势孤,便到老河口将余部交姜宏谟指挥,然后携眷至上海闲居。第二年,在上海曾为救陕西灾荒倡办“救灾会”,担任该会副会长。并为救灾捐款5000元。 1940年,虎臣回乡家居。在家期间,因他少年失学,深受文盲之苦,乃热心兴办教育事业,曾于1943年在新兴堡办“云兴小学”,1947年在房村办“房村小学”。由于他思想的局限性,在家居时,对周围群众利益亦有损害,造成不好影响。解放后,党和政府对其一生在民主革命过程中的贡献给予一定的评价,以民主革命人士对待,对有损害群众利益之处,他本人亦给予适当赔偿,以消除群众意见。 1951年后移居西安,为西安市政协委员,1954年病逝,享年65岁。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