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九(1894~1969) “解放门,大敞开,翻身农民走进来”。这是已故著名诗人王老九长诗《进西安》中的诗句。王老九正是以翻身农民代表者的姿态走进了解放门,同时又满怀着主人翁的自豪感登上诗坛的。他是陕西临潼县相桥镇人,生于1894年2月23日,于1969年2月14日因病逝世于家中。王老九原名王建禄,因人穷,官名没人叫,他在家族兄弟辈排行第九,故人便称他王老九。到16岁时,才念过一年私塾,因无钱交学费而辍学,到一家杂货辅学“相公”,只“立”了一年,就回家当庄稼汉了。在旧社会,他曾多次背井离乡,走南山,逃北山,躲捐避债,挨打受气,受尽了剥削和压迫,饱经人间痛苦,心中常愤愤不平,由于他平时喜欢看戏,又读了不少唱本,能背诵一整段一整段的唱词,从中学会了编顺口溜和快板。从32岁起,他就把世间的不平事编成快板念给群众听,借此消除肚里的“窝囊气”。他越编越顺口,后来竟能见景生情,出口成章。他早年的诗,有劝人改邪归正的《洋烟歌》、《打麻将》,还有揭露黑暗势力的《跑郭坚》等。1936年冬,蒋介石被张学良、杨虎城在临潼扣压的“西安事变”发生后,他非常高兴。昼思夜想,3天编成了叙事长诗《张杨捉蒋临潼山》。他的快板诗,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邻村百舍烧茶作饭邀他去说唱,并赞扬说:“王老九,硬骨头,编得一口顺口溜,要是住了口,大伙发忧愁”。 1949年春,诗人的家乡得到解放,他在11月的斗霸大会上用自编的快板诗剧《苦情录》,控诉恶霸地主的罪行。会后,县长董实丰、区委副书记李一平,群众日报社记者汤络等去王老九家采访。1950年,恶霸秦颂丞被枪毙后,他很快创作出揭露关中大恶霸秦颂丞的快板诗《除了肚里的大疙瘩》,这首诗曾轰动一时,当他的诗第一次登在报上时,地方党政、西北文联、群众日报社……等文化艺术宣传部门曾多次写信鼓励他,并直接帮助他,同时报社还吸收他为特约通讯员,并送他一个雅号——艺人。随后,邀他进西安,在西安,受到了文艺界许多领导同志的接见。他学习了党的政策,参观了许多工厂,并列席了西北第一次文化行政会议。之后,又参加了“陕西省文艺创作者代表会议”。他开阔了眼界,感情激动,写出了有名的《进西安》,被评为一等奖。从此后他的创作日多,深感没文化光靠口编是不行的。在1952年他已58岁的时候,才认真地开始学文化,把他的作品第一次用笔写到纸上。1953年他第一次进北京,参加了“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受到了党中央领导同志的接见。写出了有名的长诗《进北京》。1958年,他第二次进北京,和毛主席照了像,握了手。此时,他写出了《伟大的手》。1960年6月,他第三次进北京,出席了全国文教群英会。同年8月他第四次进北京,出席“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三次代表大会”,并当选为作家协会理事。次年,第五次进北京,参加“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农民诗人五进京”成为美谈。他也曾多次被选为县人民代表,省政协委员,报社也曾聘请他作业余编辑,辅导群众文艺创作。新社会他翻身作了主人,给了他很大的鼓舞,诗人老当益壮,在自己的创作活动中更加勤奋。曾三下礼泉,写出了叙事长诗《王保京》。游富平,亲自指导群众诗歌活动,下河南,广增见闻,提高创作水平。还在西安和农村很多中、小学作过多次创作报告。 诗人的辛勤创作,给人们留下了大量的诗篇。他传世诗集有《王老九的诗》(1952,西北人民出版社)、《王老九诗选》(1954,通俗读物出版社)、《东方飞起一巨龙》(1958,东风文艺出版社)、《王老九诗选》(1956,陕西人民出版社)。在辅导诗歌创作方面还撰写了文艺论文《谈谈我的创作和生活》、《和青年朋友谈写诗》、《看稿杂谈》等。在逝世之前,还赶写完成了自传体长诗《泪海波涛》,《诗刊》上已发表了《走南山》、《编诗骂秦》两章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王老九以叙事长诗和抒情诗见长,大都是对党和毛泽东同志及劳动人民的热烈歌颂。 他的诗以散发着泥土芳香的独特风味,赢得了千千万万的读者,尤其是农民群众的喜爱,他所树立的中国农民的一代诗风,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曾被翻译成好几国文字,漂洋过海,流传国外。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吹拂下,他的一些诗友、学生,为了发扬他的诗风,组织创办了“王老九诗社”,编印诗刊《庄稼汉》。在“王老九诗社”影响下,汉中的“农二哥诗社”和户县的“户县农民诗社”相继成立,诗社成员遍及全国。王老九的诗风将随着时代的前进更加发扬光大。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