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蔼如(1880~1969) 临潼油槐乡北缑村人。幼时家贫,父为人佣工,跟母亲从事田间劳动,稍长,即入私垫苦心读书。后应岁考为痒生,又进西安高等学堂学习新学。他与郭希仁、曹印侯交谊甚密,当时外强侵略,清政府腐败无能,国势日衰,他遂产生救国救民的思想。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与郭希仁、曹印侯等在西安设“丽泽馆”治学,不久,即加入“同盟会”,革命思想则更为坚定。宣统三年(1911),“川鄂抗路”事起后,他与曹印侯密赴渭北招兵以图起事。西安光复后,又与印侯夜奔临潼县城,赶走清朝县令,光复了临潼。当印侯招募“敢死军”并担任“统领”时,刘蔼如为其参谋共同筹划,在西援凤翔的战斗中,蔼如为其辅佐,大小30余战,力挫强敌,终保危城而屏障关中,这是印侯的奇迹。蔼如相辅亦实有大功。民国初年(1912)共和告成。当印侯被军政府裁剪“敢死军”后,他有志难酬,即返归故里。后来印侯转入经商,他仍尽力赞助。民国二年(1913),黄兴掀起二次革命,宁赣战起,印侯在武汉与革命军有联系,事泄被捕入狱。蔼如即与郭希仁百般营救始得脱险,后印侯在西湖养病时不幸逝世,蔼如与希仁托董振五扶柩至华麓安葬。民国四年(1915),蔼如随郭希仁到华山讲学,并与诸革命者史可轩等人共商倒袁大计。民国五年(1916),与革命同志约定驱逐陆建章。其时,他与郭希仁正在田市镇约集同志准备起事,此时在西安的诸同志反袁计谋泄漏,竟被陆建章屠杀20余人,同时搜捕其他同志。蔼如便和希仁潜往山西,联合山西赵城张衡玉等以图策应陕西。至陆建章被逐后他始反陕。可是,这时陕西又被投机分子袁世凯党羽陈树藩所控制。 陕西革命党人于民国六年(1917)在三原建立靖国军,蔼如积极为其奔走,一面邀绥远骑兵卢战魁部南下帮助靖国军,又奉命到云南与西南靖国军总司令唐继尧商讨联合作战计划。取得了唐继尧派军长叶荃率领第八军的帮助。陕西靖国军结束后,民国十年(1921),蔼如随胡景翼、邓宝珊到河南参赞军机,民国十三年(1924),又随胡景翼联合冯玉祥、孙岳,执曹昆逐溥仪,大败吴佩孚,成立国民军共迎孙中山北上。民国十四年(1925),国民二军败于河南,胡景翼死,蔼如与邓宝山绕道山西返回陕西。民国十五年(1926),西安解围后,冯玉祥率军参加北伐,于右任为国民军驻陕联军总司令,邓宝珊为副总司令,蔼如仍为军中参谋,与之商议安定陕西支援北伐大计,大革命失败后,他便居于临潼田市镇。民国十九年(1930),杨虎城将军返陕主持陕西军政时,他被杨请到西安共商治陕和经营西北大计,并为十七路步兵训练班学员讲《孙子十三篇》兵法。不久,又返回田市。“西安事变”后,杨虎城又将他迎至西安。当时,国民党省党部改组,他担任党部委员。抗日战争暴发后邓宝珊被任为晋、绥、陕边区总司令,驻军榆林。当时他已近60高龄,仍然不避艰险,到榆林军中达两年之久。曾作《重游榆林》诗一首赠邓宝珊以述其志:“昔年塞上共君游,弹指光阴二十秋。此日长城共饮马,荷戈携手唱同仇。” 民国三十二年(1943),于右任认为刘蔼如年高德重, 提请行政院任他为陕西省政府委员。他担任委员后非常认真,每开会常提一些有利国计民生的建议。当时省主席祝绍周对他所提建议表面表示尊重,实则独览大权一意孤行。蔼如觉得在其位而不能对社会有所贡献,志不能伸,深感内疚,即于民国三十五年(1946)辞职回乡。他目睹国民党的倒行逆施,官场黑暗腐败,人民生活日益困苦,认为国民党反动派灭亡已属必然,此后便把中国的富强寄望与中国共产党。刘蔼如虽出身儒林,但并不拘泥于孔孟之道,中年时对康梁维新,孙中山的革命学说多有钻研,因而在反对封建帝制的革命中非常积极。30年代时,就曾接触马列主义学说,曾在田市镇为后学讲《唯物史观要义》,因而他一直对中国共产党有较深的感情,对进步青年尤多爱护。抗战时期共产党地下党员冯登先、杨耀先等因作革命活动而先后被国民党反动派押于富平监狱、西安劳动营。经他尽力营救始得脱险。他对教育事业一贯重视,早在辛亥革命前就和郭希仁在田市创办公益公学,后又在游方郭村建“化源女校”。抗战中捐资助建“北缑小学”。建国中学成立后,又曾担任该校董事长,为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 1949年,全国解放,祖国面貌一新,他非常高兴,虽已年近古稀,仍担任陕西省文史馆馆员,又被选为县、省政协委员,1968年12月,因病逝世,终年88岁。蔼如一生,热爱革命事业,不求名利,淡泊自守,且严于律己,和国民党内部一些趋焰附势以权谋私者难以共处。晚年曾有《咏梅》诗一首:“王貌珊珊总不群,满天风云见精神,耻于凡卉争春艳,甘为黄花殿后军”以自况。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