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仁寿元年(公元601年),因避太子杨广讳,广阳复称万年。古栎阳道是隋代河东道向京城长安输送贡物之路。《隋书·食货志》记述:“诸州调物,每岁河南自潼关,河北自蒲坂,达于京师。相属于路,昼夜不绝者数日。”公元617年秋,太原留守李渊起兵反隋,率领大军西渡黄河,经大荔、下邽、栎阳直取长安。次年李渊正式称帝,建立唐朝,改万年县为栎阳县,县治由古栎阳迁至今临潼区栎阳镇。同时又设平陵县(今阎良区关山镇粟邑村,与栎阳故城隔石川河相望),次年改为粟邑县,贞观八年废之。
唐武德元年将县治从古栎阳迁走以后,随着郑白渠的废弃,战乱使得古栎阳失去了昔日的繁华。北宋时宋敏求所著《长安志》云:“又有古城在县北,东西五里,南北三里。”由此可见,栎阳城在宋代尚有迹可寻。元明两代,官军在此屯田,风雨浸蚀,人为的破坏,栎阳故址的城郭消失了。到了清代,它已没有什么明显的遗址标志。乾隆本《临潼县志》中说:“今城郭虽废,气象犹存。”
随着古栎阳城垣的消失,人们对古栎阳的认识更加模糊不清。许多人把今临潼的栎阳镇(唐以后的栎阳,为别于古栎阳,笔者认为应称作后栎阳)误认为秦汉时期的栎阳。1964年,陕西省文管会对古栎阳遗址进行了为期15天的调查和试掘。1980年-198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古研究所刘庆柱率栎阳发掘队在此进行了为期一年多的勘探试掘,初步弄清的栎阳城的形制、规模,为古栎阳史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1987年8月1日,古栎阳遗址所在的临潼县武屯乡因区划调整划归西安市阎良区管辖。2001年栎阳城遗址被国务院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10月,阎良区文体广电局在遗址区树立了保护标志。
古栎阳城遗址
古栎阳城即秦汉栎阳故城,又称万年城,筑于秦献公二年(前383年),东汉末年废弃。故址位于西安市阎良区武屯镇官庄村和御宝屯一带。地处关中渭北灌区,石川河流经故城北部和东部,城址附近地面平坦,河渠纵横。地表以上已无迹可寻,遗址区的农田里时有秦砖汉瓦出土,文化遗迹、遗物一般在地表以下1.5米-2米。1964年陕西省文管会对古栎阳遗址进行了15天的调查和试掘。1980—1981年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栎阳发掘队又进行了一年的勘探和试掘。从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的勘探和试掘情况来看,栎阳城筑于战国中期,废于东汉末年。城址在今武屯镇东,石川河西的区域内,呈长方形,东西长约2500米,南北宽约1600米。现已探出南城墙和西城墙,城中有道路13条,南北七条,三条东西向干路横贯全城,东西城墙相应各辟三个城门。三条南北向大街有两条通至北城墙,一条通过至南门,从其位置来看,南城墙还应有一门,与北墙辟有二门的情况相同。在整个城区遗址内发现了15个重要建筑遗址,大型遗址位于中部,一般居址比较分散,有的与手工业作坊杂处。
(一)城墙
经勘探,发现南墙和西墙,东、北二墙未探出。
1、南墙 方向89°。已探出部分东起七斗渠东19米,西经新斗渠、官庄南,至六斗渠西194米。残长1640米、宽6米,墙距地表西深东浅,西部1.5—2米、东部1—1.5米、残存高0.4—0.6米。墙夯筑,夯层不清,质地松软。墙基筑于扰土之上,扰土下为生土。
2、西墙 方向339°。已探出部分南起官庄西450米的东西向排水渠北,北经小屯村东,至义和村东。残长1420米,墙南宽北窄,宽者16米、窄者8米,墙距地表南浅北深,浅者1—1.5米、深者2—2.4米。墙夯筑,筑法及结构同南墙。城西南、东南和东北三角未探出。
已探出南、西二城墙延长线相交处至探出的南、西二城墙西端分别为50米和200米。
3、北墙和东墙的大概位置。在城址北和东部勘探发现地下淤沙分布面积大,堆积层厚,表明此地历上史可能有过水患,栎阳故城东城墙和北城墙或毁于水患。根据勘探所了解的故城东部和北部的淤沙分布范围及故城遗址和道路的分布情况,推测故城东城墙位置在任御路孝泉刘家村——金指王村南北土壕附近。北城墙有可能在华刘村、西党村、东党村和孝泉刘家村一带。
(二)城门
勘探出三个城门址(南门一、西门二),并发掘了南门址。
1、南门址 位于官庄东南380米,官御路南230米,新斗渠西82米。南门方向344°。四号路通至南门。门道一个,长13米,宽5.5米。门址西边一南北13米、东西4米、残高0.35米的夯土墩,其南端西侧连南城墙。门道路土东与南城墙间13.5米宽均为沙土、细沙和小砾石堆积,门址东边可能被水毁。
2、西门址 勘探出西门址二个,编为I、II号。
I号西门址,位于官庄西450米,排水渠北29米。有一个门道,东西长13、南北宽6.7米。门道路土距地表深0.8—1米,路土厚0.2—0.3米。门道以西8米没有探出路土,以东2米路土变宽为12.7米。门道附近砖瓦残块和红烧土块堆积较多。
II号西门址,位于小屯村东、六斗渠西,I号西门址北680米。一个门道,东西长11、南北宽7.3米。门道路土距地表深1.7、厚0.3米。门道以西路土质量较差,以东300米内路土大多被破坏,仅有断续保存。门址堆积情况同I号西门址。II号西门址外砖瓦堆积甚多,似有居址。
(三)道路
勘探出道路十三条,其中东西路六条、南北路七条,编为一至十三号路。
勘探结果表明,一、二、三号三条路为东西横贯全城的干路,四、五、六、七、九号五条路为城内主要南北大街。一、二、三、四、七、九号六条路的地层堆积和出土遗物基本相同,勘探中发现这六条路的路土和其上文化层中有汉代粗绳纹瓦片、五铢钱,也有战国晚期和秦代流行的细绳纹瓦片、涡卷纹瓦当残块、半两钱等,因此,这些路的时代应为秦汉时期。其余七条路的地层堆积和出土遗物基本相同,路土及其上文化层中有汉代粗绳纹瓦片、云纹瓦当残块、五铢和王莽钱币等,因此,这些路的时代应为汉代。
(四)遗址
栎阳故城的建筑和作坊遗址集中分布在官庄东,御宝屯西,四支渠南,官御路北。主要遗址有十五处。(见附图)
(五)遗物
遗物以质料分,有陶、石、铜、铁器等,其中以陶器数量和种类最多。遗物时代大多为秦和西汉中期以前。
1、陶器
分为砖、瓦、水管、容器和器具等五种,其中砖、瓦种类数量最多。一般为泥质灰陶,仅有券形砖、釜和鬲为夹砂灰陶(个别釜为夹砂红陶)。
(1)砖 种类较多,有些为过去所少见。砖的质地坚硬,火候较高,呈灰或青灰色。以后制为主,纹饰模印。主要种类有铺地砖、长方砖、空心砖、不同形状的花纹砖、券砖、沟槽纹砖、角砖、镶边砖等。
(2)瓦 陶土未经淘洗,火候较高,陶质坚硬,呈青灰或灰色。可分为板瓦、筒瓦和瓦当。筒瓦长49厘米,饰细绳纹。瓦当多件,以涡纹、云纹为主。
(3)水管 均为圆筒形,分四式。
(4)容器 可复原或能辨出器形的有碗、盂、罐、缸、甑、釜、鼎和器盖等。曾出土大瓮1件,高82厘米,口径62厘米。底小腹大,饰蓝纹。鬲2件,矮裆,一高27厘米,口径26厘米;一高32厘米,口径37厘米,饰绳纹。现存临潼博物馆。
(5)陶文 发现有陶文戳印的陶器和砖共四件,其中罐二件,器底和砖各一件。陶文有“栎阳”三、“敬”一。前者阴文,后者阳文。有“栎市”两件陶罐,陶文均戳印于外壁近底部。砖为八号遗址出土的IIB花纹砖,在砖侧上部戳印有“栎市”。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