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民俗风情>>正文
|
|
|
2011-8-19 17:23:32 来源:三秦游网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
|
|
结婚 清朝至民国时期,农村人结婚前,由男方择良辰吉日(一般为农历三、六、九),将结婚时辰,礼仪程序书于红笺上,由媒人送往女家。女方应允后,各自开始备办结婚之物。约定一日,亲友为出嫁女子送首饰、衣物、器皿和钱币,称为“添箱”。结婚之日,先请妇女中尊长者为新娘开脸上头,即拔除额头或颈部汗毛,将头发挽结于头上。当日男方以车、轿迎接新娘,新娘先在堂屋拜敬祖先牌位,简单用饭后,新娘头顶盖头,身着凤袍,足穿绣花鞋,由弟妹或兄嫂挽扶上轿(或轿车);姑、姨、婶、妗、姐、妹等(称七大姑、八大姨),亲自送嫁奁跟随而来。行至男家门口,新郎身穿长袍,头戴礼帽,肩披红绸,礼宾引路,对轿(或轿车)作揖,揭开轿帘子,迎新娘下轿(或轿车),此时“相礼”手提木斗,把麦麸、谷草节、彩色花絮撒在新娘身上,口唱歌诀“一撒麸子,二撒料,三撒媳妇下了轿;一撒金,二撒银,三撒媳妇进了门!”等词。进入洞房后,新郎用杆面杖挑去新娘盖头,拉上炕绕转一周,叫做“踏四角”。午时,宾客即席,尽情畅饮。新郎、新娘男左女右立于桌前,对天地牌位行三叩首礼,称为“拜天地”,再拜先祖、媒人、来宾。礼毕,由媒人把双方庚帖摆在桌上,换帖互拜。送女者将箱柜钥匙交新郎,还兴钉门帘,新郎即付封钱。至夕,新郎新娘吃合喜面,饮交杯酒(两酒杯用红线连结,交杯换盏而饮)。晚上,小伙与姑娘们俱来耍媳妇,又称闹新房,多以猜谜语、磕头、打趣、偷房等方式欢乐取闹。境内有三日不空房、三日不熄灯、三日无大小之俗。 建国后,50年代,境内农村男女到结婚年龄,持介绍信到乡(镇)政府登记,领取结婚证书。选定日期(一般仍为农历三、六、九)举行结婚仪式。礼仪较前简单,婚前仍有“添箱”之俗。此时人们注重实惠,男方向女方送箱柜、衣物、棉花、钱币等。乡亲们送衣料、“太平洋”床单和搭“干礼”。新娘要穿上“阴丹士林”裤子,新郎要穿“冲府尼”鞋子。迎亲时,用自行车或手扶拖拉机(车头或机头上挂一条红绸子)接新娘。部分地方还保留着女子出娘家,脚底不沾土,母亲不伴送的习俗。结婚仪式一般只拜高堂、拜亲友、夫妻对拜(把跪拜改为鞠躬)。主人备酒席招待,新郎新娘共同斟酒敬客。女家给帮忙者每人赠送一个方手帕,表示谢意。当晚,仍有“耍媳妇”的习俗。婚后第二天,女方娘家请女婿,新郎新娘同去,俗称“回门”。女方设宴接待,并赠礼物。 60、70年代,境内婚礼最简单。当时,布、豆腐、肉、糖等均凭票供应;瓜子、花生、核桃、枣之类,市面上买不到;主人一般只备素席招待来宾,炒的是莲花白、白菜、土豆、粉条几样菜;婚礼上,新郎新娘不拜天地,要唱革命歌曲。“文化大革命”期间,新人夫妇向毛泽东主席像敬过礼后,互赠领袖头像纪念章。当时,最兴青黄衣服,新郎穿着没有肩章的“军装”,新娘穿着黄上衣,蓝灯芯绒裤子,一副“不爱红装爱武装”的打扮。亲朋赠送的礼物是:《毛泽东选集》、日记本、钢笔、茶杯、镜子等。 80年代中期到1995年,境内结婚日子大部分仍习惯选农历的三、六、九,但城区也有选用双休日或节日举行结婚仪式的。婚礼虽简单,但很气派。亲友们赠送的礼物有: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毛毯、沓花被子等。女方赠送的有:录音机、电视机、电冰箱、中高档沙发、木制凉椅等。结婚日,城内讲究用小汽车,并进行录像。男方去迎接新娘时,讲究带上两条大鲤鱼、两条肉、两瓶酒(寓意喜庆有余)、两把粉丝、两根莲菜(寓意丝连藕不断)。新娘于上午10点10分必须出门(寓意十全十美)。主人招待亲朋好友,以荤席为主。有的家庭在结婚时,只租用10多辆三轮车,周围挂上各种颜色的彩花,粘贴上五颜六色的纸条,新郎新娘和客人均坐此种车,既庄重大方,又简单朴素;还有的家庭用自行车接送新娘。这些移风易俗的做法,颇受群众的欢迎和赞赏。晚上,除仍有“耍媳妇”之习俗外,有的还放映电影、请自乐班唱戏助兴。近年,区内还有许多男女青年,实行旅游结婚,不但省事,而且还游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开阔了眼界,学到很多知识。政府有关部门还利用重大节日,组织新婚夫妇举行集体婚礼,双方父母、单位领导等人参加,给婚事新办增添了新意。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