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概况介绍>>正文
|
|
|
2011-8-19 16:49:47 来源:三秦游网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
|
|
春秋至清 春秋战国 (前770~前221) 秦景公十五年(前562) 秦庶长鲍率军攻取晋栎邑(今武屯乡境内)。 秦献公二年(前383) 秦献公修筑栎阳城(今武屯乡古屯南)。由雍(今凤翔南)迁都于此。 秦献公七年(前378) 秦“初行为市”,明令允许在国都栎阳设立市场,各国富商纷纷入秦。 秦献公十年(前375) 按五家为一“伍”,二“伍”为一“什”编制户籍。取消国人与野人(奴隶)的界限。 秦献公十一年(前374) 设立栎阳县,县名随都名。 秦孝公元年(前361) 献公卒,其子渠梁继位,是为孝公。下令以官爵、土地求贤,招揽人才,推行改革。 秦孝公三年(前359) 卫国人公孙鞅由魏国来到秦都栎阳,劝说秦孝公采用“强国之术”。秦以公孙鞅为客卿,颁布《垦草令》,开始推行封建改革。 秦孝公六年(前356) 以公孙鞅为左庶长,于都城立木为信,主持变法:实行什、伍连坐法;奖励军功;奖励耕织;严厉法令。 是年 有旧贵族怂恿太子反对新法,其师傅公孙贾、公子虔分别被处以黥、劓之刑。 秦孝公十二年(前350) 秦将国都由栎阳迁至咸阳。 秦王政元年(前246) 秦王政任用韩国水工郑国开凿“郑国渠”,栎阳受益。中段沿荆塬入栎阳境,灌溉今辖域大片土地。 秦 (前221~前206) 秦始皇二十七年(前220) 以咸阳为中心,修建驰道。东北向驰道经栎阳直通临晋。 秦始皇二十九年(前218) 秦始皇第三次出巡,返回时“从上党归”,即沿东北驰道经栎阳、高陵返回咸阳。 汉 (前206~220) 汉王刘邦元年(前206) 二月 项羽在戏下自立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以秦旧地分封三降将:章邯为雍王,董翳为翟王,司马欣为塞王,是为三秦。塞王领咸阳以东至黄河地,都栎阳。 汉王刘邦二年(前205) 汉王刘邦由南郑抵栎阳。以关中置中地、渭南、河上三郡,今阎良辖域属渭南郡。 汉王刘邦四年(前203) 楚汉战争中,汉王刘邦在荥阳负伤回关中,于栎阳斩塞王司马欣。 汉高帝五年(前202) 五月 高帝采纳娄敬和张良建议,定都关中,暂驻栎阳。 汉高帝七年(前200) 十月 长乐宫(今西安市未央区阁老门一带)竣工,丞相以下官署由栎阳城迁长安。(汉承秦制,仍以十月为岁首) 二月 丞相萧何监修的未央宫粗具规模,汉高帝刘邦由栎阳迁都长安。汉太上皇留居栎阳。 汉高帝十年(前197) 七月 太上皇卒,葬于栎阳北塬(今阎良荆山塬)。在栎阳分置万年县(万年、栎阳两县同治栎阳城),以奉陵寝。 汉太初元年(前104) 武帝改置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合称“三辅”。栎阳、万年二县均属左冯翊。 汉太始二年(前95) 武帝采纳赵中大夫白公建议,在郑国渠南开凿新渠,由谷口(今礼泉县东北)分泾水向东南流,经栎阳至下邦南注入渭水,灌田4500余顷,名“白公渠”。灌溉今辖域南部大片土地。 新天凤二年(15) 改万年县为异赤县、栎阳县为师亭县。新地皇四年(23)又恢复两县原名。 新地皇四年(23) 栎阳申砀、蓝田王孟等称将军,各聚众数千人讨伐王莽。 建武二年(26) 光武帝刘秀封骠骑大将军景丹为栎阳侯。 是年 境内“大饥,人相食”。 晋 (265~420) 晋永兴三年(306) 晋“八王之乱”中,东海王司马越部将祁弘率鲜卑兵大败司马颙军,斩其将牵秀于万年。 晋永嘉四年(310) 秦、雍等六州大蝗灾,境内草木被食尽。 晋永嘉五年(311) 境内饥困,白骨蔽野,士民存者百无一二。 南北朝 (420~580) 北魏太和二十二年(498) 分万年地设鄣县(驻今临潼交口镇)。 北魏景明元年(500) 分万年地设广阳县(驻今临潼栎阳镇)。 西魏大统二年(536) 境内大饥荒,“人相食,死者十之八九”。 西魏大统十三年(547) 正月 修浚白渠,以灌农田,境内受益。 北周明帝二年(558) 撤万年、鄣县并入广阳县,广阳县址移至原万年城(今武屯乡古屯南)。 隋 (581~618) 开皇九年(589) 十月 治兵栎阳,以增军旅。 开皇十四年(594) 五至七月 境内大旱,粮价大涨。 仁寿元年(601) 因避太子杨广名讳,广阳县复称万年县,属京兆郡。 唐 (618~906) 武德元年(618) 万年县复改栎阳县,县治迁至今临潼栎阳镇,分县境东部置平陵县(今康桥乡粟邑庙)。 武德二年(619) 改平陵县为粟邑县。 贞观八年(634) 废粟邑县,辖域并入栎阳县。 开元二十一年(733) 境内久雨成灾,粮价大涨。 大历二年(767) 京兆府颁发水车图样,境内郑、白两渠地方按图制造,扬水灌溉高亢旱地。 贞元二年(786) 正月乙未(2月7日) 境内大雨雪数尺,雪上黄黑如尘。 太和二年(828) 闰三月 宫中出水车样式,由京兆府依式制造,供郑、白渠两岸百姓灌田。 五代、宋、金、元 (907~1367) 后周显德五年(958) 疏浚白公渠,境内灌田受益。 北宋乾德元年(963) 是年起,至乾德三年,按耕地亩数征调沿白公渠农民1.3万人,筑堰截拥泾水入白渠,恢复灌溉,境内受益。 北宋熙宁五年(1072) 在郑、白渠上游开凿小郑渠、石渠,下流与白渠故道衔接,大观四年(1110年)完成,是为丰利渠,灌溉高陵、临潼等五县农田,境域受益。 金章宗明昌四年 敕置粟邑镇仓,由栎阳县令兼任仓算都监。 蒙古至元四年(1267) 撤栎阳县,今阎良辖地随栎阳并入临潼县。 蒙古至元十一年(1274) 迁安西府东北隅民786户于今武屯乡一带屯田,立阜盈屯、广盈屯。 元大德九年(1305) 境域大旱,朝廷免除田赋。 元至正十九年(1359) 关中大蝗灾,境内“蝗飞蔽天,人马不能行,所落沟堑尽平,民大饥”。 明 (1368~1644) 成化二十年(1484) 是年至成化二十二年(1486),境内三年连续大旱,大饥荒,民不聊生,“斗米万钱,死亡载道”。 嘉靖三十四(1555) 华县大地震,延及千里,波及境域,重灾,死亡数千人。 隆庆二年(1568) 三月初四(4月1日)、四月十九日(5月15日),临潼两次地震,境内重灾,“有声如雷”,“举城无完室,举室无完人”。 万历五年(1577) 设立关山镇,为抚民厅驻地。 万历三十六年(1608) 兵部尚书阜广里(今武屯乡)人武之望主编《临潼县志》四卷,书中对境内山川、名胜、人物、艺文等多有记载。 泰昌元年(1620) 武之望著妇科医书《济阴纲目》,初刻五卷。后又著《济阳纲目》一书。 是年境内大饥,十岁儿易一斗粟。 崇祯八年(1635) 九月 农民起义军首领李自成与洪承畴副将曹变蛟、高杰大战关山镇,李战败,北撤。 清 (1644~1911) 顺治十八年(1661) 临潼人高翔鸾、米调鼎合编《临潼县志》二卷。书中有明代今阎良境地属永丰乡和陂阳乡管辖之记载。 康熙元年(1662) 境内秋雨40余日,冬,石川河冻,可行车马。 康熙二十七年(1688) 三月 霜杀麦,秋旱。 康熙四十年(1701) 知县赵于京编修《临潼县志》。书中有明代今阎良境内的相恭、万代、廉留等十里,下辖万钱屯、良村、御宝屯等二十九村的记载。 乾隆十年(1745) 七月 境内大雨、水冲民宅,秋禾无收。 乾隆四十一年(1776) 知县史传远编修《临潼县志》九卷六册。书中有境内人文、名胜及关山镇、康桥镇、武家屯、颜(原文为“颜”)良镇四镇的记载。 嘉庆元年(1796) 在关山镇设临潼县丞署。 嘉庆十八年(1813) 境域大旱,秋禾歉收,饥荒。 道光八年(1828) 境内回、汉民族因被官府挑拨,产生冲突,互有杀伤。 咸丰十一年(1861) 李桥(今北屯乡李桥村)农民杨升华、马将等聚众两万余人反对地丁加耗,抗击官兵,后遭临潼知县缪树本偷袭,杨升华全家和群众20余人被杀,马将率余部退入北山。 同治元年(1862) 五月 渭北回民起义波及今阎良全境,官府挑起回、汉民相互残杀,双方伤亡惨重。十月,回军攻陷境内关山城,县丞张维信、县役张贵充等被杀。 同治六年(1867) 八月 西捻军过渭北关山一带,攻占关山城,县丞周采臣、守将都司杨辉被杀。 光绪十年(1884) 临潼知县焦云龙(山东长山县人)动员山东益都、寿光、莱芜、长山等十余县的5000余人,来到关山、康桥、阎良一带垦荒落户。 光绪十五年(1889) 知县焦云龙倡修关山书院(今关山小学)。 光绪二十六年(1900) 山东青岛附近高密、昌邑、安丘等县灾民陆续来境内的康桥、关山、阎良一带落户。 光绪二十九年(1903) 石川河、清河暴涨,冲淹房、地,人、畜有伤亡。 光绪三十一年(1905) 五月初八日 境域南部北屯一带冰雹成灾,损坏庄稼。 中华民国时期 (1912~1949年9月) 民国元年(1912) 4月初 同盟会员郭自兴领乡民丁壮数百人杀死横行乡里的四匪徒于关山城四城门外,名声远扬,被人们称之为“郭自兴杀四门”。 民国2年(1913) 3月 三原县邮政局在今阎良、关山两地设邮寄代办所。这是境内最早的邮政机构。 是年 临潼县在关山镇设县佐署,代管渭北政务,民国20年(1931)撤销。 民国7年(1918) 5月 初陕西靖国军曹世英部杨虎城、王祥生,胡景翼部岳维峻、董振五、邓宝珊、李虎臣、康振邦,卢占魁部弓富魁等协同作战,在关山一带大败陈树藩军和刘镇华镇嵩军。 民国14年(1925) 春关山农民组织“交农”罢耕抗捐斗争。后于民国16年(1927)秋举行第二次“交农”斗争,取得一定胜利,震动全省。 民国15年(1926) 春 镇嵩军残部麻振武在关山与李虎臣部激战后占领关山。麻部在关山一带烧杀抢劫、激起民愤,11月西安解围后,麻部被赶出关山。 5月 镇嵩军始围西安城,期间许多阎良人参加守城战斗、立下战功。著名者有:李虎臣,守城总司令;丁增华,旅长,军警联合督察处长;戴万镒,连长,守城西北角喇嘛寺;金天保,连长,守城东十里铺;张明轩,营长,守城南小雁塔;李定伍,营长,守西安南城门。 11月 西安解围,镇嵩军兵败溃逃时,抢劫了阎良、康桥两个邮寄代办所,致使代办所停业十余天。 民国16年(1927) 3月 关山镇农民协会成立,当地农民代表、学生、驻军千余人参加大会,滕国兴(兴旺村人)被推举为农会主席。 8月 受中共陕西省委指示,史可轩率西安中山军事学校及联军驻陕总部1000余人北上路过富平,被军阀田春生杀害,所部由许权中率领移驻关山一带。 民国17年(1928) 冬孙玉亭与陈志宗、石岳泰三人在关山孙家东堡子成立中共党小组,孙任组长,此为阎良境内第一个共产党组织。 民国18年(1929) 阎良大旱,重灾。禾无收,树皮草根皆为食。 民国19年(1930) 仍旱,夏田收获二成,蝗虫吃秋苗,冬大雪,饿殍遍野。 民国20年(1931) 3月10至12日 霜杀麦,秋季河水暴涨。 是年 国民党清乡,实行“保甲连坐法”。 民国21年(1932) 9月 关中霍乱大流行,波及阎良,死亡千余人。经4年天灾,境内人口减少三分之一。 民国23年(1934) 共产党员王智德和孙锡恩、张坤、李福兴、赵学义等有志青年组织“抗日救国十人团”,在阎良一带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活动。 民国24年(1935) 12月 阎良完全小学落成,该校由西安绥靖公署主任杨虎城捐资一千元修建,并题写校牌、校训。 民国26年(1937) 春 中央红军南下关中,一部分来到境内武屯、关山等镇,利用集会向群众进行抗日救国宣传。后许多青年参加刘庚领导的抗日义勇军十六支队,在西阳镇(三原县境内)编入红军。 民国27年(1938) 北屯乡一带成立渭北“西北青年救国会”、“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等抗日组织。 是年 架设交口至关山电话线路,通达辖区康桥、阎良等地。这是境区最早的电话线路。 民国28年(1939) 8月 咸铜铁路阎良段石川河大桥建成。该桥全长300米、宽4.5米,为木结构,桥墩共62排木桩。 12月 咸铜铁路通车至阎良。民国30年(1941),咸铜线全线通车。 民国29年(1940) 县以下改联保制为镇保制。境内设阎良、关山、康桥、武屯4镇,辖26保298村。 民国30年(1941) 春 民主人士宁毅候(今大良村人)提供的一部《万有文库》2026册,由地下党中共临潼渭河北县委书记尹省三及梁信子等送往延安。1942年,宁又提供《少年百科全书》十大本,《词源》上、中、下三本,亦被送往延安。 民国31年(1942) 9月 国民党临潼县政府渭北剿匪总司令秦颂臣带70余人,围攻武屯赵家庄,企图破坏中共地下党组织、杀害共产党人。中共地下党组织反击,秦颂臣败逃,共产党员李文海不幸牺牲。 民国38年(1949) 2月下旬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进驻阎良石川河一带,国民党胡宗南部九十军及骑二旅南逃,关山镇、阎良镇相继解放。 是月 境内阎良、关山、康桥、武屯4个区人民政府成立。 4月初 西北野战军二纵队战略转移,从阎良北撤至合阳县雷家洼。阎良、关山、康桥、武屯4区党政干部及进步青年百余人随军北上。 5月5日 西北野战军二纵队和渭北总队第二支队进驻辖区,阎良全境第二次解放。[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