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桥位于西安以东十多公里处的灞河上,是东出西安的必经之地。它西临浐水,东接骊山,东南为白鹿原,北面为渭河平川。《雍录》中寥寥数语便点明了灞桥的重要:“此地最为长安冲要,凡自西东两方面入出峣、潼两关者,路必由之。”历史的滚滚车轮曾从这里一一碾过:秦穆公称霸一方,刘邦、项羽楚汉之争,大将军郭子仪平“安史之乱”,慈禧忌惮八国联军的铁骑逃往西安,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在史料典籍中,灞桥第一次横跨在灞水之上是在春秋时期。公元583年,隋文帝曾在秦汉桥之南,修建了“南桥”,后经过历代重修,长久保存了下来。
古时,修桥历来是官家管辖的事情,而元代,一个山东商人刘斌却倾家荡产,花费了三十年的时间精力,自费出资修桥,所建灞桥蔚为壮观:“凡一十五虹,长八十余步,阔四十二尺。中分三轨,旁翼两栏。有华表、鲸头、鳌首。”除了官府的支持和民间的捐助,刘斌修桥的巨额花费大多是自己赚来的。从壮年男子到白发老翁,他修桥经历曲折,吃尽千辛万苦。可刘斌为什么舍弃家业,千里迢迢从山东赶来陕西修桥呢?原来,有次他与同伴赶马车过灞桥,忽遇涨水,大水吞没了另外两车人马货物,自己却幸运地活了下来。他立即回到山东募集资金,发誓要在灞河上修建起一座安全稳固的桥。连张养浩也被其精神感动,专写文章记述这段往事。
在灞河上泛舟,欣赏沿岸成行的垂柳感觉应当不错,明清时期的人们就常常享受这个“美差”,因为当时官府在灞河上设过渡口和码头,名为灞桥渡。一旦灞桥出现质量问题或是被水冲垮,人们便靠摆渡过河。清初时,灞桥因年久失修成为断桥,人们开始灞河泛舟。到康熙年间,灞桥渡已有大小船各一只,当时的官府还挺会搞成本核算,更善用人力资源。每到河水跌落之时,他们便架起木桥供人通行,把船上的水夫划拨给军队去屯田,待水势一涨,水夫们便去渡船。直到清道光十三年重建灞桥,渡口便失去了它的功效,才被废弃不用了。
道光十三年重修的桥据载全长380米,宽7米,皆为石条砌成,边设石栏,桥下有72个孔,孔的大小不等,用圆石排垒,作为石柱,约408根。桥面为石板,桥两端各建有一座牌楼,可以想象其气势之宏伟。清《度陇记》中形象地写道:“石柱林立,亘若长虹。”2004年,这座横跨灞河170余年文物保护灞桥老桥被拆除,建起了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桥。当时,该不该拆这座见证过历史变迁和众多重大历史事件的老桥,曾引起当地群众的议论。不过,这座老桥实际并非人们常说的“千年古灞桥”。
其实,历史上建造的灞桥几乎位置都不一致,它们究竟在哪?为什么古人造桥位置会有变动?西北大学原西北历史研究室主任李之勤告诉记者:汉代灞桥在西安东北的浐灞两河交界处,称为北桥。隋唐时期的灞桥应在今灞桥附近,称为南桥。因为年代久远,加上风蚀雨浸,灞桥常会损毁,宋、元、明、清期间都重修过灞桥。灞河是一条沙河,水势千余年来变化很大,上游带来的泥沙冲至下游后会垫高河床,日积月累河水便几经改道,而河上的灞桥自然随着河水的流向有所变动了。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