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作家路遥
介绍
路遥(1949—1992)原名王卫国,汉族,1949年12月3日生于陕西榆林市清涧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7岁时因为家里困难被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曾在延川县立中学学习,1969年回乡务农。这段时间里他做过许多临时性的工作,并在农村一小学中教过一年书。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其间开始文学创作。大学毕业后,任《陕西文艺》(今为《延河》)编辑。1980年发表《惊人动魄的一幕》,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2年发表中篇小说《人生》描写一个农村知识青年的人生追求和曲折经历,引起很大反响,获全国第二届优秀中篇小说奖,改编成同名电影后,获第八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轰动全国。《在困难的日子里》获1982年《当代》文学中长篇小说奖。1988年完成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册。作者在近十年间的广阔背景上,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划了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这部小说以其恢宏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路遥因此而荣获茅盾文学奖。1992年11月17日上午8时20分,路遥因病医治无效在西安逝世,年仅42岁。
真正有功力的长篇小说不依赖情节取胜。惊心动魄的情节未必能写成惊心动魄的小说。作家最大的才智应是能够在日常细碎的生活中演绎出让人心灵震颤的巨大内容。而这种才智不仅要建立在对生活极其稔熟的基础上,还应建立在对这些生活深刻洞察和透彻理解的基础上。
路遥
光环背后的真实路遥
15年前,作为一个年轻的路遥迷,与热爱这位优秀作家的读者一样,不能不为他42岁即英年早逝而扼腕叹息!十余年来世事沧桑,我的心也磨出许多老茧。然而,在路遥逝世15周年之际,当我捧读李建军编著的这本《路遥十五年祭》,那个本名叫王卫国的西北汉子,还是让我感到一切新鲜如初,感动如初,叹服如初。我的心在一点点地变得柔软湿润,渐渐化作一片沼泽。
《路遥十五年祭》是一本回忆路遥的纪念性文集。除了收录路遥本人所写的《作家的劳动》、《答〈延河〉编辑部问》、《早晨从中午开始——〈平凡的世界〉创作随笔》3篇创作谈之外,这本书主要收集了曹谷溪、晓雷、高歌、航宇、陈忠实、高建群、王安忆、安本实(日)、林夕等众多中外文化界名人在路遥逝世后陆续写下的悼念性文章。全书分成“历程、忆念、评价、影响、自述”5个部分,从不同的视角和阶段,全方位、立体地展示了路遥短暂而光辉的一生。对于热爱路遥的读者,这是一本能帮助他们全面了解、理解路遥的不可多得的书。 [1] [2] [3] 下一页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