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游,游三秦,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首页 | 意见反馈 | 资源搜索
旅游资讯 | 历史文化 | 民间艺术 | 民俗风情 | 三秦影像 | 旅游线路 | 三秦文物 | 旅游视频 | 三秦文化游 | 互动专题
三秦概况 | 景点介绍 | 地方特产 | 三秦美食 | 传说典故 | 餐饮住宿 | 休闲购物 | 交通出行 | 三秦名人录 | 三秦团购
今天是: 西安 | 宝鸡 | 咸阳 | 铜川 | 渭南 | 延安 | 榆林 | 汉中 | 安康 | 商洛 | 杨凌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历史文化>>正文
西安碑林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藏石大量增加
2011-7-28 19:46:54  来源:三秦游网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 更多

    建国后碑林藏石大量增加。40余年来,陆续入藏碑林的各类碑刻之数量,远远超过此前任何一个历史时期,而且藏石的种类更加齐全。仅以碑石而言,建国后入藏碑林者就有60余种。东汉《苍颉庙碑》、《曹全碑》、《仙人唐公房碑》,前秦《广武将军碑》、《邓太尉碑》,北魏《司马芳残碑》、《晖福寺碑》等原来碑林所缺的唐以前碑石,都陆续入藏碑林。
    从5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基本建设的大规模进行和考古工作者有计划的科学发掘,西安地区逐渐有大量的古墓葬被发现,其中尤以唐墓为多。至1980年,被清理的唐墓已达2000余座。这些唐墓出土的各类文物和墓志,不仅大大丰富了博物馆的藏品,也为西安碑林的墓志收藏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补充。至1993年,碑林已收藏历代墓志近千石,其中唐墓志有400余方。这些墓志不但史料价值极高,而且填补了建国前碑林藏志之缺项。
    在藏石方面值得一提的还有造像碑。碑林现藏80余种北朝、隋唐造像碑,大多数是建国后入藏碑林的。这些造像碑,包括昭陵四骏在内的大量陵墓石刻和佛、道教石刻造像,仅陕北东汉画像石便有百余种。它们之中的精品,现陈列于“西安石刻艺术室”和“陕西历代佛教造像展”专题陈列室。这些雕工精湛、恢宏大气的作品,折射出汉唐盛世中华民族开放自信、进取向上的时代精神,大大丰富了碑林藏石的内涵,使今日之碑林不仅是中国古代碑刻和书法艺术的宝库,同时也成为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殿堂。
1949年后入藏碑林的重要碑石一览表

┏━━━━━━━┳━━━━━━┳━━━━━┳━━━━┳━━━┳━━━━━━━┳━━━━━┳━━━┓ ┃ ┃ ┃ ┃ ┃ ┃ 出土地或 ┃入藏碑林 ┃ ┃ ┃ 碑名 ┃ 时代 ┃ 撰书者 ┃书体 ┃石数 ┃ ┃ ┃备注 ┃ ┃ ┃ ┃ ┃ ┃ ┃ 原存放地 ┃ 时间 ┃ ┃ ┣━━━━━━━╋━━━━━━╋━━━━━╋━━━━╋━━━╋━━━━━━━╋━━━━━╋━━━┫ ┃苍颉庙碑 ┃东汉延熹五 ┃ ┃ 隶 ┃ 1 ┃原存白水县 ┃1975年 ┃ ┃ ┃ ┃年(162) ┃ ┃ ┃ ┃苍颉庙内 ┃ ┃ ┃ ┃曹全碑 ┃东汉中平二 ┃ ┃ 隶 ┃ 1 ┃明万历初合 ┃1956年 ┃ ┃ ┃ ┃年(185) ┃ ┃ ┃ ┃阳县莘里 ┃ ┃ ┃ ┃ ┃ ┃ ┃ ┃ ┃村出土 ┃ ┃ ┃ ┃仙人唐公房碑 ┃汉 ┃ ┃ 隶 ┃ 1 ┃原存城固县 ┃1970年 ┃ ┃ ┃ ┃ ┃ ┃ ┃ ┃许家庙镇唐 ┃ ┃ ┃ ┃ ┃ ┃ ┃ ┃ ┃仙观小学内 ┃ ┃ ┃ ┃三体石经残石 ┃魏正始二年 ┃ ┃ 古文、┃ 1 ┃1957年西安市 ┃1957年 ┃ ┃ ┃ ┃(241) ┃ ┃ 篆、隶┃ ┃青年路 ┃ ┃ ┃ ┃ ┃ ┃ ┃ ┃ ┃出土 ┃ ┃ ┃ ┗━━━━━━━┻━━━━━━┻━━━━━┻━━━━┻━━━┻━━━━━━━┻━━━━━┻━━━┛

    续表一

┏━━━━━━━┳━━━━━━┳━━━━━━┳━━━┳━━━┳━━━━━━━━┳━━━━━┳━━━┓ ┃ ┃ ┃ ┃ ┃ ┃ 出土地或 ┃入藏碑林 ┃ ┃ ┃ 碑名 ┃ 时代 ┃ 撰书者 ┃书体 ┃石数 ┃ ┃ ┃备注 ┃ ┃ ┃ ┃ ┃ ┃ ┃ 原存放地 ┃ 时间 ┃ ┃ ┣━━━━━━━╋━━━━━━╋━━━━━━╋━━━╋━━━╋━━━━━━━━╋━━━━━╋━━━┫ ┃邓太尉碑 ┃前秦建元二 ┃ ┃ 隶 ┃ 1 ┃原存蒲城县 ┃1970年 ┃ ┃ ┃ ┃年(366) ┃ ┃ ┃ ┃邓太尉祠 ┃ ┃ ┃ ┃广武将军碑 ┃前秦建元三 ┃ ┃ 隶 ┃ 1 ┃原存白水县 ┃1970年 ┃ ┃ ┃ ┃年(367) ┃ ┃ ┃ ┃仲目镇 ┃ ┃ ┃ ┃晖福寺碑 ┃北魏太和十 ┃ ┃ 楷 ┃ 1 ┃原存澄城县 ┃1971年 ┃ ┃ ┃ ┃二年(488) ┃ ┃ ┃ ┃ ┃ ┃ ┃ ┃司马芳残碑 ┃北魏 ┃ ┃ 楷 ┃ 1 ┃1952年西安市 ┃1952年 ┃ ┃ ┃ ┃ ┃ ┃ ┃ ┃广济街口出土 ┃ ┃ ┃ ┃郭荣碑 ┃唐武德三年 ┃ ┃ 楷 ┃ 1 ┃1953年西安 ┃ ┃ ┃ ┃ ┃(620) ┃ ┃ ┃ ┃灞桥东慧 ┃1953年 ┃ ┃ ┃ ┃ ┃ ┃ ┃ ┃王村出土 ┃ ┃ ┃ ┃大德智该法 ┃唐贞观十二 ┃明濬法 ┃ 楷 ┃ 1 ┃1979年长安县 ┃1981年 ┃ ┃ ┃师碑 ┃年(638) ┃师撰,沙 ┃ ┃ ┃王家庄百塔 ┃ ┃ ┃ ┃ ┃ ┃门润解书 ┃ ┃ ┃寺出土,后 ┃ ┃ ┃ ┃ ┃ ┃ ┃ ┃ ┃存长安县 ┃ ┃ ┃ ┃ ┃ ┃ ┃ ┃ ┃文化馆 ┃ ┃ ┃ ┃李愍碑 ┃唐贞观二十 ┃僧善感撰, ┃ 楷 ┃ 1 ┃1956年西安 ┃1956年 ┃ ┃ ┃ ┃三年(649) ┃裴守真书 ┃ ┃ ┃东郊郭家 ┃ ┃ ┃ ┃ ┃ ┃ ┃ ┃ ┃滩出土 ┃ ┃ ┃ ┃同州圣教序碑 ┃唐龙朔三年 ┃褚遂良书 ┃ 楷 ┃ 1 ┃原存大荔县 ┃1970年 ┃ ┃ ┃ ┃(663) ┃ ┃ ┃ ┃ ┃ ┃ ┃ ┃杨孝恭碑 ┃唐开元十五 ┃崔聂平撰, ┃ 隶 ┃ 1 ┃1983年西安 ┃1983年 ┃ ┃ ┃ ┃年(727) ┃陆尚宾书 ┃ ┃ ┃西郊三民村 ┃ ┃ ┃ ┃ ┃ ┃ ┃ ┃ ┃出土 ┃ ┃ ┃ ┃臧怀恪碑 ┃唐广德元年 ┃颜真卿 ┃ 楷 ┃ 1 ┃原存三原县 ┃1980年 ┃ ┃ ┃ ┃(763) ┃撰并书 ┃ ┃ ┃ ┃ ┃ ┃ ┃郭氏家庙碑 ┃唐广德二年 ┃颜真卿 ┃ 楷 ┃ 1 ┃原存西安市社 ┃1950年 ┃ ┃ ┃ ┃(764) ┃撰并书 ┃ ┃ ┃会路(清布 ┃ ┃ ┃ ┃ ┃ ┃ ┃ ┃ ┃政司署) ┃ ┃ ┃ ┃李夷简家庙碑 ┃唐元和十五 ┃裴度撰, ┃ 楷 ┃ 1 ┃1974年西安 ┃1974年 ┃ ┃ ┃ ┃年(820) ┃肖祐书 ┃ ┃ ┃市南郊出土 ┃ ┃ ┃ ┗━━━━━━━┻━━━━━━┻━━━━━━┻━━━┻━━━┻━━━━━━━━┻━━━━━┻━━━┛

    续表二

┏━━━━━━━┳━━━━━━┳━━━━━━━┳━━━━┳━━━┳━━━━━━━━┳━━━━━┳━━━┓ ┃ ┃ ┃ ┃ ┃ ┃ 出土地或 ┃入藏碑林 ┃ ┃ ┃ 碑名 ┃ 时代 ┃ 撰书者 ┃书体 ┃石数 ┃ ┃ ┃备注 ┃ ┃ ┃ ┃ ┃ ┃ ┃ 原存放地 ┃ 时间 ┃ ┃ ┣━━━━━━━╋━━━━━━╋━━━━━━━╋━━━━╋━━━╋━━━━━━━━╋━━━━━╋━━━┫ ┃道德寺碑 ┃唐 ┃到范书 ┃ 楷 ┃ 1 ┃1950年西安西 ┃1950年 ┃ ┃ ┃ ┃ ┃ ┃ ┃ ┃郊梁家庄出土 ┃ ┃ ┃ ┃迴元观钟楼铭 ┃唐开成元年 ┃令狐楚 ┃ 楷 ┃ 1 ┃1986年西安 ┃1986年 ┃ ┃ ┃ ┃(836) ┃撰,柳 ┃ ┃ ┃南郊出土 ┃ ┃ ┃ ┃ ┃ ┃公权书 ┃ ┃ ┃ ┃ ┃ ┃ ┃德应侯碑 ┃宋元丰七年 ┃张隆撰 ┃ 楷 ┃ 1 ┃原存铜川市黄 ┃1974年 ┃ ┃ ┃ ┃(1084) ┃并书 ┃ ┃ ┃堡镇小学 ┃ ┃ ┃ ┃折继闵神道碑 ┃宋政和八年 ┃张叔夜 ┃ 楷 ┃ 1 ┃1976年府谷 ┃1976年 ┃ ┃ ┃ ┃(1118) ┃撰,蔡 ┃ ┃ ┃县杨家沟西 ┃ ┃ ┃ ┃ ┃ ┃靖之书 ┃ ┃ ┃堬头出土 ┃ ┃ ┃ ┃折克行神道碑 ┃宋政和八年 ┃毛友撰、宇 ┃ 楷 ┃ 1 ┃原在府谷县杨 ┃1976年 ┃ ┃ ┃ ┃(1118) ┃文虚中书 ┃ ┃ ┃家沟西堬头 ┃ ┃ ┃ ┃归去来辞诗 ┃宋 ┃苏轼诗并书 ┃ 行 ┃ 1 ┃原存西安市三 ┃1964年 ┃ ┃ ┃刻石 ┃ ┃ ┃ ┃ ┃学街小学 ┃ ┃ ┃ ┃大观圣作碑 ┃宋大观二年 ┃赵佶撰并书, ┃ 楷 ┃ 1 ┃原存乾县文庙 ┃1962年 ┃ ┃ ┃ ┃(1108) ┃李时雍摹 ┃ ┃ ┃ ┃ ┃ ┃ ┃刘尚神道碑 ┃元元贞二年 ┃骆天骧书 ┃ 楷 ┃ 1 ┃原存富平县庄 ┃1970年 ┃ ┃ ┃ ┃(1296) ┃ ┃ ┃ ┃里镇 ┃ ┃ ┃ ┃牛山土主忠 ┃元至正十四 ┃黄理山撰 ┃ 楷 ┃ 1 ┃原存安康县 ┃1970年 ┃ ┃ ┃慧王庙碑 ┃年(1354) ┃ ┃ ┃ ┃ ┃ ┃ ┃ ┃感时伤悲记 ┃明崇祯十六 ┃ ┃ 楷 ┃ 1 ┃原存华县 ┃1960年 ┃ ┃ ┃ ┃年(1643) ┃ ┃ ┃ ┃ ┃ ┃ ┃ ┃祝允明书 ┃明 ┃祝允明书 ┃ 草 ┃ 1 ┃原存西安市三 ┃1964年 ┃ ┃ ┃乐志论 ┃ ┃ ┃ ┃ ┃学街小学 ┃ ┃ ┃ ┃明德受记碑 ┃大顺永昌元 ┃ ┃ 楷 ┃ 1 ┃原存富平县上 ┃1957年 ┃ ┃ ┃ ┃年(1644) ┃ ┃ ┃ ┃官村 ┃ ┃ ┃ ┃式好堂法帖 ┃清乾隆年间 ┃董其昌书, ┃ 楷、 ┃ 36 ┃石原在蒲城县 ┃1955年 ┃ ┃ ┃ ┃(1736~ ┃张士范 ┃ 行、 ┃ ┃张家,后归 ┃ ┃ ┃ ┃ ┃1795) ┃辑 ┃ 草 ┃ ┃张凤翙 ┃ ┃ ┃ ┗━━━━━━━┻━━━━━━┻━━━━━━━┻━━━━┻━━━┻━━━━━━━━┻━━━━━┻━━━┛

    续表三

┏━━━━━━┳━━━━━━━┳━━━━━━┳━━━━┳━━━┳━━━━━━━━┳━━━━━┳━━━┓ ┃ ┃ ┃ ┃ ┃ ┃ 出土地或 ┃入藏碑林 ┃ ┃ ┃ 碑名 ┃ 时代 ┃ 撰书者 ┃书体 ┃石数 ┃ ┃ ┃备注 ┃ ┃ ┃ ┃ ┃ ┃ ┃ 原存放地 ┃ 时间 ┃ ┃ ┣━━━━━━╋━━━━━━━╋━━━━━━╋━━━━╋━━━╋━━━━━━━━╋━━━━━╋━━━┫ ┃张东白手翰 ┃清道光年间 ┃张文显、 ┃ 楷、 ┃ 22 ┃ ┃1952年 ┃ ┃ ┃ ┃(1821~ ┃张曦书 ┃ 行、 ┃ ┃ ┃张钫捐 ┃ ┃ ┃ ┃1850) ┃ ┃ 草 ┃ ┃ ┃ ┃ ┃ ┃荒岁歌碑 ┃清光绪三年 ┃ ┃ 楷 ┃ 1 ┃原存陕西省阶 ┃1970年 ┃ ┃ ┃ ┃(1877) ┃ ┃ ┃ ┃级教育展览馆 ┃ ┃ ┃ ┃平利教案碑 ┃光绪二十 ┃ ┃ 楷 ┃ 1 ┃原存平利县 ┃1970年 ┃ ┃ ┃ ┃九年(1903) ┃ ┃ ┃ ┃ ┃ ┃ ┃ ┃张化龙碑 ┃清光绪三十 ┃杨煜 ┃ 楷 ┃ 1 ┃原存扶风县 ┃1970年 ┃ ┃ ┃ ┃三年(1907) ┃ ┃ ┃ ┃ ┃ ┃ ┃ ┃杨松轩墓表 ┃民国21年 ┃张伯苓撰, ┃ 楷 ┃ 1 ┃原存华县 ┃1981年 ┃ ┃ ┃ ┃(1932) ┃于右任书 ┃ ┃ ┃ ┃ ┃ ┃ ┃杨增龙墓表 ┃ ┃蔡元培撰 ┃ ┃ ┃原存华县 ┃1981年 ┃ ┃ ┃ ┃ ┃文,李大 ┃ ┃ ┃ ┃ ┃ ┃ ┃ ┃ ┃钊撰铭, ┃ ┃ ┃ ┃ ┃ ┃ ┃ ┃ ┃黄福藻书 ┃ ┃ ┃ ┃ ┃ ┃ ┃朱子桥纪 ┃民国35年 ┃冯玉祥撰 ┃ 隶 ┃ 1 ┃原存长安县杜 ┃1981年 ┃ ┃ ┃念碑 ┃(1946) ┃并书 ┃ ┃ ┃曲 ┃ ┃ ┃ ┗━━━━━━┻━━━━━━━┻━━━━━━┻━━━━┻━━━┻━━━━━━━━┻━━━━━┻━━━┛


编辑:秦人
 最新资讯
· 民国时期:西安碑林管委会所编的碑林碑石目录(1)
· 民国时期:西安碑林管委会所编的碑林碑石目录(2)
· 西安碑林整修后碑林的藏石和陈列
· 西安碑林整修后碑林的建筑
· 西安碑林1937~1938年的整修
· 民国前期省立图书馆代管下的西安碑林
· 西安碑林民国初藏石
· 西安碑林民国时期的历史变迁
· 西安碑林清代时期的藏石
· 西安碑林清代时期的整修与建筑格局
· 西安碑林清代时期的历史变迁
· 西安碑林明代时期的藏石
图片热点
碑林区汉董仲舒墓(下马陵)
碑林区汉董仲舒墓(下马陵
西安兴庆宫公园(兴庆宫遗址)
西安兴庆宫公园(兴庆宫遗
碑林区荐福寺小雁塔(西安博物院)
碑林区荐福寺小雁塔(西安
碑林区东新巷基督教堂
碑林区东新巷基督教堂
碑林区南城清真寺
碑林区南城清真寺
碑林区福应禅院卧龙寺
碑林区福应禅院卧龙寺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1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内网友交流QQ群:
三秦游群①:3532197   三秦游群②:24288209
三秦游群③:81817349  三秦游群④:70760386
陕西省外网友咨询QQ群:
三秦游群⑤:146721821 三秦游群⑥:146721821
三秦游群⑦:146722016 三秦游群⑧:146722047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陕ICP备07501230号
带宽支持:古城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