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碑林是中国集中收藏古代碑刻数量最大、历史最久的博物馆,位于西安市三学街。它形成于唐末至北宋三次迁置唐《开成石经》的过程中,距今已有900余年的历史。最初称“碑院”,自明万历年间始有“碑林”称谓。唐天祐元年(904)昭宗东迁,长安城遭到毁灭性破坏。时任佑国军节度使镇守长安的韩建,以原皇城范围缩建长安城。他与后梁之初长安守将刘鄩,先后将处于城外的太学并唐石经迁入新城内“尚书省之西隅”。迁入新城的太学后来成为京兆府文庙,唐石经立于文庙中。从北宋初起,长安地方官绅搜集或重刻前代名碑,向文庙集中。元丰三年(1080),知永兴军府事吕大防迁建文庙、府学于“府城之坤维”;元祐二年(1087),陕西转运副使吕大忠将唐石经及诸多唐宋碑刻也迁往此处,置于“府学之北墉”。崇宁二年(1103),知永兴军府事虞策又将文庙、府学及唐石经等碑刻一并迁建于“府城之东南隅”即碑林现址,并大兴土木,为粗具规模的碑林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碑林形成后,历代均有整修。据现存记事碑刻和其他文献,计金代2次,元代5次,明代3次,清代4次,民国2次(以上均未含对府县三学和文庙的整修)。碑林藏石也不断增加,品种渐趋多样。明嘉靖三十四年(1556)十二月华县大地震,碑林遭受巨大破坏。万历十六年(1588)陕西左布政使姚继可对遭地震破坏的《开成石经》进行整理,并辑石经字样,刻石经补字97石1 16面。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陕西巡抚毕沅重新规划和改建了碑林建筑,对藏石加以整理,分类陈列,并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近代最大的一次整修是民国26~27年(1937~1938),它由当时的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出面,联合陕西省政府,组成“整理西安碑林工程监修委员会”负责实施,由考古学家黄文弼具体主持。建成陈列室8所、卷棚2所、碑廊6所及其他辅助建筑,基本形成今日碑林的建筑格局。在藏石方面,入藏于右任所捐北朝及隋唐墓志380余石。整修后,成立了西安碑林管理委员会。民国33年(1944),又以西安碑林为基础,成立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建国后,西安碑林作为陕西省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更好的保护,藏石大幅度增加。随着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新建陕西历史博物馆落成开放后,原陕西省博物馆于1993年1月易名西安碑林博物馆,成为一座以收藏、陈列和研究历代碑石、墓志及石刻造像为主的专题博物馆。现藏自汉迄民国各代碑石、墓志1600余种、2500余石,展出1100余石。共有4座碑室、8座碑廊、8座碑亭及石刻艺术室和4座文物陈列室,占地面积319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984平方米,陈列面积4900平方米。西安碑林堪称是一座儒家典籍的石质图书馆和内容丰富的史料档案库,是中国文字发展史的直观展示和中国古代碑刻书法艺术的宝库,是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崇高殿堂。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