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小雁塔,位于西安南郊荐福寺内,唐、宋时期称为“荐福寺塔”。寺创建于中宗嗣圣元年(684),是高宗李治死后百日,皇帝族戚为其“献福”而修,故名“大献福寺”。武则天天授元年(690)改称“大荐福寺”,唐末遭兵火后,宋、元、明、清各代都作过修葺。 唐人名僧义净,曾赴印度取经,归国后在荐福寺内翻译出佛经56部,计230卷,并著成《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一书。 荐福寺塔建于唐中宗李显景龙年间(707~710),明代成化二十三年(1487)陕西关中大地震,塔身南北两面被震得纵裂尺余,明代嘉靖三十四年(1556)大地震,塔顶被震毁两级。塔现存十三级,通高43.3米,塔体平面呈正方形,底层每边长11.38米。 荐福寺塔为密檐式砖结构,四壁不设柱额,塔檐用砖叠涩而出。檐下有两层菱角牙子。塔体每层南北两面各辟券门洞一个。一层塔体南北各有一塔门,门框用青石条砌成,石门楣上有精美的蔓草图案和供养天人线刻画。在荐福寺塔体正南面第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层券门洞两侧,各有砖砌方形两层小塔一座。 1963年,人民政府拨出17万元的专款,对荐福寺塔进行了全面维修,恢复了塔的基座范围,整修了塔身南北券门,砌补塔体裂缝,加固了塔檐、塔角,在塔的第二、五、七、十一层,用钢板腰箍加固。内部恢复了楼梯、楼板,改善了排水设施,在塔顶安装了避雷针。同时设立了小雁塔文管所。1972年,国家文物局再次拨出12万元专款,翻修了大雄宝殿,厢房等建筑。 荐福寺内现保存有宋政和六年(1116)刻的《大荐福寺重修塔记》,金明昌三年(1192)铸的大铁钟一口,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撰《补修荐福宝塔碑记》及雍正十二年(1734)撰《荐福寺来源》碑等文物。1961年3月,国务院公布小雁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