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墙
在西安的第三天了,雪已不再飘飘洒洒的。天却越发灰暗,更显得清冷了。两天来的观光更像奔波,索性早早地离开宾馆,约上西南政法读书的兴,打算好好地享受安宁的一天。
我与兴真的是一对不折不扣的“吃友”,见面后的第一声招呼总是“去哪儿吃啊?吃什么啊?”,两天来他也陪我吃遍了大街小巷。不想,这次见面我们还是不约而同地想到了西门小吃街。想来我们真是对西安小吃捧足了场,以至于“吃友”这个词在今天成了朋友们的笑谈。
城墙风光
走进古老的城门,我知道我的嗅觉、视觉以及胃口又将面临多么大的诱惑。早在来西安之前,就已经听说过西安小吃的盛名。而两天来,老孙家以及同盛祥的羊肉泡馍、贾三灌汤包、黄桂稠酒、水晶饼、柿子饼、臊子面、八宝稀饭……都让我这个口腹之欲旺盛的家伙大大地满足了一番。由于是白天,再加上接连几天的冷空气,街上的人很少,三三两两的也大多是同我一样的游人。店门口老板高昂的吆喝声穿透阴冷的空气,带着西北的苍凉,这让裹在厚厚羽绒服里的我们竟还是感到渗骨的寒冷。顾不上挑三拣四,推开一家店门,一来果腹、二来取暖。方等坐罢,才看清原来这不大的门面竟然也是西安的名家:“饺子宴”。
也许是因为气候大多还算温暖,所以西安就像很多南方城市一样,没有暖气。真若遇到这样几天的冷空气,那种滋味还真是习惯了温暖的我不适应的。还好,大多数店面里虽然不会安装空调制暖,但也大都会点上暖炉,热腾腾的雾气弥漫在整个店里,配合着屋外灰色的天空、灰色的城墙以及略显衰败的街道,我仿佛看到了那千年前的盛世,一种历史的错位突然让人莫名的感动。
西安雪景
兴为我点了这里有名的羊肉馅、牛肉馅的饺子,以及西安著名的酸梅汤。根本就是囫囵吞枣,哪还管得了什么淑女形象,只求得肠胃的充实来提供那么一点点的温暖,好驱赶漫布全身的寒意。店内只有我们一桌客人,老板擦着手上的酒壶好奇地与我们攀谈。他猜我是北京人。我问他为什么这么说。老板自信地说他见得多了,知道北京人说话好听客气。这是我到西安后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每每出门打车,豪爽的司机师傅也总是这样说。无论怎样,这让寒冷中的我、身处异乡路上的我感到暖暖的。旅行也许并不是为了看到什么旷世遗存,也不是为了拜谒名山大川,而仅仅是为了找寻一份感动。突然感到自己真的很幸福。
也许是吃过饭的缘故,或许是老板的话,更也许仅仅是因为日近正午,身上已暖和了许多。带着满足,我和兴走出老店,漫无目的地在街上闲逛。在路边阿婆的店里,买下一袋火晶柿子,一边走、一边吃。顺着一条窄窄的胡同,我们钻进了一条著名的特色商品街。说它是街也许并不贴切,更像是上海老城的弄堂,本就阴沉沉的天空没有多少天光撒下,又被墨绿色的遮雨篷疏疏落落的遮挡了起来。两旁的店面里星星点点的映着昏黄的灯光,透着惺忪的睡意,却显出一种诱惑。而古城特有的历史让每一个外来的过客在那样的氛围中都轻易的迷失了自己。
西安风光
总觉得旅行不仅是愉悦自己,也要分享给朋友。所以每次出门总会带回一大袋子的礼物,购物自然也就成了旅行中的一部分。小的时候听爸爸讲过,中国有两种有名的农民画,一种是天津附近的杨柳青年画,而另一种就是西安附近的户县农民画。这次终于得见,也是一种缘分了。看着大大小小不同尺寸、不同内容、不同风格的年画,竟然也挑花了眼,斑斓的色彩、夸张的造型、朴实的生活场景让我对每一张都爱不释手。当然最后是收获颇丰,送人的、送己的,装了满满一皮包。我答应兴,在他结婚时也要送他一幅大大的“老鼠娶亲”的农民画,兴笑我。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