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元殿遗址位于西安城北龙首原南沿上。含元殿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龙朔三年(663年)完工,是大明宫南北轴线上的第一座正殿。建筑平面呈凹字形,面阔11间,进深4间,各间广5.3米。殿东西山墙和北面的后墙皆为版筑夯土墙,墙内外壁涂白灰。内侧底部绘有朱红色边线。殿外四周有宽5米的副阶。台基下周砌散水砖。殿前有长达78米,当时称为“龙尾道”的3条平行阶梯和斜坡相间的砖石道路通向地面,中间道宽25.5米,两侧道各宽4.5米。并以曲尺形廊庑沟通殿左右两侧稍前处的翔鸾、栖凤两阁。两阁均高出地面15米。唐朝的重大庆典和朝会多在这里举行。殿前广场可容三军之众。安史之乱后,唐肃宗李亨曾在此阅兵。距含元殿正南400余步处有五座宫门,中为丹凤门,东边依次为望仙门、延正门,西边依次为建福门、兴安门。丹凤门设三个门道,上有高大的丹凤楼。丹凤门南有丹凤大街,宽120步(约合176米)。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年)、昭宗乾宁三年(896年)两罹兵火,含元殿及其附属建筑遂成废墟。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1957~1962年、1980~1984年几次对此遗址进行过勘查和重点发掘。现存含元殿台基东西长75.9米,南北宽41.3米,高出地面15米,可以由此俯视长城。丹凤门留有夯土台基(现为西安市第六医院家属院)。在含元殿址中出土有大量表面呈黑色光亮的陶瓦,当是殿顶的屋面用瓦,还有一些琉璃瓦片,估计此殿的檐口使用了琉璃剪边的作法。在台基四周出土残石柱和螭首石刻残块及矛头10个,推测是在兵火战乱中遗弃的。1961年国务院公布此遗址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