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府城内部布局示意图
碑林门口的这对铜狮子,各重达2500公斤,是当年秦王府的遗物,2006年后存放到了碑林文物仓库。(图片为翻拍)
新城广场东侧的明秦王府城墙如今只剩下了这段残垣。
西安的明城墙举世闻名,其实在明代时,西安城里还有一处宏伟壮丽的著名建筑,那就是秦王府城。秦王府城位于西安城东北区域,它有城墙、城壕,内部布局肃穆严整,建筑庄严华美,园林景致如画,它与西安大城一起形成了“城中之城”的重城格局,由此开启了唐代之后西安城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时代。 分封秦王 明代天下第一藩封 明代西安城的政治地位在西北地区乃至整个中国西部都处于最高层次,这不仅表现在明洪武二年曾把西安作为都城的选址之一,而且还反映在明太祖朱元璋将其次子朱樉派往西安,封为号称“天下第一藩封”的秦王。 洪武二年(1369年)三月,明大将徐达攻占元奉元路,旋即改奉元路为西安府,“西安”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中国历史上。九月,朱元璋在确定国都时,基于“天下山川,惟秦中号为险固”的考虑,将西安列入都城的候选城市。西安虽然最终未被选做国都,但为巩固大明统治,并确保西北边地安全,朱元璋于洪武三年(1370年)在分封子孙到全国各军政要冲担任藩王之际,将二儿子朱樉封为秦王,由此也可见朱元璋对西安城地位的高度重视。 洪武三年四月初七朱樉受封为秦王后,至洪武十一年(1378年)前往西安驻守。据《明实录》所载,从洪武四年(1371年)开始,长兴侯耿炳文奉旨以元代陕西诸道行御史台署旧址为基础,兴建秦王府城,至洪武十一年朱樉就藩西安时,秦王府城已完全竣工。 秦王府城的选址遵循了明太祖的要求,并直接决定了西安大城的扩展方向和规模。由于元奉元路城规模狭小,占地仅约5.2平方公里,要在城中兴建规模庞大的秦王府城,西安大城的扩展就成为当务之急。因而明洪武四年(1371年)开始兴建秦王府城之际,也正是大城拓建之时。西安大城向东拓展的目的就在于将秦王府城置于大城东西长度上近似中心的位置,南北方向上的拓展也将秦王府城置于南北长度上中心偏北的位置。如果把东关正街也视为城区东西大道组成部分的话,秦王府城无疑是处于城市中心的位置,应当说大城的扩展是围绕秦王府城的兴建而进行的。 在长兴侯耿炳文以及陕西都指挥使濮英等人的主持下,西安大城也开始了向东、向北的扩展工程,并在洪武十一年(1378年)与秦王府城的兴建大致同时完工,终于形成了今日可见的西安明城区的城垣规模,主城区(不含东关城)占地约12平方公里,这就较元奉元城面积扩大了一半以上。 作为明代中央政府的特殊代表,秦王在城内官署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秦王府城内有一套专设的官署机构,秦王同时下辖数万兵马,与北京燕王、大同代王等号称“塞王”。秦王在西安共承袭了13世,在王府城中居住了260余年的时间。 城中有城 城三重、壕二重的重城形态 明代秦王府城兴建完成后,就与西安大城形成了重城形态,成为大城环卫的子城。就秦王府城自身而言,也属于内外重城结构,内城为王府宫城,宫城外围还有一圈高大城墙,这与明代初年对藩王府邸格局的统一规定正相吻合。 秦王府城形态为内外二重城垣,东西窄、南北长,南面稍向外凸出的倒“凸”字形。嘉靖《陕西通志》明确记载了秦王府的重城形制,载其内有砖城,外有萧墙。外侧城墙“萧墙”周长9.3里,内侧城墙“砖城”周长5里。萧墙和砖城之间为碧波荡漾的护城河,河水通过龙首渠从城东浐河引入。当时明西安府城号称“周四十里”,实际上大城(不含东关城墙)周长约为13.9公里,由两者城周长度相比可见秦王府规模之大,不仅成为西安城内最大的建筑群,而且也令其他城市诸藩王府难以望其项背。 有一种传统说法称,明西安城为“城三重,壕三重”。核实而论,称为“城三重,壕二重”更符合实际情况。就现有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资料来看,秦王府城的砖城、萧墙和西安大城的确构成了三重城格局,若是将东关城的城墙也算为一重,就可称“四重城”了。但是,“壕三重”的说法并无有力依据,因为只在秦王府砖城和萧墙之间有护城河,萧墙之外并没有护城河,连同西安大城外护城河,也只构成了“壕二重”的格局,尽管如此,这种“城三重,壕二重”的城市形态,在我国封建时代区域中心城市中仍极具独特性和典型性。 [1] [2] [3] 下一页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