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路书攻略>>正文
|
|
|
字号: 大
中
小
2011-6-2 22:02:34 来源:三秦游网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
|
我们从留坝县赶到勉县武侯墓,已是下午4:00多了。
武侯墓位于勉县城南4公里的定军山下,这里岗峦起伏,山环水抱,古树参天,修竹异木,玉带溪从内山门前蜿蜒而过,古柏汉桂相辉映。
墓冢南北向,头北脚南,取北顾中原,南立蜀国之义。墓周砌以砖墙,其圆周为60米。墓冢为覆斗形,高约6米。墓两侧有古桂两株,高大,繁茂,浓荫如盖,传为“汉桂”,号曰“护墓双桂”。
那诸葛亮为什么要安葬于此处呢?我们带着疑问,
讲解员说:
诸葛亮率军出斜谷北伐曹魏,驻军于武功五丈原(今陕西岐山县),隔渭水与司马懿对峙百余日,忧劳成疾,病逝于此。临终遗言:“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
1.诸葛亮既未就地安葬,亦未魂归故里,更未还葬成都,而遗言葬汉中定军山下,其原因何在?
诸葛亮逝于三国鼎立时期,蜀魏边境以秦岭为界,岭北为魏地,五丈原属敌国疆土,亮自不可就地安葬。而诸葛亮的家乡山东沂南当时也属魏土,作为蜀汉丞相,“叶落归根”,还葬故乡也绝无可能。
就地安葬和还葬故里无法实现,那么成都呢?作为蜀汉都城:又是诸葛亮因感知遇之恩而誓死为之效忠的刘备葬地,身为丞相,生前效忠先主,死后亦尽忠伴备于地下,葬于成都。然亮卒时值秋八月,气候尚热,尸骨不宜久存,况五丈原至成都,路程有一千多公里,须翻越秦、巴,多为崎岖山路,归葬成都,受到了当时客观条件限制,更何况这不是诸葛亮最理想的安息之地。
2.汉中是蜀汉的北方屏障。汉中处于秦巴汉水之间,秦岭和巴山两山脉像天然屏障一样包围着汉中,关隘重重,易守难攻。汉中乃益州咽喉之地,是蜀汉的北门户,与蜀汉政权的前途和命运生死攸关,汉中在蜀汉占有重要的地位。蜀以汉中为根据地,可向北扩展疆土;汉中北有秦岭之险,可坚守关隘御敌与境外。对蜀汉,据有汉中,攻、守、防皆宜。魏若得汉中,则可由汉中出兵伐蜀,则蜀汉政权就危危可及了。“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正因为如此,所以诸葛亮把北伐根据地选在汉中,死后归葬于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高尚情操和至死不忘北伐。
诸葛亮在汉八年,即是战斗的八年,同时也是建设汉中的八年,在汉中这片土地上,他运筹帷幄,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归葬汉中定军山是他忠于蜀汉王朝,至死不忘“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午旧都”的宏图壮志的最高体现,五次北伐,鞠躬尽瘁,但终未成功,留下了千古遗憾。故他死后,遗命葬于对蜀汉江山的前途和命运生死攸关,对他本人的宏图壮志有着深远意义的北伐根据地。
武侯墓为什么没被盗过呢?
工作人员告诉:勉县武侯墓千年来从没被盗掘。这是因为:第一,人们仰慕武侯,不愿意打扰他的安息;第二,武侯一生清廉,他临终时给后主刘蝉的上书中说,他只有薄田数亩,以养家中老小。清廉的武侯实在没有什么厚葬品值得一盗。即“敛以时服,不须器物”。
编辑:秦人
|
|
|
|
|
|
|
图片热点 |
|
<%
Set rsKind = Server.CreateObject("ADODB.Recordset")
sqlk = "Select top 7 * from ziyuan_content where classid in (Select classid From Ziyuan_Classname Where classcname='景点介绍') order by id desc"
rsKind.open sqlk,conn,1,1%>
<%WHILE not rsKind.eof%>
|
<%
rsKind.Movenext
Wend
rsKind.close
Set rsKind = nothing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