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游,游三秦,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首页 | 意见反馈 | 资源搜索
旅游资讯 | 历史文化 | 民间艺术 | 民俗风情 | 三秦影像 | 旅游线路 | 三秦文物 | 旅游视频 | 三秦文化游 | 互动专题
三秦概况 | 景点介绍 | 地方特产 | 三秦美食 | 传说典故 | 餐饮住宿 | 休闲购物 | 交通出行 | 三秦游论坛 | 三秦团购
今天是: 西安 | 宝鸡 | 咸阳 | 铜川 | 渭南 | 延安 | 榆林 | 汉中 | 安康 | 商洛 | 杨凌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历史文化>>正文

周至县城城址考
字号:   2011-5-5 13:12:01  来源:三秦游网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北周武帝建德三年(574)年,周至县城从(今户县西北)甘河乡附近迁至现址(二曲镇)。
  
  有人说:周至县城刚迁来时,先借用古城村。此说根据不足。在今县城西五里,确有一古城子堡(归二曲镇八一村辖)。走访当地贤达得知:古城子和水围城过去是一个村子。原址在现址土梁下西北边。侯家村又在该村北边,凉水泉村在侯家村西北角,石桥堡在东北角。两村均背靠渭河南岸边。他们建村约在明孝宗弘治(1488—1506)年间至神宗万历(1573—1620)年间。那时凉水泉村称北洛村,侯家村称中洛村,水围城、古城子为一个堡子称南洛村。后因渭水南侵,石桥堡和北洛村分别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和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举村南迁于现址。原石桥堡的西南角有一座用石条砌成的石桥,架设在从下三屯城壕流来的小河上,因而堡子叫石桥堡,南迁至四合村东时,为纪念原堡名,仍将老堡名“石桥”继续沿用至今。北洛村南迁后,新的村址有泉水清甜,因以名为“凉水泉”(现为侯家村乡五泉村辖)。清乾隆十一年(1746)因侯姓庄户增多,中洛村更名侯家村。清咸丰十一年(1861),因渭水再度南侵,侯家村部分庄户和南洛村全部庄户分别南迁高处,形成上、下侯家村和古城子、水围城诸村堡。古城子建堡筑围墙时,没有沿用一般方方正正的形制,而是筑成像牛皮大鼓一样的圆形,村人雅称:鼓城子,而非古城子。鼓城子筑城距今146年,而县城定于现址已是1433年,查遍史书,在北周武帝以前各朝代,均无在此建置过州、郡、县的记载。也证明在此没有“古城”,也就不可能有“古城村”。
  
  那么,周至县城迁到现址前,这里是一片什么景象呢?民谣:先有瑞光寺,后有周至县。据传西汉末年,王莽改汉朝为新朝(8—23),推行抑制大地主豪强的改革措施,损害了贵族官僚的利益。汉宗室刘秀造反,王莽带部队追杀刘秀到周至。刘秀逃到现在县城南108国道东侧的盐库处,见有一处寺院(瑞光寺),遂敲门向寺僧讨水喝……那时,周至县城还在终南镇。瑞光寺是否存在,因史料奇缺,尚无可考。而清朝康熙二十年(1681)所修《周至县志》记有:唐中宗景龙二年(708)建瑞光寺八云塔,为安放佛骨舍利子。按一般常规,先有寺,后有塔。建八云塔肯定晚于建瑞光寺的时间。要确定王莽当政时有无瑞光寺,这要看佛教传入中国的年代。据《佛祖释迦牟尼》一书道:佛教在西汉之际传入中国。王莽新朝地皇四年他的统治结束,这年已经是公元23年了。那么在王莽之前佛教已经传入中国,是极其可能的。如此在汉长安京畿之地的周至县建立佛教寺院就是顺理成章的事。而且是一座规模宏大,香火鼎盛的寺院。按民间说法,瑞光寺东起“山门什字”(现在写成“三门什字”是弄错了),西至白庙村(县第一中学西墙外南北一带),北至县城北城壕岸,南到井沟凹北堎。寺的中心地带就是现在八云塔。偌大一座寺院,步行关闭一次寺门需要很长时间,所以有“跑马关寺门”的说法。
  
  按清代《县治图》所标方位,瑞光寺在周至县城内的西南隅(现西街小学处)。其实这是迭经战乱,瑞光寺惨遭重创后收缩进城圈内的残留部分。八云塔周围,已经变成了演武场。未建县城前已经有了瑞光寺,它的东北边是什么呢?据《三国志·蜀志·姜维传》:甘露二十年(257),魏征东大将军诸葛诞反于淮南,分关中兵东下。蜀将姜维欲乘虚向秦川,复率数万人出骆谷,经至沈岭。时长城(戍)积谷甚多而守兵乃少,闻维方到,众皆惶惧。魏大将军司马望拒之,邓艾亦自陇右,皆军于长城(戍)。维前往芒水,皆依山为营。司马望邓艾傍渭坚围,姜维数下挑战,司马望邓艾不应。《晋书·卷一·帝纪第一·宣帝》:蜀将姜维之寇陇右也,征西将军郭淮自长安拒之。进帝(司马昭)位安西将军,持节,屯关中,为诸军节度。淮攻维别将句安於麦匊,久而不决。帝乃进据长城(戍),南趣骆谷以疑之。维惧,退保南郑,安军绝援,帅众来降。《十六国疆域志·卷二·后赵》:盩厔,有长城戍(五胡十六国时,盩厔县城仍在终南镇)。晋永和五年(349)九月,石赵乱,梁州刺史司马勋谋取雍州,出骆谷,破赵长城戍,又拔贺城(戍),壁於悬钩。以上三处提到的长城戍在什么地方呢?它不在别处,就是现在的周至县城旧址。北魏郦道元著《水经注·渭水》条:骆谷之水出其南山骆谷,北流径长城西(西边的长城戍),又北注於渭。可见,当年军事营寨长城戍,一边濒骆谷南来之水,一边“傍渭”水,处在两水相夹地带。从骆峪山口沿沙河(骆水)东北而下,沿河两岸有村庄16个,连同清朝初期还存在的其后被洪水冲淹而消失的千旗寨、新军寨(见《王婆寺的传说》)都算在内共18个村寨(含县城),具备既临沙河西边,又濒渭河两个条件的村寨,惟有县城。这里说到长城戍“傍渭”,又要看渭河与长城戍的距离了。古时的渭河南岸在哪里是个关键。过去数千年间,渭河多次暴发洪水,冲决两岸,而渭河的河床并不稳定,主要在今渭河南侧摆动。据县志记载,清朝初期,渭河南岸距县城仅有四里,发大水时还漫延到县城的北城门下。所以县城以北下湿地,统称“河滩”。从古流传渭河两岸是:南到淳风岭(周至县城就建在淳风岭东端),北到水曲坡(在武功县境内),比今渭河要宽泛得多。因此,可以断定,瑞光寺东北这块地方未作县城前,长期作为驻军屯粮的兵营,名长城戍(或叫长城寨)。
  
  那么长城戍又是什么时代因何原因建造的呢?据《后汉书·西羌传·第七十七》载:(后汉顺帝)永和五年(140)夏,且冻、傅难种羌等遂反叛,攻金城(兰州),与西塞及湟中杂种羌胡大寇三辅(关中),杀害长吏。……于是发京师近郡及诸州兵讨之,拜马贤为征西将军,以骑都尉耿叔副,将左右羽林、五校士及诸州郡兵十万人屯汉阳(天水)。又于扶风(辖周至)、汉阳、陇道(陇西直至兰州以西)作坞壁三百所,置屯兵,以保聚百姓。这里的“坞壁”指驻扎军队、屯放粮草的营寨、堡垒。为抵御西部戎、羌少数民族部落进掠甘陕,而在长安以西(扶风郡)、至甘肃天水(汉阳郡)直至兰州一线(陇道)构筑三百所戍兵营寨。周至县境内的“长城戍”、“贺城戍”、“悬钩”等营寨就是那时建置的。从后汉顺帝五年(140)到北周武帝建德三年(574),长城戍建置数百年间,军阀连年混战,朝代频繁更迭,这里呈现一派烽火狼烟、旌旗猎猎、战马嘶鸣、日月无光的古战场血雨腥风的景象。
  
  北周武帝建德三年(574),将周至县城由今户县西北的甘河乡附近迁到现址——长城戍时,是出于何种目的呢?有两点:一是为拱卫京师。傥骆道自古就是一条由关中通往汉中、巴蜀的重要通道。长城戍据要冲之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在此建置官府,聚民屯兵,对阻遏南来侵犯之敌,减少对长安京城的压力,意义重大。战时仍以此为军事营寨,作为拱卫京师的第一道防线。唐时吐番西来进犯长安,朝廷的抗击部队正是在周至、武功、乾县一线作战的。二是三国、魏晋、五胡十六国时,长城戍一直处在战争环境。到北朝后期,历史记载中战争与长城戍有关的战例找不到了,说明在长城戍周围基本没有了军事活动。战乱结束,进入和平稳定时期,不可能永久驻兵。撤兵后闲置的兵营就被陆陆续续到来的流民所占据,部分来自远方的兵士也留了下来。他们在营寨外垦荒种地,或租瑞光寺的寺田耕种。人口的聚集繁衍,物资的交换发展,店铺摊点的增多,尤其是处在交通要道上,交通方便,信息传送快捷,使昔日的战火硝烟之地逐步形成了一处较繁华的城镇,初步具备了作为建置官府的基本条件。根据明清县志,后来周至县城再未迁移别处。其后由于兵燹天灾,县城多次修缮扩建,一直沿隋唐旧制。
  
  那么北周武帝(574)迁移县城于今址,直至隋唐(581至618),才规划建筑县城,这中间长达四、五十年时间的一段空档,县府衙门在哪里办公治事?史载:北朝的北魏太武帝(408—452)和北周武帝(543—578)都从事过“灭佛”之举。特别是北周武帝正是在迁移周至县城于今址的当年——建德三年(574)五月十五日下诏在境内开展了大规模的“灭佛”运动。瑞光寺被关闭,宗教活动停止,和尚被遣散还俗务农,寺院财产被国家没收。巍峨壮丽的殿堂闲置起来。在当年迁移来此的周至县官府正好坐享其成,充分利用了瑞光寺的殿堂,略加改造,即可挂牌办公。到了隋朝中后期,隋文帝杨坚又大力提倡佛教,一度灰飞烟灭的佛寺又香火鼎盛起来。就连隋文帝的避暑行宫仙游宫也改成了仙游寺。已作县府衙署多年的瑞光寺,众僧徒又齐集寺院,要求官府退出寺院,返还寺产,“落实政策”。迫于皇帝虔心向佛的巨大压力,县府才下决心重新规划县城,另建衙署。也就是说四五十年间县衙用的瑞光寺的房产。在著名星相学家、阴阳学家袁天罡和天文学家、数学家李淳风的共同参与设计下,周至县城的格局以淳风岭东端(龙首)为依托,以原长城戍为基础,向西切割瑞光寺北段,构成新的县城城区。新县城在隋朝末年建筑竣工。其城墙之坚固、城壕之宽深、城门楼之巍峨挺拔,都堪称上乘,十分壮观。暴雨连绵时节,骆河水滚滚南来,流过城东;渭河水浊浪滔滔,涌过城北。茫茫雨幕中,周至县城恰是一艘铁甲战舰,任凭雨骤风狂,巍然不动。隋大业十四年(617),唐高祖三女(李昭)平阳公主率领何潘仁、李仲文、向善思所部7万农民起义军攻占周至县城。也证明周至县城是隋朝期间建成的。进入唐代,又有修葺完善而已。
  
  
  
  原载2003年第二期《三秦文史》。本次刊用,在个别地方略作修改。


编辑:秦人
 最新资讯
· 周至风光三日游(楼观台、仙游寺、黑河森林公园)
· 周至风光二日游(楼观台、仙游寺、八云塔、李颙墓)
· 周至风光一日游(仙游寺、八云塔、李颙墓)
· 周至李颙墓
· 周至集贤古乐(集贤香会)
· 周志阿岔村的传说
· 骨魂庙的传说
· 董永祠水井救刘秀
· 董永与七仙女的传说
· 汉武帝与周至
· 趣谈天下第一福地
· 王保保墓葬存疑考
图片热点
<% Set rsKind = Server.CreateObject("ADODB.Recordset") sqlk = "Select top 7 * from ziyuan_content where classid in (Select classid From Ziyuan_Classname Where classcname='景点介绍') order by id desc" rsKind.open sqlk,conn,1,1%> <%WHILE not rsKind.eof%> <% rsKind.Movenext Wend rsKind.close Set rsKind = nothing %>

周至李颙墓

周至傥骆道

周至金丝猴自然保护区

周至元始台与远始玉清宫遗

周至清凉寺

周至暖泉寺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1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内网友交流QQ群:
三秦游群①:3532197   三秦游群②:24288209
三秦游群③:81817349  三秦游群④:70760386
陕西省外网友咨询QQ群:
三秦游群⑤:146721821 三秦游群⑥:146721821
三秦游群⑦:146722016 三秦游群⑧:146722047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陕ICP备07501230号
带宽支持:古城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