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是我国古老的宗教,源远流长,影响很大,与佛教、儒教并称为中国的三大宗教,同时它也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其产生于中国封建社会初期,伴随着漫长的封建社会而发展。魏晋以后,由于封建统治者的利用和改造,逐渐成为维护封建统治制度的御用工具,深受扶植。在魏晋,唐,宋以及明朝等都尤为兴盛,并不断流传。道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道教也有一定的发展。
陕西作为中国道教的发祥地,其中陕南更占有一定的特殊地位,汉中曾是道教始祖张修、张衡、张鲁创建和传播五斗米道的地方。据《三国志·张鲁传》注引《典略》记载:“熹平中,妖贼大起,三辅有骆曜;光和中,东方有张角,汉中有张修。骆曜教缅匿法,角为太平道,修为五斗米道。”其后,张衡在汉中传道,到初平二年(191)到建安二十年(215)张鲁占领汉中期间,更将五斗米道发展壮大。到公元215年,五斗米道逐渐传播到南方。而紫阳派道教中的一大派别更与陕南有着密切的联系。紫阳派也称南宗,尊奉宋代道学家张伯端为祖师。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张伯端在紫阳县城南汉江岸边进行修炼,创立了南派道学,成为一代鼻祖,人称紫阳真人。他撰成内丹学重要著作《悟真篇》,并奠定了南派道教的理论基础,开创了气功之先河。其修炼处被称为仙人洞或紫阳洞。改革开放后,为落实党的宗教政策,经省宗教局批准,紫阳仙人洞道观更名“真人宫”,于1998年8月正式恢复道教活动。仙人洞因瀛湖库区淹浸迁址于紫阳沟口。现任道长冯兴钊为中国道教协会会员,陕西省道教协会理事,英国道教协会名誉会长。位于紫阳县凤凰山南坡中段的擂鼓台就有“小武当”之称,其山顶道观真武庙始建于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古称玄天宫,为陕南道教中心宫。道教根据道士出家、在家分为全真教和正一教。在陕南二者都有大的发展,汉中地区以正一教为主;而安康地区则盛行全真教,擂鼓台道教就是全真道教,道士终日清净寡欲,操守戒律,俸敬神仙,潜心修炼,“晨昏三叩首,早晚一柱香”。
一、 仙人 洞
1.紫阳真人张伯端
张伯端,又名张用成,字平叔,宋代道士,浙江天台人,生于北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轻时,精通三教典籍、书算、医卜、天文地理等,屡次科举考试不第,乃作胥吏。一日,家仆送饭菜至,有人恶作剧将送来的鱼悄悄藏于屋梁上,张怀疑是婢女偷吃了鱼,遂鞭笞拷问,婢女害怕自缢而死。数日后,屋梁有蛀虫掉下,张发现屋梁上的鱼已腐烂长虫,方知错怪婢女,悔恨不已。张不由叹道:“府中公文充柜、卷宗满箱,其中所志像偷鱼作恶之类的事情不知有多少,世间如此黑暗,我这个小官又有何为?” 他一举烧毁了多年来签署过的所有卷宗,并信手赋诗一首:“刀笔随身四十年,是是非非万万千。一家温饱千家怒,半世功劳百世愆。紫绶金章今已矣,芒鞋竹林任悠然。有人问我蓬莱路,云在青山月在天。”这时张伯端已有弃官云游、访仙向道之决心。由于擅自烧毁公文,他被告发获罪、充军岭南。宋治平年间(1064—1067),张伯端自桂林转至成都,遇上华山道士刘海蟾,被授予“金液还丹诀”而得道,于是改名“用成”,号紫阳,曾修道与紫阳县城汉水南岸瓮儿山石洞(后称仙人洞)。熙宁八年(1075年)作《悟真篇》和《金丹四百字》等。《悟真篇》集内丹修炼之大成,用诗词百篇演说道教炼丹的法术,是一部气功经典,对于修命养性、祛病延年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张伯端开创紫阳派,成为道教全真派南宗第一祖,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羽化,住世九十六年。张伯端晚年期间还曾经研究过佛学禅宗,曾撰《禅宗歌颂》。清雍正皇帝将此著作收入《御玄语录》,刊入佛教大藏经,并敕封张伯端为“大慈圆通神仙紫阳真人”,下旨于张伯端故里建“宗道观”以祀之。
2.仙人洞始末
仙人洞(又称紫阳洞),位于紫阳县城南岸汉水之滨瓮儿山石崖处。因宋代道士张伯端在此洞修炼“成仙”,故名“仙人洞”。当地传说此石洞幽深无底,直通四川。据民国《县誌》载,明永乐年间,有名田夫关的壮年曾入此洞,遇大蛇当道而止。自此之后,洞门遂塞。明隆庆年间,有河南羽士钟太鸾追觅张祖师故迹来紫阳,募工凿洞,仅丈余获铜鼎古砚。清乾隆时,张志超曾来这里建阁一座。明清之前,这里就有人建筑,洞前石壁上有宋元丰年间的石刻,还刻有元代人杨奂题的《紫阳阁》,诗文:“碧瓦朱甍动紫烟,清风吹袂渺翩翩。梦回忆得三生事,悔落黄尘六十年。”民国年间,洞外亭阁及清代时刻均完好,唯洞已填塞。解放后,亭阁倾倒,洞侧石壁也因修建渡口公路而崩塌过半,危及洞口,石刻尽毁。一九八三年又遭洪水冲袭,现在仙人洞已荒凉不堪,面目全非。
据仙人洞旁边住户现年已88岁的谢立云老人回忆,仙人洞有一人多高,呈圆形,洞口堵塞,洞旁有石碑。解放前,洞上方建有正殿一间,供奉着“张真人”神位,时有香火,但无道士。正殿东头有“戏楼”一座(可能就是“紫阳阁”),“戏楼”侧边有四间庙房,早年曾住过道士。解放前后,住有俗人,正殿下方西头有一平地,当中有一口大铁钟(高一人左右,厚两寸多),吊在木架上,钟上铭有文字,故此山脊称“钟梁”。解放初,铁钟被毁,庙房曾办过扫盲班。改革开放至今,这里并未见任何开发和保护,到是到了盛夏,山城居民纷纷渡江来此乘凉游玩。
二、擂鼓台
1.道观、小庙
紫阳县擂鼓台不仅是陕西著名的风景区,也是陕南地区著名的道教圣地,今位于紫阳、汉阴、安康三地交界处,地处紫阳县汉城区安溪山,其风景区分布九沟、东坪、天安三个村,这里自古建有道观两座,即上下二殿。上殿即“祖师庙”(原名“玄天宫”),位于真武峯顶端,海拔1760米,建宫于明代天启六年(1626年),如今保留下来的宫观乃是清代重建的。当中正殿一间,山门上额刻有“祖师庙”三字,山门有石刻对联:“鼓响三通声闻于野,台高万仞峻极入天”。殿内神龛上供奉着真武祖师的石雕神像及陪神周公、玉女等木雕神像,雕琢精美,楚楚生动;殿堂森森,香烟缭绕,令人肃然正衿。正殿左右两侧有偏房六间,整个道观耐石条筑成,古朴而庄严,规模虽小,但别具风采。
下殿在真武峯南侧100余米之下,坐北朝南,原名“娘娘殿”,1982年改名为“三清殿”。这里有道观房屋共二十多间。早先此观建在龙井边,清道光二十四年才迁至现址重建。正殿神龛上供奉着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三尊泥塑神像,两侧房屋住着道人和帮工。天井两边是伙房和水房,天井的两边还立着雷神、灵官两尊木雕重彩神像。大山门外两头有土地、寒灵两座小庙。上真武峯途中有两座灵官小庙,自九沟上山,途中还有小庙三座:龙王庙、灵官庙和药王庙。擂鼓台共计有十余座小庙,点缀在二十三平方公里的风景区内。
2.历史概况
擂鼓台的道教活动历史已有几百年了。相传在唐末时期,吕洞宾祖师曾来黄龙洞参黄龙真人,对答之下被折服,有“自从一见黄龙后,始悔从前错用心”之偈。并在擂鼓台遗诗一首:“台名擂鼓与天齐,四顾群山座座低。隔断来往南北雁,只留日月过东西。”
在古代,擂鼓台曾有过佛道之争。现兔儿坪山下的明代“罗汉庙”遗址说明这一带在古代曾建有佛寺。明代至清代,雷台鼓山上究竟建有哪些道观佛寺?有又哪些道士和尚主持?均无考。但在“玄天宫”祖神真武帝,明清以来四百年间,这里为道教确是无疑的。
清末明初,擂鼓台既无道士,也无僧尼。殿中香火由会首派俗人经管。民国十八年三月(1929年)石泉县云雾山郑信诚始来擂鼓台传道,香火大盛,持续至今。历代主持道士依次是:郑师祖传徒杨崇义,杨传徒罗高连,罗传徒黄嗣寿和吴嗣亮,吴传徒杨文鹏。
解放初,政府宣传无神论,擂鼓台道观开始冷落,政府宣传无神论,擂鼓台道观开始衰落。1966年文革爆发,政府再度禁止宗教活动。红卫兵上闪破“四旧”,擂鼓台道观及文物遭到毁灭性破坏。群众组织上山没收了庙上的财物、粮食,只幸存了庙房。群众组织在这里办了农场,开始农业生产。
文革后,政府落实了党的宗教政策,解除了禁令,擂鼓台宗教活动得以恢复,香火日趋旺盛,道观亦得到休憩和扩建。正所谓:
紫阳境内一仙山
擂鼓台上两宫关
真武大帝云中坐
神母圣仙贡大殿
香烟缭绕中磐响
道士诵经苦修炼
登山游人纷至来
留连奇景皆忘返……
编辑: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