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德,西安周至人。
今天没有多少人知道路德,就连陕西及西安的一些辞书和行业志里都很难发现路德的名字。但这些并不影响这位清代著名教育家的声望,历史也并没有也不会忘记陕西及西安的这位文人贤达。
历史毕竟是历史,虽清道光朝的软弱,人们习惯把道光皇帝的不作为,当作朝廷的无能。当然,作为主要负责人的道光皇帝,是有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鸦片战争的失败,国人和先贤们认为,道光不作抵抗,这是人们认识的不足。道光帝在输入鸦片初,就反对鸦片买卖。只是道光帝被一些朝廷奸臣所左右,尤其是那些同族的幕僚们,像穆彰阿一伙顽固势力,影响着道光皇帝的头脑。道光的反鸦片政策得不到执行,战争的失败就成必然的了。但道光帝不能说就没干过好事,皇帝也是人,也有错和有对的地方。张格尔叛乱、扰乱新疆地方,道光坚决出兵打击,取得了胜利。稳固了西北边陲的安宁和国土的巩固,将叛乱分子张格尔押京处决,这是道光皇帝的辉煌和可歌可泣之处。
任何历史阶段,只要有惊天动地的事情,就会有参加惊天动地的人物来,不管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都会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一些影响和轨迹。路德没有在这些大事件中显露才华,但并不影响他为社会和哪个年代所做出的贡献。他献身文化和教育,足以证明他是其他豪杰难能比拟的。
路德出生于西安周至一书香门第之家,族人多有成就者。他于嘉庆十四年[1809]中甲榜二甲进士,成为朝廷官员,先后任户部湖广主事,兼军械章京,方略馆协修,前翰林院庶杰士,中宪大夫。正当他大展宏图之时,他因患眼疾归乡养病,当然我们现在还无法查证他何年何月归乡。可以说疾病误了他的前程,但他并没有消沉、退步。不能在仕途上实现他的人生价值。但他以一个赤子之心,投身教育,教书授徒,著书立述,弘扬中华文化的传播和教授。他回乡后,以自己深渊的文化素养,走进长安关中书院,开始了他人生的一次转折。他授徒育人,培养了大批的知识分子,为社会、为陕西培养了一批批的知识精英和栋梁之才。
如今我们看到的西安南门里书院门街中的关中书院,可在大清国时期,乃是响彻西北和国内的一所高等教育学府。这所学府是明代万历时期,大儒冯从吾在此讲学,由于听讲学生多,校舍难以容纳,冯从吾予以扩大校围。到清已成规模,逐渐发展成为一定规模的关中书院。路德主讲关中书院,离冯从吾主讲和扩大书院已隔二百多年,当中的主讲们,不知来去了多少,换了几茬,关中书院的辉煌和影响并没有减少多少,且不断发展。他们当中有毕沅、李二曲。到后来道光朝的路德、程仪凤。以及光绪代的阎敬铭等等这些朝廷大官们,就像《西安旧事》中提到的“来关中书院讲课的一般是巡抚、布政使之类省一级的官员,这些官员全是进士、状元出身,自然有些水平”。此话不假,但要补充一点,不只是巡抚、布政使之类,相当的曾是朝廷的大官们。路德进士出身,官职户部等职。程仪凤,进士,官职兵部,都属四品京堂。阎敬铭,进士,大臣。他们知识渊博,见广识多,人生历练丰富。虽都是中榜进士,但各自在朝廷的仕途之路都不是一帆风顺。路德因眼疾回乡养疾,程仪凤归乡养父。阎敬铭好财务,巧精算,大清“总管”。但不满慈禧修颐和园动用国家巨款,被革职回乡。他们的人生结局不同,但都有一颗善教之心,回到梓乡教书授徒,传播知识,培养后人,同样被历史称颂。
现在在各图书馆,或者档案馆,都基本藏有路德的各种著书。为研究清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提供了难得的物证和文字资料。这些也是我们认识了路德,懂得了路德。
路德被人敬仰和崇拜的还有一位,不得不提。也从他的论述中,也看出路德的历史作用和教书育人的地位。近代历史名人曾国藩,清代朝廷的重臣。他领军镇压了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他的历史地位,可以说是粘满在农民起义鲜红血液上实现的。但他做为朝廷官员,不得而为之,是为了维护朝廷的中央政权,这是他的天职所在。但他在治国治家,崇儒修身、治家等方面,不愧为是一代儒学精英,切被多位历史领导人物所崇拜和研习。目前曾国藩热的研究和学习还在继续。
这位出身湖南湘乡的朝廷大臣,领军忙于江南各地的战争。太平天国的将士们把朝廷搞的惶惶不可终日,也把担任阻挡、消灭太平天国重任的曾国藩搞的焦头烂额。但他在闲暇时不忘西北的长安有个路德先生,虽路德已不在人世。他本人在治学等方面就已有很高成就,但他感觉和路德相比,还有相当距离,对路德的治学十分敬仰。他在给其儿子纪泽的信中,大赞路德。“陕西近三十年科举中人,无一不出闰[路德的字]先生之门,湖北官员中想亦有之名”。其时纪泽正在湖北军中。虽路德主讲关中书院,还有其他主讲的先生们,但做为主讲的路德来说,他授徒时间之长,培养学生之多,路德是当之无愧的。曾国藩不断地告诫儿子,将路德推荐给儿子,让其作学问还是做人,是必有其道理的。他说:“闻近日精於举业者,言及陕西路闰先生在《仁在堂稿》及所选仁在堂试帖,律、赋、课、艺,无一不当行出色,宜古宜今。余未见此书,仅见其所著《柽华馆试帖》,久为佩仰”。曾国藩这段给儿子的话语,足可知路德在曾国藩心目中有多么大的分量。并给他的另一个儿子纪鸿与瑞侄等书“须买《仁在堂全稿》、《柽华馆试帖》,悉心揣摩”。并说“如武汉无可购买,或摺差京买回亦可”。一再让他们的子侄“读心手抄,熟必背诵”。坚持“读《柽华馆试帖》,亦以背诵为要,对策不可太空”等等。
陕西的路德在曾国藩父子心目中的影响不惟不大及其重要,不说在学术上,就连那些或一些成就事业和大业者,无不是路德的学生和受路德影响的学子们。这就是路德,影响到大江南北,影响到京城和各地。
路德虽已远去了,但他的影响,他的著述和学问,永远留存在人间。他的思想、教育风范和教育家的地位永远竖立在这块大地上,尤其陕西这块大地上。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