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民俗风情>>正文
彬县服饰习俗
2011-11-8 19:02:29  来源:三秦游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 更多
    本县人的服饰,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服装 旧时不甚讲究款式,城乡群众无论单衣棉衣,上身都穿大襟型布服布扣的衫袄,下身为无兜无带的宽裆直筒形裤。只有富豪人家才穿长袍、马褂等。民国初年,以穿对襟上衣和前开裤为“时髦”,女衣习惯在襟边和袖头镶边。妇女在家,要用围裙做护衫,出门要穿上裙子。男子不管老幼,均有缠长腰带取暖的习惯。贫穷人家,也穿“套裤”。所谓“套裤”,仅为两条直筒形的马耳式裤腿,各用一条细带,分结于腰部;其作用是保护裤子,遮掩破旧。棉袄,清末无领;民国初年先兴高领,竟有2寸以上者,以“窄、细、长为美;不久又兴低领,以“宽、大、短”为贵。辛亥革命以后,公务人员盛行中山服,教师、学生、商人喜欢长袍或西装。建国后,随着缝纫机在城乡的普及和纺织工业的迅猛发展,群众的服装款式,日新月异地变化。现在,除了农村老年人还穿大襟型衣服外,城乡青壮年均西装革覆打扮。先有“列宁式”、“工人服”兴盛一时;又有“喇叭式’、“直筒服”相递竞美;近几年,“牛仔裤”、“蝙蝠衫”、“皮茄克”、名牌西装各领风骚。今日本县人的服装款式不但千姿百态,而且新颖别致,追赶着服饰新潮流。
    服装的原料,古代以丝麻为主;清末和民国初年,以土布为主,只有少数富家,才穿贡呢或绸缎衣服,曾有“德国缎 ’、“俄国缥”风行,也只是富家购买。建国后,卡叽、毕叽、花达呢普遍取代了土布。60年代,以各色灯芯绒最受群众欢迎。70年代,涤良、锦纶、毛呢,已在城乡畅销。80年代,城乡群众几乎不再穿平布衣裳了。
    鞋袜 清末民国初,鞋靠妇女手工制作,先是崇尚圆头端底厚帮,左右脚可互相换穿的“朝无鞋”。此后又盛行方口薄底,稍有曲形的“不倒脚”。建国后,方口、有扣眼、系长带的“八眼鞋 ’盛行。近年来,城乡群众普遍穿机制鞋、皮鞋。清末民初,本县人主要穿土布袜子;后来穿线织袜。建国后,先是风行机制线袜,60年代以后锦纶袜遍及城乡各地,样式丰富多彩。
    帽子 清末至民国时期,春秋两季男子多戴6瓣瓜皮式的帽子,俗呼“衬帽”;冬季多戴用毛皮或棉绒制作的翻沿式,额前加反盖的帽子,俗叫“火车头”,也有戴用毛毡制作或毛线编织,直筒式、面部留有小孔的帽子,俗称“气死风”。天过冷时,两耳还带有布质绣花的耳套,或皮毛耳套,叫做“耳挂子”。凉爽季节,多戴额前有长沿的制帽,俗呼“熨斗帽 ’。建国后,人们先后喜戴“八角帽”、“工人帽”、“黄平帽”、“鸭舌帽”等。
    发式 清代以前,本县男子留有长发。民国以后,剪掉辫子,改为“刘海式”。“五四运动”以后,在政府公务人员及富家读书子弟中,开始讲究“大分头”、“小分头”、“平分头”、“平头”、“背头”等发式。工农群众,一般剃光头。妇女在民国时期,仍于脑后盘髻绾发,使用钗环首饰;少女多为单辫长发,垂于脑后。建国后,妇女得到解放,发式出现多样化,青壮年多剪为短发,或散披脑后,或分双辫垂于肩侧,少女还在辫稍绾上蝴蝶结。进入90年代,流行烫发。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
三秦影像
更多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1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内网友交流QQ群:
三秦游群①:3532197   三秦游群②:24288209
三秦游群③:81817349  三秦游群④:70760386
陕西省外网友咨询QQ群:
三秦游群⑤:146721821 三秦游群⑥:146721821
三秦游群⑦:146722016 三秦游群⑧:146722047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陕ICP备075012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