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民俗风情>>正文
泾阳县岁时习俗(2)
2011-11-5 21:51:37  来源:三秦游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 更多

    四、清明节
    清明节祭祖习俗,源远流长。
    节前,家家户户都要买烧纸、阴票。把烧纸用铜钱拍打一遍,再剪成相互连接的纸条。清明吃过早饭,本族由一位长辈领着子孙后代,用木杈挑着剪好的纸条,出门祭扫祖先坟墓。先焚纸跪拜,再把纸条压在坟头。如坟头有杂草或鼠洞塌陷,须得清明前几日铲除清扫、加土填补,藉以表达慎终追远之情思。
    50年代后,合族上坟之俗消亡,多为一家一户上坟。近年,青年学生为到烈士陵园祭扫坟墓,以示怀念,成为风气。
    五、麦稍黄
    “麦稍黄,女看娘”。旧时出嫁女儿挂念娘家收成,回娘家看麦稍黄,了解娘家麦子长势,一般带饦饦馍和绿豆糕;现时,多带糕点副食。
    六、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人们包粽子,戴香包,给小娃擦雄黄酒,在门上插艾蒿。
    包粽子源于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旧时,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都在先天下午包好粽子,晚上煮,端午节吃。现在,多数人家届时买粽子、甑糕或油糕吃。
    端午节前一两天,人们去地头或水渠边采集艾蒿带回,直接插在门上,或晒干后插在门上点燃,意在解毒祛邪。
    端午将临,小媳妇、大姑娘们买来各色丝线和雄黄、香药,精心缝制香包,状若桃形,色彩斑斓,下垂长穗,内装香药,耀眼喷香。不仅小孩老人佩戴香包,许多大姑娘还悄悄将它赠与意中人,作为定情之物。
    端午节早晨,大人把雄黄酒抹在孩子的耳孔和屁股眼处,以防恶虫近身。
    无论南北二塬和灌区,均有追端午的习俗。追端午一般在端午节前几天进行,是娘家妈给女儿看节,礼品带獾娃馍、粽子、油糕、杏或其他副食糕点;若是新婚,岳母还要给女婿带衣物鞋袜。
    七、看忙罢
    麦子碾打完毕,“三夏”忙罢,女儿便和女婿一块去娘家,看夏粮的收成怎样,礼品为干馍(石头馍)。
    八、六月六晒丝绸
    六月六晒丝绸,不怕虫咬不怕蛀。每年阴历六月六日,无论乡间或城镇,人们总要翻箱倒柜,把毛料皮货、丝绸绵缎衣物拿出来晾晒,老年人则晾晒自己的寿衣寿帽,提防虫蛀鼠咬、霉变腐烂。
    九、七月七乞巧节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日,姑娘趁牛郎织女相会的良辰佳期,向织女“乞巧”。乞巧节到来之前,姑娘们先泡“巧芽芽”。当天黄昏,众人选出一位俊秀灵巧的姑娘扮作“巧娘娘”,柳荫之下摆谀香案,供奉鲜花水果以及平日绣的鞋垫,手执饭碗,边敲边唱乞巧歌。三炷香完,“迎巧”结束。接着开始“赛巧”、“测巧”。完毕后,姑娘们以手挽成“花轿”,将“巧娘娘”抬往水渠边,送“织女”过天河去会牛郎。夜深人静,大姑娘、小媳妇们来到葡萄架下,倾听牛郎织女窃窃细语。此俗建国后消亡。
    十、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前七八天,凡出嫁女子,均要回娘家送八月十五节,礼品必带中秋月饼,另外还有水果和其他副食品。
    八月十五夜,贫家富户,都在庭院摆上瓜果、月饼,焚香供奉月亮。之后,阖家围坐一起,一边赏月,一边分享祭品。建国后,供奉月亮之俗逐渐消亡,但阖家团圆,共享天伦之乐,吃瓜果、月饼习俗流传至今。
    十一、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有娘家给女儿送节习俗。送节始于九月初,止于九月九。送节礼品一般为枣馍、柿子、红枣或其他副食品。
    十二、五豆节
    腊月初五有吃“五豆糕”习俗。
    初四晚,家家户户用红小豆、豌豆、黄豆、绿小豆、扁豆等蒸糕,初五食用,连小猫、小狗也分享一些,祈求全家平安、六畜兴旺。
    十三、腊八节
    农历腊月初八,讲究吃“腊八粥”。
    一大早即开始煮粥,内容必须八样,一般为小面片、小米、糁子、大米、小豆、大豆、粉条、豆芽等。民谚有:“腊八姓张,越吃越香”。

上一页
[1] [2]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
三秦影像
更多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1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内网友交流QQ群:
三秦游群①:3532197   三秦游群②:24288209
三秦游群③:81817349  三秦游群④:70760386
陕西省外网友咨询QQ群:
三秦游群⑤:146721821 三秦游群⑥:146721821
三秦游群⑦:146722016 三秦游群⑧:146722047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陕ICP备075012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