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号称“前卫”的人声称,“要创造代表我们这个时代的书风。”于是,有的人强调深厚的传统功底和强烈的现代意识的交融;有的人强调在合理的范围内对汉字进行大胆夸张和变形;有的人强调字与字、行与行、墨与墨的对比……
针对林林总总的书坛现象,张珂先生认为,对文化而言,不能简单地理解“不破不立”,盲目搞“颠覆”。当代书法创作,要到深厚的历史积淀中去追寻和探求。离开传统搞创新,如同无源之水,何来天长地久?
但愿“字”入百姓家
如果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忧患意识,那么,张珂先生常说的,书法艺术不能只为“居庙堂之高”的人服务,则体现了他身上的悲悯情怀。他希望的是有朝一日,他的字能飞入寻常百姓家。
几十年的书法艺术实践中,博采众家之长的张珂,形成了具有自己风格的书法风格。目前,《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美术报》、《中国文化报》等百多家中省媒体刊发文章介绍其书法艺术成就,被业内认为:“有文化,有品位,有一种超凡绝尘的气质。”
声名鹊起的同时,张珂骨子里永远是个谦谦君子,文不趋时,语不媚俗。一次有朋友赴美国探亲,他欣然赠与书法作品,取古人“灞桥赠柳”之意。朋友爱不释手,随身带到美国。不久即被美国一家私人博物馆看中,欲以重金收购。朋友一时难以决断,遂告知先生。张珂先生笑曰,秀才人情纸半张,何必美元闹心慌!
先生身居闹市,心静如水。时常有书法爱好者慕名找张珂先生学字,他从不以“大家”自居,在传授技法的同时,也不忘给予初学者们信心和鼓励。他常说:“书法无窍门,字帖为师,办法为临,态度为勤。”为此,他不惜自己出钱为初学者购买字帖,教者谆谆不倦,听众孜孜以求。
这就是张珂,人如其名,温润如玉。或许,对于具有高尚情怀的人而言,写字本身,就是他悲天悯人的生活态度的一种载体,也是他在滚滚红尘中守望理想的一种生存方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