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奠礼现已简化。安葬先一天下午,居丧之家安置灵堂,并请来乐队(俗称乐人、自乐班)。下午,孝男孝女排行,去祖坟“迎灵”。“迎灵”过后,又需“迎情”,即将客人们所带的纸品、蜡烛、挽幛等分头迎至灵前安放。晚上献饭,在哀乐声中孝男及死者长孙等,一面哀嚎,一面“捧案过眉”,将祭品分次献于灵堂,接着有司仪主持,按照由远到近的次序,呼叫客人奠祭。此时电影、录像或木偶戏已经开映,乐人们也在花蜡架前开始演唱秦腔折子戏,第一出必唱《祭灵》,80年代末还有请歌舞队演唱流行歌曲,同时也放映电视和电视录像。
出殡及埋葬 葬日,鸣锣召集邻里,按已定时辰起丧,抬起棺材后,孝男孝女一齐痛哭,将灵柩送出大门。现在极少使用传统的丧车,大多用汽车,棺材移上汽车后,孝男要“扯牵”布。灵车到村口或十字口,一人(亡人为男即由外家人,亡人为女即由娘家人)手举用黄或白纸裱过的瓦盆(其中些许纸正在燃烧叫金盆或银盆),在逝者的长子头上一晃,迅即使劲摔得粉碎,这叫做“摔纸盆”,纸盆在谁的头上晃过,就表示谁具有继承权。摔过纸盆后,车队才稍稍加速驶向墓地。
棺材置于墓穴后,送埋的邻居即铲土掩埋,这时乐队演奏唢呐,守孝的放声痛哭,直到人们叠起坟堆,哭声才渐止息。
“打怕怕” 旧习以为亡人入土,难免孤独,为了使亲人不致寂寞,三日之内,孝子每夜都要去坟里绕坟三圈,烧堆柴火,俗称“打怕怕”。
各种祭日
1.“七期”从逝者死亡之日算起,每七天祭奠一次,共需度过七七49天,表示七魄出窍之意。
2.百日:人死后100天,去坟上祭奠,届时孝子除服,也有在“七期”内除服的。
3.周年:共分三年,表示三魂出舍之意,前两个周年的纪念活动规模较小,只有到三周年时,主家要像埋葬时一样大肆铺排。三周年后,亡者牌位由“灵”位改写为“神”位。
这天的早饭通常是豆腐汤,午饭是传统的待客酒席。
本县婚葬习俗由来已久,其中不乏封建迷信色彩,建国初政府倡导移风易俗,已有根本改变。“文化大革命”中陈规陋习戒除净尽,人死之后不许穿白戴孝,不准大操大办。80年代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旧俗重演,且愈演愈烈,有权有钱之家,遇婚丧嫁娶,宴请宾客达数百人,小车成队,请客送礼成风。为此,政府曾三令五申,严禁丧葬婚娶大操大办,提倡丧事从俭,婚事新办。农村不少地方自发组织“红白理事会”,坚持勤俭节约办喜事。政府还提倡火葬,但城乡仍沿袭土葬,很少有人火葬。
上一页
[1] [2]
编辑: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