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地名专家葛慧老先生告诉记者,在一般西安人的习惯里,桥梓口指的就是从梁家牌楼路口到西大街的一小段,从梁家牌楼到五星街的一段,在旧社会是土地庙十字的一部分,大家一直习惯上也称为“含光里”,文革时改名为“红光街”。《类编长安志》《咸宁县志》记载,元明清时,也称这里为水池街、水池坊。
莲湖区桥梓口社区综治办副主任王理胜告诉记者,红光街后来还曾名“含光街”,但是由于和含光路容易混淆,这个名字不常被提起,现在,红光街、桥梓口的名字都使用着。
桥梓口有没有桥?
在隋唐时,桥梓口是长安城皇城内含光门街的一段。葛慧说:“隋唐时,含光门街是皇城西部的南北大街,因通过隋唐皇城墙含光门,而得名含光门街。现在的甜水井、桥梓口、大麦市街和洒金桥,均属于含光门街的范畴。从今天的甜水井街向北至桥梓口、大麦市街、洒金桥,住满了外国使节及其家属,唐以后他们大都成了当地居民。元代含光门已封闭,那时仍称此街为含光街。”
桥梓口为何要以“桥”为名?今天的桥梓口并没有桥的痕迹。很长时间以来,有关桥梓口名称的来历,老西安中一直流传着两种说法,一种是说,桥梓口的得名与明清时流经这里的通济渠有关;另一种说法则是,明末移建钟楼时,从此处修建一座木桥,以方便向钟楼上运输建材。
祖辈居住在北桥梓口(大麦市)、洒金桥一带的杨老先生告诉记者,他还记得,在他小时候,桥梓口、洒金桥的街道旁,有一条水沟。“水沟挺宽,沿着街道东侧修建”,73岁的杨老先生说:“解放前,流经桥梓口的这条水沟上,确实有桥。不过,那时水沟上的桥,也就是一座木板,有时没有木板,就用一截木桩搭在上面。”在杨老先生看来,桥梓口的得名,是源于这条水沟以及上面所搭建的木板桥。
杨老人指着眼前的街道说:“这条水沟,顺着北桥梓口、洒金桥向北流,经过各家各户的门前,一直流到北边的涝池里。北边有两个涝池,一个大涝池,一个小涝池,在现在劳武巷附近。这一带的地形,是南边高,北边低。如果稍微留意,就能发现,桥梓口和西大街十字地势较高,而顺着北桥梓口(大麦市)一路走来,到洒金桥,地势就越来越低了。”
不过,杨老人所描述的这条水沟,似乎并不是明清时期给西安城供水的通济渠。他告诉记者,桥梓口街道上的这条水沟,一直是用来排水的,水很脏,遇到下雨时才会有水,平时则基本是干涸的。
陕师大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的史红帅副研究员告诉记者,古时候,水渠、水道的功能,也是不断变化的,给居民供水的水渠,有可能在废弃后成为下水渠,根据文献记载,通济渠的干渠从西门进入城区后,沿着西大街向东流,在广济街向北,流入莲花池,虽然现在还没有找到通济渠支渠流过桥梓口、洒金桥的相关记载,不过,通济渠的支渠是遍布城区内的,流过桥梓口也是很有可能的。
有关桥梓口名称的来历,还有一种说法。北桥梓口的老住户丁旭告诉记者,儿时,他曾听大人说起过桥梓口地名的来历,他说:“明末,把钟楼从北广济街口移建到现在的位置。那时没有机械,由于钟楼比较高,一些重型的建材、特别是大木头,无法搬运上去,所以便修建了一个土坡,用来运输建材,土坡的最高处,连着钟楼的最高处。由于建材都是从西门运进来的,所以就沿西大街修建了土坡,土坡的开始点,就在桥梓口,坡似桥,所以这里被称作桥梓口。”
名称由来和通济渠有关
对于桥梓口名称的来历,葛慧先生认为,因移建钟楼而修桥(坡)的说法粗听有些道理,却经不起细细考究,他说,在古时,从桥梓口到钟楼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用不着修建那么长的坡或者桥。葛慧认为,桥梓口名称的来历,应该与明清时期流经这里的通济渠有关。”
史红帅也认同这一观点:“为了修建钟楼而建造长坡(桥)的说法,应该只是民间的一种传说。有关桥梓口名称的来历,目前还没有确切的文献记载,不过,与通济渠有关的说法,还是比较合理的。”
清《长安县志》载,明成化年间,为了解决西安城内的用水问题,引潏河水入城,开凿通济渠。葛慧说,通济渠从西安城的西门城墙进入城内,流经龙渠湾、白鹭湾、菜坑岸,然后沿西大街南沿向东引水,通济渠水一支流向钟楼、东大街还有一支向北流入莲花池。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