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县提水工程有两类:一为水井,一为抽水站。 水井 考古部门曾先后在县境内发掘出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时期17处遗址,其中关桃园、杨家店、刘家堎、侯家嘴、高庙村、双碌碡、翟家坡、桃园、小原等9处遗址内,发现有尖底瓶或其它残片。反映大约在6000多年前,本县先民为在深处汲水,已使用了这种汲水器皿,在地表以下水井类属中提水。 民国末年(1949),本县有畜拉、人推老式水车和吊杆提水水井1039眼,多分布于渭、千川道,灌溉农田2.364万亩。 塬区、丘陵沟壑区,多在村民聚居处掘井,井深达百米左右,用手转动辘轳提水;亦有在庄前、屋后、路旁、地头挖窖收拦雨水,供人饮用。清溪乡胥家沟、唐家原等村部分村民至今还吃窖水。“上了贾村原,吃水比油难”,是塬区人民饮水困难的真实写照。 1952年,农业互助组建立。川道地区出现了联户打井的局面。1953~1954年,杨家沟、阳平一带大搞“更新换代”,将原来老式木斗水车改为解放式水车(皮碗套铁管)。1958年,塬区在凿传绮土深井的同时,还挖斜坡漫道式直壁井、大锅锥凿土机井;村前、屋后、路旁、地头凿旱井和水窖;塬坡和塬下凿斜井、平洞、掏泉眼。 1961年,省水电工程局机井队,先后在贾村、李家庄、扶托、杜家凹、广福、南皋等6村各凿机井一眼,这是本县农村出现最早的一批电力机井。井深均在百米以下。广福、南皋两眼出水量小,其余四眼不仅供人畜饮用,且兴灌溉水利(贾村、扶托两眼,灌田各在30亩以上,至今不减)。1963年,阳平、宁王、杨家沟川道地区,改畜拉、人推解放式水车为电动水车;六十年代后期,电动水车又逐渐为电动水泵和潜水泵代替。 1970~1980年,是本县机并发展的鼎盛时期,10年间,建机井3184眼,占各类机井总数4565眼的69.7%;配套机井3272眼,占配套机井总数4494眼的73.4%;新增水泵和电机各3676台,装机容量30108.55千瓦;柴油机118台,装机容量1497马力。增加井灌面积13.61万亩,占井灌总有效面积20.6万亩的66%。10年内,先后淘汰、报废各类机井1013眼,其中大口机井295眼,深眼井129眼。 1981年,全县共有各类机井4271眼,其中配套机井4203眼,各类型号配套井泵3710台,配套井渠521公里,井灌总有效面积20.30万亩。 1987年底,全县共有各类水井3673眼(其中:机电井3434眼,人畜饮水机电井239眼);已配套机电井3631眼,占水井总数的98.86%;配套完好机电井3504眼,占水井总数的95.4%。井灌有效面积18.36万亩,占全县总有效灌溉面积49.52万亩的37%。 1988年,新打配套机井42眼,机井修复220眼,机井清淤120眼(其中机械清淤54眼),清淤方量263立方米。全年共投放机井修复、清淤、测改专款44.4万元。维修安装机泵59台。1989年底统计,全县共有各类水井3626眼(其中农灌机井3379眼,人畜饮水机井247眼),有效灌溉面积16.7万亩。 1982年调查,本县在机井建设中的弊病是:在已配套的4203眼机井中,有100眼机电设备遭受不同程度损坏;单井效益低;硖石、陵原单井灌溉面积仅18亩。金陵河川道大口井,单井效益31亩;42眼机井配套不合理:其中马力小而泵大或马力大而泵小的11眼,水足泵小或水小泵大的31眼;70%的机井,没有固定渠道;缺乏科学分析论证与求实精神;蟠龙公社地处孤塬,为金陵、千、渭河谷三面切割,塬谷高差100~160米。塬上地下水补给主要靠降水。而塬脚周围泉水,年排水量达430.17万立方米,地下水严重不足。1970~1979年,投资292.6万元,打深井175眼,其中报废39眼。有92眼水量不足(其中:27眼只可抽水5~20分钟,65眼可抽水20~90分钟)。慕仪公社洞坡大队,1973~1978年先后打机井14眼。其中9眼井深110米左右,干涸报废。1973~1975年,引进外地人力弓、大锅锥等打井工具,使用性能差,打了不少浅井和废井。蟠龙公社农具厂,1975年自制混凝土管1950米,供13眼机井作井壁管,结果11眼管破井塌,损坏率达84%。 1983~1986年,宝鸡市于渭河南岸、西宝公路南线以北,西自茵香河,东迄清水河区间内,凿深井12眼,进行南水北调,供应渭河北岸市区用水,造成马营镇的郭家崖、东星、明星、旭光4个村原有59眼农用机井(一般民用水井未计入内)水位普遍下降。大口井水位下降2~3米。明星村的14眼机井报废4眼。 1985年9月,全县有260眼机井设备被盗,占当年机井总数3653眼的7%。 1987年,县水利部门对虢镇川道地区地下水作了调查:这一地区地下水年可开采量为1148万立方米,工业、农业及生活用水,年开采量已高达2656万立方米,超采|倍多。致使这一地区农用潜井基本干涸;中深井普遍达不到设计出水量。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