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本县北首岭遗址挖掘证实,早在7000多年前,先民使用石铲、石刀、石斧、骨铲、角铲、角锄、骨镞、角矛、石凿、石磨等手工工具,进行农业、狩猎、渔猎生产活动。此后,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青铜和铁的发现,到战国末期至秦汉之际,县境铁制农具铲、杈、镢、锸、镰、口铧等(1972年八鱼乡韦子沟出土文物,现存县文博馆)使用已较为普遍,传统原始生产工具渐被淘汰,唐、宋、元、明、清历有更替。迄今,县境传统农业生产手工工具可分如下6类: 耕种工具 犁:古称“耒耜”,始于西周。《诗·周颂·良耜》有“畟畟良耜”之载。用途广泛,除耕外,尚可开沟、起垄播种。现在犁有木质和铁质之别,按用途有步犁(俗称笨犁或铁辕犁)和独犁之分。步犁由犁辕、犁身、犁键、犁铧、逼土、扶手、拖头组成,除辕、铧、逼土系铁质外,余均木质。另有改良新式步犁,结构同老式步犁,全系铁质,唯犁铧采用机引犁铧,翻土优于老式步犁。步犁须两畜曳引,可深耕、开沟、起荃,耕深3~5寸;独犁全系木质,除无逼土、拖头外,余与步犁结构相同,独犁轻便灵活,耕深1~2寸,一畜即可耕作,主要用于小麦播种。 耱:用柔韧灌木枝条编成,用畜力拖引(近年有手扶拖拉机拖引),起碎土、平整和保墒作用。 耙:木质长方形横架,下装铁质耙齿,齿距二寸,参差不相同,畜力牵引,可碎土及疏松土壤。 收获工具 镰刀:始于秦汉之际。今镰刀有麦镰和柴镰之分。麦镰(又称刃镰)刃长约30厘米,宽约4厘米,刃薄而锋利,装在木质镰把(俗称肘肘,呈直角形,把弓曲))上,多用收割小麦、荞麦;柴镰镰刃呈月牙形,安装在木把上,较麦镰耐砍,用途广,可刈割柴草及秸秆较粗农作物。 梿枷:为古代农家最早脱粒工具。用拇指粗灌木枝条同葛藤或皮条编结成筏状,长约33厘米、宽约16厘米,装一长柄上,两手持之,捶打谷物。现已很少使用。 碌碡:用石凿成圆柱状,直径约50厘米左右、长约60~70厘米。分两类:表面光滑者用于碾光麦场使用;表面凿成深约1厘米横沟者,用于碾压脱粒,套以木质框架(俗名“簸枷”),畜力牵引,日脱谷物数百乃至千斤。今多用小型拖拉机牵引。 杈:麦场用具,多用于挑移麦草。木质,有二、三、四股之分。二、三股杈,以树干自然长杈经人工压制加工而成;四股杈分杈头、杈把,杈头用柔韧枝条加工后,再安一长柄。近年多为铁质,木质日少。 木锨(俗名“扬恰保郝蟪镁撸糜谝贫甘场瓮恰 簸箕:柳条枝编织而成。主要用少量粮食簸扬,以取弃杂物。 刮板:用约1米长、20厘米宽木板(厚约3厘米)安以长把制成,主要用于收拢碾打后粮食。 麦钩、铁杈:均铁质、两股,安一长木柄。麦钩,双齿弯曲为钩状,用于钩动麦草;铁杈,齿直微弯,用于撂麦捆或向高处撂麦捆。 扫帚、筛子:分别用竹子扎和竹条编成有许多小孔的器具。扫帚,用以清扫场上粮食;筛子,用于筛汰杂质。 风车:木料制作,手摇风轮,可将粮食和尘土分离开来,功效倍过于簸箕。 运输工具 背篓(俗称背斗):竹篾编就,负于肩上,可盛谷、玉米、红薯及蔬菜、柴草等,用途极广,至今沿用不衰。 背架:木料制作,可荷于肩,搬运麦捆、玉米杆、柴草等。川塬区少见,丘陵和山区较普遍。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