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汉初平四年(193)到1989年,共1796年中,县城发生大风加冰雹120年(次),平均13年出现一次(注:历史资料难免有漏)。 1955年至1989年这34年中,出现大风日72次(风速≥17米/秒),平均每年2.1天。最多是1962年曾出现过8个大风日,1956年出现过6日,1980年出现过5日,其它年份都在4日以下,只有8个年份没有出现大风日,总趋势是逐年下降。六十年代最多,平均有3个大风日,八十年代年平均为1.4个大风日。大风多出现在3~9月,以6、7、8月最盛。在这34年中,6~8月出现过51个大风日,占总日数的71%。10月至次年2月本县未出现过大风日。民间有“热生风、冷生雨”,“天旱多怪风,夏伏高温多大风”之说。大风(含时阵性大风)多伴有暴雨或冰雹。 本县从5月中旬到6月中旬,常常出现来此西北方向的干热风(是一种高温、低湿、伴有≥2米/秒以上风力的气象灾害),群众称为“火风”,1955~1989年共出现过119次,其轻型96次,占81%;重型23次,占19%。平均每年3.5次,六十年代年平均为5.6次,1962年多达12次,八十年代下降,年平均仅0.6天(见附表)。干热风导致小麦植株蒸发量增大,体内水分失调,茎叶凋萎,呈现干尖、黄叶、颖开、灌浆不足、青枯逼熟、千粒重大大降低,一般会造成夏粮减产5~10%,天气越旱,生育期越推迟,干热风发生越早,危害尤为严重。 1955~1989年,境内共发生局部性冰雹25次,年均0.74次。北部丘陵区为冰雹多发区;西部山区几乎每年降雹,但危害面积不大;渭河南地区雹灾较少;川道和原区降雹次数虽少,但危害惨重。冰雹的出现往往伴随雷雨大风,而且在风向、山峰、河流的作用下,形成了“雹打一条线”的规律。县域冰雹较多来此西北方向、关山山脉,自北向南或自西北向东南侵入,危害区域多在本县大冰川以南,牛头山至千阳岭之间,吴山脚下,千河两岸,甚至波及渭河以南地区。 汉初平四年(193)七月,右扶风诸地,雨雹如斗,大风拔树。 北魏太和二年(478)八月十三日,雍州赤风。 北魏景明元年(500)七月,雍州雨雹、暴风。 北魏正始元年(504)七月,暴风拔树毁屋。 唐贞元元年(785)七、八月,大风拔树。 宋绍熙二年(1191),大风,毁屋,拔树,伤人无算。 明洪武五年(1372)五至七月,雨雹数次,麦豆遭灾。 明洪武七年(1374)六月,雨雹,为害田禾。 明天启四年(1624)九月,暴风,自西南来雨,蒙蒙如海,冰雹随至,大者如拳。 清顺治九年(1652),夏,雨雹。 清顺治十年(1653)六月,降冰雹,积尺余,旬不消,草木如届隆冬。 清顺治十一年(1654)七月,雨雹。 清顺治十二年(1655),夏,雨雹,伤稼。 清顺治十八年(1661)四月二十日,宝鸡大雨雹杀禾。 清康熙四年(1665)正月,大风,秋降雹,大如斗。 清雍正七年(1729)七月十六日,异风卷沙雾二道,一上大下小,一下大上小,两尖相接,盘旋自城西转东而散,有顷,飞沙雨、麦。 清乾隆十一年(1746)五月,宝鸡雨雹。 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四月壬子,雨雹伤麦。 清嘉庆元年(1796),凤翔府诸县雹灾。 清嘉庆十九年(1814)三月八日至二十四日,宝鸡雹。 清嘉庆二十年(1815),宝鸡雹灾。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三月二十四日,降冰雹,大如鸡蛋。贾村、陵原、金陵川道尤重。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