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涝灾害主要是由连阴雨和暴雨造成。 公元前400年到1989年的2389年间,全县共发生雨涝336年(次),平均每7年发生1次。公元6世纪后,雨涝次数明显增加,601年到1989年的1388年中,共出现雨涝284年(次),平均4.9年发生1次。二十世纪的89年中,共出现雨涝225年(次),平均每5个月发生1次,几乎高于6世纪以来平均值的12倍。 1955年至1989年这34年中,共发生雨涝208次,平均每年6次,其中短期连阴雨141次(连续降雨5~7天,中间有1天微量降水),占雨涝的68%;中期连阴雨60次(连续降雨8~15天,中间间隔有两天微量降水或阴天),占29%;长期连阴雨7次(连续降雨15天以上,中间间隔有3天微量降水或阴天),占3%。降连阴雨季节多在秋季,34年中,7、8、9月共出现连阴雨98次,占47%;夏季4、5、6月共出现61次,占30%;冬季10、11月共出现43次,占20%;春季3月有6次,占3%。7次长期连阴雨都在秋季。 连阴雨对农作物的危害,因季节不同而程度不同。春季,会影响适时春播,推迟出苗、生育期,加大病虫害发生率,造成小麦、油菜等作物泡花、灌花,授粉率低,或大面积倒伏,造成大幅度的减产;夏季,会直接妨碍收割、碾打,使成熟的小麦生芽,降质减产;秋季,会造成气温急骤下降,对棉花的裂铃、吐絮、收获不利,且烂桃、落桃严重,辣椒、烤烟不能正常成熟,夏玉米、高粱、谷子和豆类作物过早结束灌浆、籽粒不饱,甚至生芽、发霉。 1955~1989年共发生暴雨(日降水量≥50毫米以上)33年(次),几乎每年1次。五十、六十年代各6次,平均每年0.6次;七十年代8次,平均每年0.8次;九十年代13次,平均每年1.3次(详见附表)。暴雨一般发生在6、7、8、9月,其中7、8两月最多。特征是时间短、强度大、危害严重。 秦武王三年至昭王三十四年(前308~273)期间,有五年(前308、293、283、281、273)因降大雨,泥沙流失,渭水混浊呈赤色数日。 秦二世二年(前208),关中,七月大霖雨,至九月。 汉文帝元年(前179),关中多雨,积霖至百日而止。 汉昭帝始元元年(前86),关中,七月大雨,至十一月,渭桥绝。 汉初元中年(前46),雍,大雨,坏平阳宫垣。 汉成帝建始三年(前30),夏大水,三辅霖雨三十余日,山谷水出,凡杀四千余人, 坯官寺民舍八万三千余所。 汉光武帝建武二年(26),是岁,大水。 汉光武帝建武三十年(54),关中,五月,大水。 汉光武帝建武三十一年(55),关中,五月,大水。 汉殇帝延平元年(106),九月,渭水盛涨泛溢,伤秋稼。 汉献帝初平三年(192),春,关中连雨六十余日,太阳不照,霖雨不断,雾气交侵。 魏明帝太和四年(230),关中西部,八月,大雨三十余日,栈道断绝。 晋武帝咸宁三年(277),宝鸡,九月,大水。 晋元康八年(298),九月,雍州水。 北魏太安五年(459),九月,雍州大水。 北魏太和六年(482),七月,雍州大水。 北魏太和八年(484),四月,雍州暴雨。 唐武德元年(618),关中,秋雨。 唐武德六年(623),关中,秋,久雨,少阳。 唐武德七年(624),关中,八月,霖潦,饷道绝。 唐贞观十五年(641),关中,春霖雨。 唐显庆元年(656),关中,八月淋雨,更九旬乃止。 唐咸亨元年(670),四月,雍州大雨雹。五月十四日,连日澍雨,山水溢,溺死五千人。十月庚辰(28日),雍州雨雹。 唐永淳元年(682),关中,六月雨,麦涝损。 唐武则天长安四年(704),关中,九至十月,昼夜阴晦,大雨雪,凡阴一百五十余日。 唐开元十五年(727),是秋,六十三州水。 唐开元十六年(728),关中,九月,久雨害稼。 唐开元二十年(732),关中,水害稼。 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关中,秋,久雨害稼,谷贵。 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关中,九月,大雨雪,稻禾偃折,又霖雨月余,道路阻滞。 唐天宝五年(746),关中,秋,大雨。 唐天宝十三年(754),关中,秋,大霖雨害稼,六旬不止。 唐上元元年(760),自四月雨至闰月末不止,米价翔贵,人相食,饿死者委骸于路。 唐广德元年(763),九月,关中大雨,平地水数尺。 唐大历六年(771),关中,八月连雨。 唐大历十年(775),关中,四月甲申(25日),大雨雹,暴风拔树。 唐大历十二年(777),关中,秋大雨,水害稼。 唐贞元十年(794),关中,春霜雨,罕有晴日。 唐永贞元年(805),关中,八月霖雨;九月久雨。 唐元和六年(811),关中,七月,霖雨害稼。 唐元和八年(813),关中,六月辛卯渭水暴涨,毁三渭桥,南北绝济一月,时所在霖雨,百源皆发,川渎不由故道。
[1] [2] [3] 下一页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