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县山地由秦岭北麓山地和陇山南麓山地组成。 秦岭北麓山地,在县南部,东起蜀仓乡,西至胡店乡,东西长约48公里,南北宽约0.4公里,总面积538.2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17%,人口密度13人/平方公里。秦岭因系大断层,其北麓山势陡峭,形成千崖竞秀的壁立山峰,座座峰峦东西绵亘,河谷狭窄,河流短促,急流瀑布壮观。海拔1200~2706米。山体多由花岗片麻岩构成,岩石结构粗,形成早,风化严重,表面有不同程度风成的黄土、准淡栗钙土或红色土。其主要山峰自西向东有: 高山梁;胡店乡仙尤村境内,县城西约150公里。海拔1220米,南高北低,土石山,植被好。有森林400余亩,耕地30余亩。因山梁高大,故名。 庙王山:坪头镇安平沟南,县城西南约50公里。海拔2360米,南高北低,土石山,植被好。长有林木和竹子,盛产猪岑、玄参等药材;有豹、野猪、獾、熊等。因山顶有一庙宇(后因失修坍塌),故名。 佛头山:坪头镇南,县城西约44公里。海拔1566米,石山,四面低而中间高。少有森林,盛产玄参。因山形似佛头,故名。 卧牛山:坪头镇码头村境内,县城西45公里。海拔825米。形似一头卧牛,故名。 尖山:甘峪乡尖山村境内,县城西南45公里。海拔1099米,东面石崖陡峭,其余三面均为陡荒坡。植被较好,有耕地381亩。因山尖陡得名。 曹家沟梁:晁峪乡境内,县城西74公里。海拔1148.8米,黄沙、石山。沿东西有一条湾,其余为荒坡。耕地150亩。因曹姓居此,故名。 斗低山:晁峪乡境内,县城西南50公里。海拔953米,土山,耕地450亩。因山形似倒置斗,故名。 宋家山:八鱼乡境内,县城西南约30公里。海拔2066.7米,土石山,南高北低,草灌丛生。因宋姓居住,故名。 龙床山(又名玄台山):八鱼乡境内,县城西南约22公里。海拔1776.9米,土石山。孤独奇峰,壁立千仞,形似蒸甑。峰顶有一平台约百余平方米,庙宇二栋,草灌丛生,奇松四围,云雾缭绕。因有龙床庙,故名。 丹阳关:八鱼乡境内,县城西南约17公里。海拔1501.8米,土石山,南北条形,少有林木。传说山上原有丹阳庙,故名。 九龙山:县槭西南约20公里,东邻清溪乡店子村,西连八鱼乡杨家庄。一峰独立,如一巨墓冢,高约300米,周围九山环拱,脚下马尾河相托,由山底到山顶有庙9座(建国后拆除),顶端为玉皇宫大殿。 相传,古时有一神仙死于此,墓冢逐年变大,似有堵塞马尾河之危。百姓为免水患,在山中修庙烧香供奉,后来山不在长,百姓安居乐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青石板:清溪乡雪山洞七石盘沟南,县城南约20公里。海拔1800米,草灌丛生,植被较好。因山脚有一大青石板,故名。 庙儿岭:清溪乡雪山洞境内,县城南约25公里。海拔1786米,石山,植被好。产麝香。因有古庙,故名。 杏树岭:磻溪乡与天王镇交界处,县城东南约20公里。海拔1179米,石山,植被好。因杏树多,故名。 铧山:磻溪乡上河村,县城东南37公里。海拔2218米,遍山石堡林立,林木茂盛,杂草丛生,藤条密布,难以攀登。西壁石岩裸露,形似犁铧,故名。 草坪山:磻溪乡张上原境内,县城东南10公里。海拔1297米,遍山橡木林。山上有庙宇。因多长草,故名。 石塔山:磻溪乡上河村,县城东南37公里。海拔1944米,南高北低,山上有庙、铁碑、石人,1958年大炼钢铁中被毁。植被好,多产猪岑、葛蒲。因山上石人远看似塔,故名。 青峰山:天王镇八庙村南,县城东南约47公里。海拔2242米,东西低,中间高。青松雄伟,山峰秀丽,四季常青。旧志载,山上唐代建有青峰禅院,春夏游人不断。 高石嘴:天王镇十二盘境内,县城东南约25公里。海拔1228.4米,石山,南北走向,植被较好。因山顶有一大石,故名。 阴消湾:天王镇朱家坪境内,县城东南约40公里。海拔1848米,石山,东北与西南走向,植被较好,沿用名。 杏树岭:位于天王镇伐鱼河至草坪山之间,县城东南约20公里,山势西高东低,海拔1129米。土石山,植被较好。清末,以山上杏树茂密取名。
[1] [2] [3] 下一页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