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居住
一般习惯是3间宽的庄基,多为南北走向,房屋大都是砖、木、瓦、土结构,拱脊形,附设厢厦,有的贫苦人家居住茅草房。在渭河北顺崖子一带,依塬而居,多住窑洞。过去富户人家,住房比较讲究,一般都是3椽4进的四合院,其顺序是:门房、二门楼、两对面厦门、厅房、座房,结构严密,浑为一体。有的为防“匪”,还布设“瞒天网”,北塬一带,还给房屋下挖地道,穷人盖不起大房者,盖厦房,在渭河南沣西和钓台一带,穷人买不起瓦,多用韭泽滩的碱土合成泥磨房顶当瓦防雨。也有住草房、庙宇的。
解放后,居住条件逐渐改善,到了60年代,再也没有人住茅草棚,房屋的式样虽在某些方面还保留过去的痕迹,但结构布局已与过去不大相同,人们除追求美观好看外,还追求使用价值,多以3椽砖、木、土的拱脊为主。到了80年代,有人开始使用砖、钢筋、水泥建平板房或二层楼房,而且式样、质量越来越讲究,与城市房屋基本无异。
六、用器
传统习惯的用器分为家具、器皿和其它。
普通人家大都有小饭桌、板柜或银柜、箱子、端箱、木梳匣、条凳和方凳(也称杌子)。有些较富裕的家庭,在厅房设置一大方桌(称八仙桌),有的桌子上还刻有精巧的花纹。圈椅也称太师椅,常用在逢年过节供奉和待客用。睡的为土炕,铺芦席。
器皿主要有:瓮、缸、盆、罐、氽、锅、笼、风箱、案板、碗、碟、笊篱、箸笼等。瓮多用于盛米放面,缸盛水腌菜,盆揉面调菜。吃饭用碗、碟(碗分大老碗、小碗等),做饭、烙馍用铁锅(锅分为矾锅,黑老洼锅,尺八、尺六小锅和鏊锅等)。烧火用风箱,切菜擀面的案板一般用软枣木、梨木、杏木、柳木等。竹笊篱、箸笼罐均为竹编。
解放后,家庭用器逐步发生变化。50年代,有的家庭开始用暖水瓶(称电壶)、手电筒、马蹄表。到了60年代,自行车、缝纫机等中档用品开始进入农家,也有的家庭用摆钟、挂钟等。其时,主要家具有大衣柜、高低柜、小立柜、写字台等。到了80年代,开始使用组合柜,青年人已开始睡钢丝床、席梦思床,床头的式样也在不断变化。漱、洗、饮、食的器皿也以搪瓷、塑料等代替陶、铜、铁等。70年代初,开始使用收音机、收录机、电视机、电鼓风、电风扇等,并逐步普及。
七、礼节
清代,民间晚辈见长辈,故人之间相见要行拱手礼(即搭拱);女子走娘家,临行前要给公婆行跪拜礼(叩头),到娘家要给生身父母行跪拜礼。民国时期,日常礼节稍有变化,生意人依然行拱手礼,但一些做公务的人开始行握手礼,学生见老师行鞠躬礼,学徒初次见师傅要行跪拜礼。出门向陌生人问路或请教,要根据年龄称呼(如“老叔”、“老哥”、“老婶子”、“嫂子”等),最忌讳的是白搭话。赴宴坐席俨然有序,要按赴宴者尊贵辈数高低及与主人关系密疏程序进行,一般是先从尊贵者,辈数高的,关系最密的开始。
解放后,行跪拜、拱手礼已很少见到,在乡村打招呼问好依然如旧。城里工作的人见面握手已很普遍。学生中的少先队员见老师行队礼。不是少先队员的行鞠躬礼。
八、代步工具
晚清到民国初期,出门主要交通工具是牲口、木轮大车,富户有轿车。到了民国二十年(1931)左右,城里的部分生意人或乡下的一些富裕之家,始用自行车。在陇海铁路通车后,又兴起了东洋车。
50年代初,农村一些个别人也开始使用自行车。进入60年代,自行车数量激增,农村虽不普及,但在外工作的,几乎都有自行车。自行车到70年代,尤其进入80年代,城乡户户有自行车,并追求小型、名牌、轻便。还有一些人有摩托车、轻鳙,个别人还有小汽车。
上一页
[1] [2]
编辑: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