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殡葬礼俗较前简便,“行礼点主”绝迹,但砖砌墓,请唢呐队送葬风气极盛,并有立墓碑,唱大戏,放电影,诵葬经,送花圈、亭子、斗子、转灯、筒纸、彩旗者,耗费甚大。故农村有“不吃阳间饭,家产分一半”之说。
1966年前,土葬即在土改时分给自己的土地里选择坟地,墓堆以辈份大小为序燕翅形排列。1967年后,除个别村因地理限制难以实行公坟外,全县大部分地区以村组为单位,划出公坟地。
四、喜庆
1.做满月。凡生下第一胎,或前多女胎此为男胎者,则做“10天、20天、满月”。满月日,亲友携礼登门,赠以衣物、“百锁”钱;孩子舅家携“双圆圈礼馍”、布老虎前来贺喜;邻里好友合买衣物或一面小银牌送去,主家设宴款待。是日午,由长辈人将婴儿抱至大门外(俗为“闯道”),若遇一所谓福大命大之男(主要指该人膝下男孩多),则将婴儿交给一抱,该男赐予婴儿零钱,随即被邀入宴席作客,有的被孩子拜为“干爸”、“干大”。
2.做生日。一般人从55岁至迟60岁开始做生日。每年一次,亲友送寿礼、寿馍、寿糕贺寿,主人待以酒席。富户则唱戏,放映电影,念寿经。
3.合龙口。老年人的寿棺材在木工做至合龙口时,亲属携鞭炮、红布等礼物前往祝贺。中午鸣放鞭炮,红布覆盖棺材。
4.贺仕途。清代,本县人凡考上“秀才”者,全村贺喜;中“举人”者,知县前往祝贺。民国时,高小毕业、中学毕业后,学校给家庭送喜报,张榜祝贺。今有学生考入大学或中专,邻居、亲戚则前来祝贺,有的还赠送物款礼品。
五、礼
1.行礼。清代,本县礼节为“作揖”、“磕头”。民国时,人们相逢互抱拳作揖,对长辈仍行“磕头礼”。逢年过节、庆寿,晚辈向长辈作揖、磕头。辛亥革命后,学校改为鞠躬、敬举手礼。农村仍行磕头礼。建国后,磕头礼逐渐淘汰。近年来,除丧葬、祭祀外,已近绝迹,改为互致问候。职工、干部则普遍行“握手礼”。
2.送礼。一般探亲、访友携带“糕点”、“糖果”之类。遇婚娶、满月、祝寿则蒸花馍为礼。有全、半礼之分,全礼馍40个,半礼馍20个。主人收礼时退4~6个,称“回盘”。丧葬礼送圆形大馍,又称“献的”,12、9、6个不等。主人收礼时退1~3个,亦称“回盘”。清代和民国时,私塾学校学生逢冬至日给先生送一份挂面,逢腊八送1升米,作为尊师之礼。
上一页
[1] [2]
编辑: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