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民俗风情>>正文
宝鸡市麟游县民间传说介绍
2011-10-25 18:52:09  来源:三秦游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 更多
    一 王十万置不全
    麟游、乾县、扶风交界处,有一条沟,沟里有条小河,以水为界,西北面属麟游,东南面属乾县、扶风。相传在很久以前,沟坳里住着一家王姓富户,家财万贯,田连阡陌,人称“王十万”。沟以人名也就叫王十万沟。这王十万却为富不仁,平日出佃土地,放高利贷,收租讨债时,大斗进小斗出,对穷人十分苛刻,在磨子上揽粮添斗,在槽上拉牛顶账,逼得穷人流离失所,家破人亡。而王十万自然是愈来愈家富,称霸乡里,为所欲为。
    王十万想要置一百条铁扁担,修72台水磨。说也奇,铁扁担补够百数,就要损坏一根,无论如何努力,总是添不够一百。72合水磨也常出事,修好这个,坏了那个,总是不能全部运转。人都说“王十万也置不全”。
    有一年大旱,禾苗枯槁,穷人心内如焚,而王十万却得意的说:“管他天旱不天旱,只要我的72合水磨转”。光阴荏苒,已到深秋季节,一日有一老头身着破烂单衣,形容憔悴,到王十万门前讨饭,站立多时,也无人施舍。王家还大骂道:“穷鬼,快走开!别沾污了我家的门庭”。并放出恶狗撕咬老人。这种情景被王家雇用的在厨下烧火的小女孩看见,她心中非常难受,便偷偷地给老汉送了些饭菜。老汉临走时,对这个聪明善良的女孩说:“这家人太可恶了,上天要给他们降下大祸。你要留心,如果明天大门口石狮子的眼睛红了,你就快骑上去,就可以免祸,否则,灾祸难免”。言罢而去,小女孩牢记在心。
    第二天中午,女孩就特别留心,当她发现石狮子的眼睛果然红了时,她便立刻骑了上去,忽然响声大作,如天崩地裂,雷电交加,大雨倾盆,弥天洪水奔腾咆哮而来,小女孩骑着石狮子越过水头,安然无恙。而王十万全家人口、牲畜、财产屋宇全被凶猛的洪水冲去,只留下一个石臼。
    星移斗转,不钔又过了多久,人们才发现了石臼的秘密。凡是经过此地的来往客商,要利用这一石臼喂牲口时,不管倒进去多少干料,牲口总是吃不尽,最后只得装走,而装也装不完,人们这才发现,这石臼就是王家“聚宝盆”。于是,有些贪婪的人就想将石臼据为己有,但到当地一看,石臼却不见了,原地压下去的土坑,深约2尺,且是新迹,宛然可辨。
    二 康娘娘自缢五将山
    麟游县城西南四十里与岐山县接壤处的南庙底村境,有一山名曰“五将山”(现属本县良舍乡),山脚下有“康娘娘坟”。相传东汉光武帝刘秀领兵北征至此,兵败迷路,深夜不得出。登山望见灯火。遂循灯光而去,至一山庄(今康家沟),庄上有一家仅寡母弱女二人。这时,刘秀已人困马乏,饥肠辘辘,他便借宿求食。善良的农妇,使其女入灶为炊。女十六七岁,聪明伶俐,很快便做好了家常便饭,野菜素食。刘秀饥不择食,倒觉甜香可口。等到他狼吞虎咽吃饱之后,才发现此女明眸皓齿,俊秀端庄,于是顿生爱慕之心。便向老妇人诉说了自己的身世,当询知此女尚未嫁人时,即向老妈妈求亲,谁料她推诿说:“村妇只此弱女,甚加疼爱,凡事不忍拂其意,婚姻大事,须她自己作主”。遂唤女当面询问,女初腼腆不语,只弄衣角,经再三催问,方含羞道:“女惟母命是从,母可则可,婚姻大事,一成定约,必不容悔,郎意如坚,母其主之”。刘秀发誓道:“患难定亲,义无反悔,纵然南面称王,亦不食言”。遂当母面,二人互赠信物,作为日后相认标记。一宿无话,翌晨拂晓,刘秀便匆匆离去。
    光阴荏苒,刘一去十余年,音讯杳无。其母病逝,女含辛茹苦,操持家务,急切盼望刘一秀的消息。刘秀戎马倥偬,南征北讨,及之削平群雄奠都洛阳,面南称帝以后,一因政务繁忙,无暇及此。再因后宫千万佳丽,竟把那康家女儿忘得干干净净。一日翻理旧物,偶见康女赠物,睹物怀人,即差五个将军,轻骑简装,带护从火速接康女到京都聚会。
    康女一见信使,怆然生悲,自念将年逾三旬,红颜已老。难与后宫众多艳姬争宠,且帝王多喜新厌旧,今日的光武帝怎能再是昔日落魄后信誓旦旦的刘秀呢?她愁肠为结,自觉前路茫茫,竟悬梁自缢了。
    五将军见康氏自缢,回京后无法向光武皇帝复命,恐惧万分,遂一同自杀于山坡。刘秀得报,亦大伤感,特命在原地厚葬康女和五位将军。康娘娘墓至今犹在,五将军也奉旨建庙以祀,此山即名五将山。
    三 童养媳羽化羊引关
    麟游县两亭镇南20里处有宝玉山,又名羊引关,此地为麟凤交界,重峦迭嶂,林木蔽日,形势极为雄伟,在东西向的崇山峻岭中,有天然罅隙一壑,约高数丈,宽三丈,宛如人凿,为凤翔去麟游、灵台的必经关隘。
    相传过去有长武贫家幼女,卖给凤翔某家为童媳。受尽煎熬,无论冬夏都要赶上羊群放牧,冬天寒风刺骨,夏日酷暑难当。回家后也只能喝两碗稀菜汤,去羊圈旁的小茅屋中安歇。隆冬大雪,寒风透屋,无衣无被,冷冻难耐,只能和羊住在一起。婆母还要她晚上捻毛线,稍不如意,非打即骂,可怜的女孩只好忍气吞声,以泪洗面。
    一天,有只老母羊走路腿跛。婆母责怪她放牧不经心,她又挨了一顿打,连菜汤也不给喝,被罚通夜捻毛线。她捻着捻着,饥饿难支,眼睛怎么也睁不开,忽然,好象有谁用力推她,她醒来一看,原来是跛腿的老母羊,以角触她,并将头不断向门外摆动,示意让她出门,她就开了门,羊也跟着出了门,并抢走在她的前面,头不断向北山摆动,走几步停一下,望着她摆头啼叫,她感到茫然,站着未动,羊却转到她的后边,用头推她向北去。此时她才悟出羊是叫她向北走,于是她向着家里掉了几滴眼泪,把手中毛线一端拴在门外树上,边走边绽,跟着一直向北走。
    羊在前面带路,她艰难的跟在后边。她时而落后了,羊便停下唤她,等她赶上,又一同走。拂晓时,已抵林木笼罩的宝玉山下平坳。毛线也放完了,她委实也走不动了,只得坐下休息,羊也卧地不再前行。
    她抬头望天边的残月和稀疏的晨星,心潮起伏,感到无比的寂静和孤独,山风掠过她的发际,吹落了脸上的颗颗汗珠。此时,她感觉心旷神怡,逃脱了苦海,脸上露出了笑容。
    她看见三个女孩子穿着红花绿叶的衣服,手拿着松柏枝,拉着她的手说:“小妹妹,你太可怜了,我们引你到一个好地方去,在那里不挨饿受冻,可以自由自在的生活”。
    天大亮后,一个上地的农民路过此地,发现石头上坐着一身着破衣,披发赤脚,端庄俊秀的女子,走近问话,发现她已停止了呼吸。
    于是羊引来坐化宝玉山的少女,成了神仙,这个消息不胫而走传至邻近各县。
    好心的人们收殓了她的尸体,并在她坐化的地方修庙、塑像。定于每年七月七日为祭祀庙会。此后,这宝玉山便香烟缭绕,四乡朝拜的香客经常络绎不绝,于是,宝玉山又叫“羊引关”,并在关上盖了阁楼,挂上了刻有“羊引关”三字的石匾。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
三秦影像
更多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1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内网友交流QQ群:
三秦游群①:3532197   三秦游群②:24288209
三秦游群③:81817349  三秦游群④:70760386
陕西省外网友咨询QQ群:
三秦游群⑤:146721821 三秦游群⑥:146721821
三秦游群⑦:146722016 三秦游群⑧:146722047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陕ICP备075012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