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节 俗称十月一,家祭例日之一。民间多于是日换穿棉衣,谓之换季,故亦不忘先祖。旧俗是日祭祖,除奠水酒菜肴饭食外,并焚烧纸钱、冥镪、冥衣,俗呼“送寒衣”。
冬至节 冬至日,俗称“鬼过年”,为民间家祭例日之一。民国时,民间多在是日礼拜先生,送暖鞋等,以示敬意。现已不被人们所重视,更不铺排设祭。
腊八节 腊月初八,早饭各家普遍食极稠的豆子小米粥,入以调料,佐以豆腐、肉丁、蔬菜等,俱名腊八,亦称“腊八粥”。
此日,民间多将腊八粥涂在果树上、墙壁上、门楣上,并特意让鸡、狗饱食一顿腊八粥,意取祝愿来年事事吉祥如意,五谷丰收。
人们多于前日晚,在院子中央放一碗水,内浸一只辣把(即辣蒂,取“腊八”之谐音),来日清早观看冰凸起的方位,以卜何方丰收。现在,此俗仍在农村广泛流传。
灶王节 腊月二十三,俗称“祭灶”。传说为灶君升天日,民家于是夜祀之。祭品为干粮、灶糖等,还要给灶君的马奉献草料,同时陈设香案。俗以灶君为一家之主,每年此日,灶君必升天向玉帝面奏一家人之善恶。唯恐背舌指责,故先以灶糖胶糊其口。
旧时民间多有稀男欠女者,为使孩子平安成长,常祈求灶君保佑,多许以猪、羊、鸡酬惠神恩,谓之“寄保”。待孩子长至12岁,便要赎身,于此日或杀猪,或宰羊,或献鸡,以酬前诺。意为酬谢神灵已毕,愿心已了,将孩子领回来自管。此日,亲友乡邻多来相贺,以衣、帽、鞋、袜为贺礼,兼为被赎身孩子搭红、鸣放鞭炮,主家须置酒肴款待贺客。此俗今渐少。
除夕 腊月三十(小月二十九)。是日,置香案,祀神主,贴对联,请门神。薄暮祭祖上坟,全家化纸叩拜。晚上,长者给小孩分赐年岁钱,俗称“坠命钱”;少辈为长者把盏敬酒,共同操箸享肴。全家围坐至深夜,有的通宵不息,谓之“守岁”。乡亲间多好聚集畅饮,妇女忙于来晨饭食。当晚起,各村锣鼓喧天。现在祀神祭祖已废,然“守岁”之俗仍存,给孩子赐散年岁钱之举益盛。
上一页
[1] [2]
编辑: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