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驻县部、省、市属企业
县境有部、省、市属大中型企业17家,其科研成果和新产品在国内外处于领先,并打入国际市场,为国家换回大量外汇,为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作出了贡献,记载如下。
部属企业
一、渭阳柴油机厂
渭阳柴油机厂是国家机械委领导、以生产柴油发动机为主的大型国营企业。有科学技术人员613名,其中从事科研工作的高级工程师、技师和技术员92名,建厂至1989年科研和技术改造项目28项。
1966年,对4000吨压铸机及大型压铸件气门盖进行设计和试制生产,1973~1976年经过调试和工艺试验成功,生产效率比原来提高2~3倍,每件产品净重比原来减轻2公斤。同年又将丝锥攻螺纹为光孔装螺柱,提高生产效率两倍,每年节约资金4.4万余元。
1968年,应用高速柴油机碳氮共渗齿轮新技术,生产效率提高1倍,每年节电36万度,增产节约15.9万余元。1980年8月获得部技术改进二等奖。
1973年,将汽缸套毛坯改为无缝钢管镦锻凸缘新工艺,1979年11月正式投入批量生产,提高生产效率40%,年节约原料200余吨,节约电力消耗21万多度,增产节约资金达16.7万余元,获得部技术改进二等奖。
1975~1979年,对KB—10/13型锅炉、M50140静压导轨磨床、自控III型光学曲线磨床进行改进,其生产效率成倍增加,增产节约资金每年均在7万元以上。
1978~1984年,对坦克发动机防锈润滑两用油及防锈柴油进行技术改进,提高了防锈质量,延长防锈期1倍,省掉了烦琐的内部油封工序和设备。此间,还对汽缸套镦边机械化生产线进行长达两年技术改进。经试验,每年节约原材料216吨,节电221.2万度,增产节约资金16.7万元。
1979年,从西德道依茨公司引进413F型风冷柴油机机型,经数年研制改造,创造出B/F8L413F型风冷柴油机。该机体积小、功率大、消耗低、寿命长,可靠性好。1983年获国家经委颁发的新产品金龙奖,1989年兵器工业总公司授予总公司优质产品奖。
1985年开始,推广应用数显技术,至1989年,共投资6万元,改造了生产、工具等车间6台机床设备、9个座标,每年节约35万元。
水质节削液推广是近几年一项重大技改项目,至1989年该厂推广率达99%以上,每台车床节约资金150元。
二、陕西汽车齿轮厂
陕西汽车齿轮厂系中国重型汽车集团公司企业,主要产品有J80系列变速器、F500系列分动器、QL40系列取力器、富勒及各类国产、进口汽车齿轮配件和锻件200余种,拥有中级以上各类工程技术人员194名,主要科研设备38台(件)。1983年获陕西省机械厅新产品设计三等奖的重型汽车变速器总成系列,为国内首创,噪音低,可靠耐用,达八十年代初国际先进水平。无水会并轨中频感透热炉研制,1984年4月,经中国汽车公司同中国电子器件工业公司联合鉴定投产,推广到9省、市16个厂家应用,1985年获中国汽车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蝶形砂轮高精度高效率磨齿法,为国家重点攻关项目,由本厂同西安交大、济南一机床、秦川机床厂共同完成,1985年获机械工业部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同年获省机械厅工艺成果一等奖的模具强化处理工模具硫碳氮共渗新工艺,超过国内同类产品寿命的1倍。
1988年与清华大学合作为J80系列变速箱应用有限圆计算法,对齿轮的齿形进行了大圆弧过渡的优化设计,同时对一档和倒档齿轮进行加宽设计,使一档齿轮齿合寿命由40万次提高到80万次。同年与西安交通大学合作为齿轮加工刃具研制了氮化钛涂层工艺,提高了刃具的使用寿命和加工精度。J80系列产品之一5J80T(A)变速箱获陕西省优秀产品称号。与此同时,完成了J90系列变速箱设计技术论证。1989年投入试制,使载重15吨汽车配套范围有很大拓宽。
三、金山无线电器材厂
国营金山无线电器材厂是生产磁性电子元器件的大型专业厂。建厂以来,获得国防科委、电子工业部科技成果奖15项,省优质产品奖3项。产品用于军工、通信、导航工程。用于通信卫星和运载火箭的产品曾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贺电表彰。
四、虢镇线路工程段
西安铁路分局虢镇线路工程段(原名西安线路局线桥大修队,后线桥分设,改名线路大修队;1987年7月易今名),是一个承担铁路线路、桥涵、隧道、路基及房屋等工务设备大中修任务的企业。1987年底,全段有职工1124名,各种机械动力设备和机床255台,共有工程技术人员24名。
1981年,线路大修队与北京市城市建设工程设计院合作,采用液化石油气移动式气压焊接钢轨接头,代替工地钻热焊工艺,9月,在武功一杨陵一绛帐正式运营线运用焊接,获得成功。1982年10月28日,西安铁路局科委、基建工程兵北京指挥司令部在虢镇召开技术鉴定会,同意在西安局使用。次年铁道部在西安召开科技成果技术鉴定会,认为此项新成果对提高无缝线路质量,保证行车安全起到积极作用,可在全路推广。1985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1983年,为解决铁道线路两个不同断面钢轨联结新技术,6月在茂陵焊接厂试焊成功了P43/50kyM导轨,1986年又焊接成功了50/60KyM异型轨,辅设使用近3000根,未发生失效、断裂。节约夹板、螺栓钢材130余吨,延长寿命创造价值达150万元。1986年5月23日,经郑州铁路局科委技术鉴定,获得科技进步三等奖,1987年又获铁道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1983年7月,为解决无缝线路运营中钢轨断裂的修复,在北京科研设计院协助下,进行模拟试验成功。1984年3月24日,在陇海线兴平站内乙行上首次断轨焊接,4月27日又在茂陵至兴平下行线K1119+025处右股断轨处焊接,仅用一小时四十分钟完成任务。1987年,此成果又运用到孟塬至宝鸡间电气化技术改造工程,均取得较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