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古桥
民国十一年(1922)前,县境内有桥10座,其修始末如下:
1.益门桥:建在大散关出口处的清姜河(古陈仓)水道之上。是一座设计合理,工艺精湛,结构坚实的单孔坦拱石桥,净跨26.20米,矢高4.56米,矢跨比1/5.72,桥面宽5.49米,全长40.84米。民国二十年(1931)12月施工,翌年8月建成。桥拱圈用双层环状叠砌法,外环镶面拱石凿成五角石,使外环呈花角形状,每块拱石顶部有一水平和垂直与侧墙纵横砌缝相吻合。每块镶面拱石的几何形状均不相同,侧墙及桥台镶面均用料石砌筑,砌缝整齐,外形美观。桥台、桥圈、侧墙均用1:2白灰砂浆砌筑,纵横缝复以铁条连接,计用铁条700余块。实用木料4150立方米,水泥348袋,铁料2850公斤,人工8000余工日,工程经费3.5万元。历经洪水,至今屹立于清姜河激流之上。
2.硖石桥:有前明邑人贾鼒重修碑,今无存,有传云:古时硖石河桥两岸石崖对峙,断壁千尺,明成化年间,邑人王福信、李镇等同道士牛道元募捐,“架砖石为桥,复道横空,形如偃月,遥而暖之,苑然不霁而虹也”!民国三十四年(1945),陇海铁路西延,在古硖石桥废墟处修建铁路桥至今。
3.砖固桥:民国二十八至三十四年(1939~1945)改建成铁路桥。主任工程师张景汉为建此桥付出艰辛努力,完工后,张景汉被派出国考察途中,不幸以身殉职。铁路当局为怀念他忠于职守,命此铁路桥为“景汉桥”。
4.东河桥:据《中国历史地理辞典》,东河桥镇北宋属梁泉县,桥建于故道水(嘉陵江)上游,民国二十四年(1935)改建成西(安)汉(中)公路桥,今为凤县东河桥。
5.江龙沟桥:民国二十二年(1933),陕西省公路局始修西(安)汉(中)公路,由裕庆公司(私办)承包工程。经两年建涵、筑桥、开路,二十四年(1935)修通试车,凤州、双石铺始设汽车站。
6.张龙庙桥:古时为“北栈道”一段,商旅频繁。每到夏季,河涨岩塌,需翻山绕道,行旅艰难。民国二十二年(1933)陕西省公路局修建西汉公路,由私营裕庆公司承包工程,二十四年(1935)建成石台木面桥。
7.石家桥:民国三十四年(1945)县知事方大柱创修金陵川车路时添修,民国三十六年(1947)12月,县建设科征工,宝平公路公务段派刘刚毅督导整修,为今宝平公路埋设的涵管工程之一。
8.大拦桥:民国二十二年(1933),陕西省公路局修建西汉公路,裕庆公司承包工程,二十四年(1935)建成石台木面桥。三十六年(1947)维修一次。1981年建成钢筋混凝土桥。
第二节 公路桥
一、公路大桥
民国时期共建公路桥5座,以原西汉公路金陵桥为最早,其余4桥次之。
1.西汉公路金陵河桥:位于金陵店西,建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钢筋混凝土过水桥,桥凡12孔,全长188.2米,面宽3.6米,最大荷载量7.5吨。1958年修通虢十公路千河桥后,取代了凤翔经陈村、贾村塬到宝鸡路段,金陵河桥,由宝鸡市市政工程处接管,改名宝凤桥。
2.西汉公路千河桥:位于贾村镇高家坡东,建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木架,桥凡72孔,全长140米,面宽4米,荷载5吨。1958年修建千河新桥,虢(镇)十(里铺)公路,取代旧道,今废。
3.宝鸡渭河桥:建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木排架钢轨梁木面桥,凡65孔,单跨7米,全长750米,宽4米,载重5吨。建国后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桥。
4.宝鸡渭河木桥(军桥):位于老桥以西约500米,民国二十八年(1939)建,凡103孔,单跨5.5米,全长1145米,桥面宽4米,载重5吨。三十七年(1948)11月至三十八年(1949)5月,改建成钢筋混凝土排架桩连续T型梁桥。即今宝鸡渭河老桥。
5.宝平公路金陵河桥:位于县功瞿家坡村西。建于民国三十三年(1944),木架,7孔,全长28米,面宽4米,民国三十六年(1947)水毁后改建为过水路面。
1958年始,到1987年,县境内修建公路大桥4座、吊桥1座。
1.千河大桥:位于西宝北线底店堡东南。1958年,省、市投资14万元,修建木桥两段,桥面宽4.5米,总长228米。两段之间修过水路面265米。随着公路运输发展,木桥不能满足需要。1973年省交通厅投资,省公路局第七工程队施工,在原木桥南侧修建双柱式钢筋混凝土T型梁大桥。凡16孔,单跨16.3米,总长271.6米,荷载量汽—20,拖—100,桥面净宽9米,两侧各1.25米人行道,1974年10月竣工通车。
2.坊塘铺渭河大桥:位于固川乡坊塘铺,由部队投资,于1978年建成。桥凡12孔,单跨15米,全长194.66米,桥面净宽4.5米,两侧各设0.25米安全带,结构为单柱式钢筋混凝土T型桥梁,设计载重为汽—15,拖—80。
3.坪头渭河大桥:位于坪头镇,1979年开始筹建,1980年1月由坪头公社施工,1982年4月8日建成,15日通车。桥长153.2米,桥面净宽7米,两侧各有0.25米安全带,荷载:汽—15,拖—80。使用水泥983吨,钢材68.9吨,木材332。3立方米,劳力19.8万个工日,投资61.12万元。
4.虢镇渭河大桥:位于虢镇东门外,1982年10月筹建,采取“民办公助”办法,动员蜀仓、钓渭、天王、磻溪、清溪、八鱼、阳平、杨家沟、城关、千河、石羊庙、周原、慕仪13个公社千余民工参加,1983年3月动工,历时一年半,总投工日60万个,投资210万元,于1984年10月竣工。凡32孔,长644.54米,桥面净宽7米。两侧备有人行道1米。设计荷载:汽—20,挂—100。兼修引道路基2.47公里,盖板小桥两座11米,管(拱)涵15道216米,引道路基防护3段542米,河堤防护两岸各170米。
5.东口渭河大桥:位于东口车站南、胡店乡和甘肃省天水县东岔乡交界处。南接宝天公路,北经火车站与东香公路相连,沟通陕、甘两省。1984年筹建,部队投资94万元。1985年动工,桥长144.29米,宽8.5米(含两侧人行道各0.75米)。
6.金陵河新桥:位于宝平公路翟家坡村,是二级公路改建中新建桥梁。1985年3月动工,次年4月竣工。由陕西省公路局第九工程队施工。结构采用V型钢架连续梁桥桥型,属国内首次。桥面净宽:9+2×1.5米人行道。设计荷载汽—20,挂—100,人群荷载为350公斤/平方米。桥面纵坡为零,横坡1%设在桥面铺装层上。采用35×30×7厘米橡胶支座。外形美观,结构匀称,若“长虹卧波,鳌背连云”。
二、公路中小桥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建、改建、加固的永久性公路中桥(25~100米)18座,计846.8米;小桥(8~25米)37座,计621.5米;8米以下盖板、管、拱,涵洞359道,276.2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