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公用设施
生活用水
民国以前历代政府,从来无人过问农村人民生活用水问题,农民依靠自己的双手,在改造自然的斗争中,自己解决人畜饮水。川道,地势低洼,以浅井(丈余)汲水食用,水质苦涩、浑浊;塬区,地势较高,地下水埋藏较深,人们打深井(百米左右)手绞辘轳提取,水质甘甜可口,但遇天旱年份,井底干枯,日月难熬。故在贾村塬有“上了贾村塬,吃水比油难”的民谣;丘陵山区,山大沟深、小溪、泉涌较多,用水较为方便,但因地质状况复杂,水质含矿量各异,导致一些地方病蔓延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从教育入手,广泛开展人畜用水卫生宣传,动员群众治理井、泉、溪边环境卫生,改变环境对饮用水的污染;对水质较差,人畜饮用有危害的泉水(多在西部山区),通过水质化验,动员群众弃旧开新,另找水源。
七十年代少数生产大队集体投资,开始初步改变社员饮水条件。
进入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村镇总体规划编制和实施,农村人畜用水逐步走上根本性解决道路,以集镇、村建自来水塔,供给人畜用水。1984年,全县有38村建起自来水,受益人口19208人,到1989年有自来水集镇和村增加到811个,受益人口达315324人。
照明
本县自古以来,多为油灯取亮。民国年间,西部深山老林区少数农户,夜间用松枝、麻杆点燃照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重视关心人民生活,给农村供应大量煤油,取代用食油照明传统习惯。六十年代初,县城近郊农村开始用电灯照明,继而川、原、山区逐年延长输电线路,供电集镇、,村庄逐年增加。据城乡建设部门统计,1984年有32村通电,次年增加到1集镇、73村;1986年全县共有15集镇、1933村通电,到1989年统计,全县共有2181个镇、村全部通了电,实现农民盼望已久“点灯不用油”的愿望。
道路
本县村庄道路自古以来,以居民聚居点住宅摆布而自然形成,因无统一规划,多为曲直不一、宽窄各异羊肠小道。明、清以后,川塬地区一些大村、大社在修建时注意村庄道路,留有村内通往田间大车道宽约2~3米,但多为排水、行车两用,雨天泥水尺余,晴天凹凸难行。每年夏秋大忙之际,除勤劳好善者修葺外,官府从无人问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把村庄道路建设,作为关心人民生活一项重要内容来抓,教育人们发扬无私奉献精神,维护村庄道路,在夏秋大忙之前,有组织地发动群众对村庄、田间道路进行全面整修。1958年第一台拖拉机进入本县后,旧有村庄道路远不适应农业机械化要求。六十年代,川塬地区一些生产大队开始在旧有道路基础上,进行裁弯取直,铲高垫低、适当拓宽。使用拖拉机最早的城关公社西秦大队,在整修、拓宽旧村庄道路的同时,于1973年,进行全面规划,分期分批对旧村庄进行改造,至1976年一条长达1公里穿村中心而过的村庄道路基本形成。1977年,周原公社南王大队按照田、林、路全面规划,综合治理方法,对旧村庄宽窄不一、曲折难行的一条路进行改造,逐步拓宽为一条长600米、宽13米村中公路。
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村镇建设规划施行,村庄道路随新农村建设进行,许多集镇和村庄的道路新骨架逐渐形成,不少集镇和县城近郊的西堡、东堡等村,村庄道路已铺设成混凝土路面。据1989年统计,全县共修建起村庄道路5635.98公里,其中铺筑路面达231.84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