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黄,为黄牛、水牛的胆囊、胆管或肝管中的结石。
天然牛黄全年均产。宰牛时注意牛胆囊、胆管中有无硬块,如有即为牛黄。应立即滤出胆汁,取出牛黄,除净外部薄膜,先裹以灯芯草或通草丝,外面再包以白布或毛边纸,置阴凉处阴干。取出胆囊者,形较圆,称为“胆黄”或“蛋黄”;取于胆管、肝管者呈管状,称“管黄”。
胆黄,完整者呈卵形、方圆形或三角形,直径0.5~3厘米,表面金黄色或棕黄色,细腻而稍有光泽;有的外部有层黑色光亮的薄膜,称“乌金衣”;有的表面有裂纹,亦有呈麻面而不光滑的。质轻松脆,易于破碎。断面棕黄或金黄色,亦显光泽,有排列整齐的环状层纹,重重相叠。气清香,味先微苦后微甜。入口芳香清凉,嚼之不粘牙,可慢慢溶化。以少许粉末和以清水,涂于指甲上能染黄色,经久不退,称“透甲”或“挂甲”。
管黄,呈管状或破碎的小片,表面不平或有横曲纹,长约3厘米,直径约0.5~1.5厘米,表面红棕色或棕褐色,不光滑,有裂纹及小突起,断面也有很少的层次,内心多有空隙,色较深。
上述牛黄以表面光泽细腻,质轻松脆,断面层纹薄而齐整,无白膜,味先苦后甜,清香而凉者为最佳。
牛黄药用可清心、化痰、镇惊,治热病神昏、谵语、癫痫发狂、小儿惊风抽搐等。
1982年县科委、药材公司投入科研经费,与县畜牧兽医站合作,开展人工培植牛黄试验研究,取得成功。先后以人工手术给15头牛体内埋置牛黄核,一年至一年半取黄,一头牛最高产牛黄12克,最低0.1克,每头牛一生可埋置牛黄核3次。
编辑:秦人